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携手高校建设新农村


  庙上村北邻延庆县,西南邻昌平区,距怀柔城区45公里,占地16平方公里,53户,150口人。该村是怀柔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素有“怀柔西柏坡”之称。1994年被怀柔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年被团县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被怀柔团区委、区教委命名为学生成人教育实践基地。近年来,基地每年都吸引着约5000名中央、市、区(县)的党团员和青年学生来此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聆听老党员上党课。
  
  悠久的革命历史
  1938年,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向冀东挺进,路经怀柔重创日本驻军,拔除了沿路日伪据点,在长城内外一些地区成立了抗日组织,播下了革命火种。不久,挺进军第十团等部队奉命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滦昌怀、昌延、丰滦密等联合县,逐步在怀柔境内发展了共产党员,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8年,庙上村就有八路军工作人员来往了。1940年1月成立了昌延联合县,庙上划规昌延二区。此后,二区区委书记高万丈来到该村住在贫农王起田家,找贫农谈话,宣讲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人民当家做主人的革命道理。经串联、宣传,1940年下半年,在该村陆续发展了王起田、齐利田、韩存好、王起立、韩存稳等人入党。1940年10月建立了党支部。齐利田为支部书记,韩存好为宣传委员,王起田为组织委员。这是怀柔建立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支部。
  庙上村党支部建立后,在区委领导下,该支部通过单线联系先后又发展了吕国满、宋普臣等贫农入党。这些人入党后,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对敌斗争勇敢,经受了严酷的斗争考验,成为群众的带头人。一次,韩存好被敌人逮去叫他说谁是共产党员,谁是党的工作人员,他什么也没说。敌人就用皮带打了他三百多下,身上到处是伤,他还是什么也没说。1940年至1942年,敌伪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频繁扫荡,大肆蚕食,建立据点,修围子,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敌伪在“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无恶不作。敌人四次来到庙上烧了四次,连狗窝都烧了。在这严重形势下,庙上党支部加强了对群众抗日工作的领导,积极配合部队打击敌人,站岗放哨,除奸防特,坚壁清野,掩护工作人员,护理伤员,做军衣军鞋,拆围子等大量抗日工作。他们还经常在深夜里给八路军送信,传递书信文件。1941年12月28日,宣传委员韩存好被敌人找去,强迫他给延庆大庄科敌据点送信,韩存好绕几十里山路先把信送到了当时的县政府,经过分析掌握情况后才把信送到延庆大庄科敌据点。庙上村党支部及其党员在抗日战争极残酷的形势下,带领广大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怀柔党组织发展的历程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优美的自然风光
  庙上村不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且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这里山峰险峻,峰崖高耸,最高峰凤凰坨海拔1529米,有鸡峰山、五层山、石林、石笋、包子石、天潭、原始次生林等自然奇观,天沟神洞自成一景,风景独特。其中,天潭落差40余米,观之如银河天落,气势宏伟。千亩原始次生林,清静幽深,山羊、山鸡、狍子、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于此,人置其中,心旷神怡。加之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民俗民风,使人能真正得到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野营、探险极具情趣。
  
  美好的发展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庙上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带领庙上人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发展生产。2002年,在镇党委、政府和联乡帮村单位(区乡镇企业局)的共同努力下,协调资金120万元完成了4.5公里的进村路硬化工程,结束了自清末成村以来庙上人百年来徒步走山路的历史,实现了对外开放。随着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镇党委、政府制定民俗旅游发展奖励政策的带动,加之黄花城长城修复开放,该村目前有20多户办起了民俗接待,其中区级达标挂牌户6户。目前,庙上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改扩建修缮工程正在筹备之中,为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同时,借助红色旅游“反哺”革命老区。
  
  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
  在我国进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全党和全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分子,是民族崛起的希望与动力,肩负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神圣历史使命。为争取首都高校的人才与智力支持,积极开展镇校共建、校村对接、生户联谊,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6月29日,怀柔区九渡河镇与首都20所高校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在“怀柔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庙上村隆重启动。
  充分发掘良好的地区资源优势,加快富民强镇步伐,年初九渡河镇党委提出了“发掘第一资源,夯实第一基础,履行第一责任,狠抓第一要务,争创一流名镇”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掘第一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在区文明办、京密引水管理处的帮助支持下,经共青团北京市水务局团委“搭桥”,首都20所高校与九渡河镇“牵手”,开展以“走进九渡河,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城乡携手共建活动,借高校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拓展农村干部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整个活动在建设方式上突出一个“共”字,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立体系统,单靠一方的力量难以达到;建设成果突出一个“新”字,即围绕“20字”方针全面又有重点的实现新发展;建设基地就是九渡河覆盖全镇的18个行政村;建设途径就是“走进”,到九渡河来,到山区来,到一线亲身实践;新农村实践的方式靠“建”,要想建成、建好,就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件事的干。共建活动采取镇校共建、校村对接、生户联谊等方式,传播先进理念,传递现代信息,帮扶镇乡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地区水平,共同携手前进,共创美好未来。
  共建活动最终目标是以九渡河镇为基地,与首都高校共同实践,积累城乡共建的基本经验,探索城乡共建的基本规律,建设城乡共建的基本模式,走出一条有九渡河特色的城乡共建新农村的发展道路。为确保活动有效开展,九渡河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镇校双方联席会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共建工作。
  在启动仪式上,高校代表宣读了《九渡河宣言》,向全国大学生发出携手共建新农村倡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全党和全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基本方针。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坚分子,是民族崛起的希望与动力,肩负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神圣历史使命,这是党的期望、人民的重托,是时代的要求。
  携手高校共建新农村活动的启动仪式,选择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庙上村启动,具有特别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推荐访问:新农村 携手 高校 基地 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