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八荣八耻” 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细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认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八荣八痴”;荣辱观;学校;精神文明;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和新阐发。它不仅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而且细化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因此,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认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要求,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新的台阶。
  
  1.广泛宣传,舆论先行,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浓厚氛围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努力使“八荣八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发表后,学校立即制定规划,重点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每个班级张贴一张“八荣八耻”座右铭或宣传画,举行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新闻播报会,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编写传唱一首关于“八荣八耻”的新童谣,出版一期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宣传板报和“五进”(即让“八荣八耻”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活动)活动。同时举行“扬八荣、树新风,做新时代好少年”签名仪式,开展“扬荣弃耻”征文演讲、故事比赛、童谣创编、诗歌创作等活动,号召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的的宣传媒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作为当前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开辟专栏、专版,系统阐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深入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介绍各班级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在校园公共场所,“八荣八耻”大幅宣传画张挂起来了,每个班级里也张贴了“八荣八耻”宣传画和座右铭;党支部举办了辅导报告会,联系实际深入宣讲社会主义荣辱观;班级的板报结合学生的实际,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道德楷模,鞭挞丑恶,激励学生尊荣弃耻、见贤思齐;学校艺术团组织创作排演了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演出;有的班级还创编了“八荣八耻”活动棋,让学生在下棋活动中明是非,知荣辱,受教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浓厚氛围,从而使“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2.抓住重点,分层落实,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牢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广大青少年学生是重点。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指导,提出不同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把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校支部成员带头学习,带头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心得,带头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关“八荣八耻”的党课教育,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组织党员同志参观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学校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知荣辱、讲师德、作表率、比奉献、塑形象”活动,要求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努力培养“一颗爱心”(对学生满腔热忱的爱)、“两个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意识)、“三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勤学进取精神、乐于奉献精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在教育教学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名师。
  学校把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和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同时发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以及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在学生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把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一是在追求远大理想中升华。理想是道德实践的航标,目标远大才能道德高尚。我们只有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结合起来,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全体成员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知荣明耻、明节守志。学校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伪科学和愚昧迷信;通过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整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道德的养成与提高,固然表现在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但就每一个公民而言,则更多的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校引导学生立大志,做小事,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领悟崇高,在实践中感受真情,在社会和谐中体验幸福,扎扎实实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在志愿活动中陶冶情操。知荣明耻应该是公民发自内心的自觉性行动,学校利用志愿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学雷锋、讲奉献”、“手拉手共促进”、“扶残助残献爱心”、“红领巾雏鹰假日小队在行动”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助人的快乐,奉献的崇高,思想道德素质渐次积累、提高。
  
  3.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确保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贯穿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到行为准则上,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八荣八耻”只有变成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学校把牢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确保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3.1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社会变革对旧的道德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导致一些人是非麻木,荣辱感不强,这些现象与今天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发展中极不和谐的音符,成为前进的阻力和障碍。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树立,整个社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就建不成和谐社会。因此,我们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时代发展要求,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持之以恒地抓好贯彻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推荐访问:荣辱观 精神文明建设 引领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