镜像光影下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塑造与突破


  摘  要  我国国家宣传片《人物篇》和《角度篇》是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典型文本代表,在提升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受众解读文本和认同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本文以《人物篇》和《角度篇》为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形象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其叙述方式、受众解读、仪式化表述与认同等方面的内容,并剖析和探讨其说服效果,为国家形象自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叙述方式;视觉表达;仪式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8-0045-02
  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和17分钟时长的专题短片《角度篇》是我国国家宣传片的经典之作。这是本次国家形象的公关的一次主动出击,也有学者称这预示着我国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表意符号的世界通用性,比起文字符号来说更加容易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进行文化输出和跨文化交流的博弈当中,也应更加考虑受众的译码能力即更加关注特定受众的解读和认同。
  1  解读镜像光影下国家形象的自塑
  影像化的表达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和场域的束缚,加之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表达越来越成为国家进行形象宣传的趋势。
  1.1  主题全景式的层次展现与符号意义的个性
  表达
  鲜明的层次结构。60秒的《人物篇》包含了众多主题,宣传片分13组从人物角度展现了中国形象。其传播元素非常明显,显性的框架是美丽、勇敢、才智、艺术等视角,而隐形的视角则是从容、淡定、自信的中国人。17分钟的《角度篇》则从八个部分进行展现,表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环境、教育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定位准确而全面。
  中国画式的蒙太奇。每一个画面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整个片中短镜头的高频率剪切,创造的符合国外受众习惯的蒙太奇节奏,优美景色的画面定格相结合就像是一幅中国画式的长卷。
  人物、景物的符号表意。《人物篇》中主要选用名人来代表中国形象,每一组人物都有其符号意义支撑。名人、景色等是带有意义的符号积淀为视知觉形式动力结构,在人们见到这些符号时,便会在心中唤起这种动力结构,相关信息、意义也同时涌现出来。
  1.2  情感表达的亲和力与沟通力
  同期声的平实感人。该片保留了同期声:地铁里的吉他男孩的歌声,国外友人对于我国的评价,教师、学生、工人等平凡岗位的人们对祖国的描述等。语言朴素,细节真实,平实感人。
  音乐中巧妙的中西结合。音乐随着每个章节的画面而变换,在表现中国特色时融入古典音乐元素,如在女子刺绣时的弦乐。在表现中国与国际接轨时,则是一种欢快的西方音乐元素。其巧妙结合浑然
  一体。
  旁白语言的深切动情。在旁白的开头,提出了 “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传统是一种背负,还是一种推动发展的动力”、“文化的传承是太受关注,还是太漫不经心”、“你看到的是冲突还是融合,是回忆还是未来”五个问题,富有深度的问题的提出引人思考,深切厚重。
  1.3  自塑者的自我消解
  在《角度篇》中,从叙述的角度来看,以第三人称叙述,跳出了以中国人的角度进行叙述的方式。以隐性传播的方式,从他者出发,将自塑者的身份和主观意图消解于影像叙述中。
  参照受者的文化模式进行编码。从国际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富有人情味,平凡的美、去繁就简的事物,不喜欢生硬的说教、政治色彩浓厚的宣传。因而参照受者的文化模式进行编码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做到编码上的“入乡随俗”。从该宣传片来看,制作者竭力避免上述问题而做到了一种自塑者的自我消解,但却仍难脱离显而易见的宣传色彩。宣传片中“经典的中国红”、“标杆性的人物”、“宏大的叙事风格”都容易消解传授双方的平等性。
  2  国家仪式感表述与受众解读的博弈
  宣传片呈现出一种仪式感表达方式,而其中国家符号是最强有力的表达,它是通过一种人格化、肉身化的形式予以表现,以此构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以可见的形式体现不可见的“国家在场”。
  2.1  “他者形象”与“我者体验”
  外国受众对我国固定的形象模式。公众接受与解读是国家形象建构至关重要的一环,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和解读的过程才能使形象得以构成。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的展示相对于当地的受众是一种异国形象,异国形象在形象学中是一种他者形象,这种他者形象是被塑造者塑造出来的,也是被形象塑造者经过加工而自我化的,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色彩。在众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的引导下,宣传片逐渐脱离原始的文化语境,而被重新解码,变成了“我者体验”。从“他者形象”到“我者体验”,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重时,国家认同感或者说“我者体验”则会与宣传者的意图
  相离。
  2.2  国家意识主导下特殊问题的“亲和”呈现
  在国际上存在争议和不解的问题,以一种不回避的态度直面,并试图解释。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回答世界上对我国民族问题的疑问。这说明我国在塑造形象上转变了策略,从以往是一味灌输正面形象,以一种高大全的方式进行传播,到现在是以一种有规律的“风格化个人体验”来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复杂性。这种特殊问题的亲和呈现更能体现国家理念,进行良好的形象建构。
  2.3  缩小多元文化下国家认同之间的距离
  《角度篇》的受众选择较为准确。宣传片主要是在驻外使馆节庆、外交酒会等外事活动中得以播放展示,外事活动是各国高层接触的重要场所,是各国较为上层的人物,都是各国政治、经济上的领军人物,代表着一个国家新锐的思想,同时也影响着本国的其他阶层的受众。国家形象是媒体建构的产物,该宣传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建构。
  制作上,力求获得国家认同感。受众的文化基础与我国的本土文化不同甚至是相冲突的,形象塑造者将意识形态放在隐性的价值观上,力在求同。《角度篇》有几个镜头表现的是身边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并通过外国人的口,对中国的发展和安定得以肯定,呈现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应有的包容与发展。视角的客观化消除了自塑者的身份,也容易使受众更好的接受我国软文化抛出的种子。
  3  结束语
  宣传片虽然只是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是我国在推广国家形象,积极主动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一次大胆尝试。同时,有些方面仍然需要改进。宣传片中“草根化”与“通俗化”的缺失、情节叙事表达的缺失、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协调、国家仪式感表述与受众解读之间的问题都显示出制作者对于传播受众的缺乏了解,进而导致“他者形象”与“我者体验”相离。因此,国家形象的影像化表述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上采取一种多元传播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陈龙.论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创作与传播——以《中国制造》、《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2.

推荐访问:镜像 光影 中国 宣传片 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