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历史时空观和价值观“三步曲”


  无可否认,在统编历史教材背景下,重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和价值观已成为必然。如何坚持正确导向,落实正面引领,如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何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引领学生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如何在“教本”与“学本”的结合点上引领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中窥见到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切的一切,都考验着教师。对此,笔者通过“三步曲”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和价值观,提升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理念定位:由技能到人文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背会干巴巴的历史知识点,不仅仅是了解历史上“按序排放”的人物标签,不仅仅是技法教法上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灵、情感和品性的多重锻造和滋养。统编历史新教材更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显然,课程编辑者的改变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事关国家、民族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的确,“灵魂的丰盈须与物质的富裕同步到达。”借用这句话,可以说:“人文的滋养须和技能的锤炼同步开启。”如何在历史的幽静曲折处,让学生汲取到沉甸甸的人文素养,并以此受到多方面的滋养和锻造,应该成为历史教师执教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的视点,更应成为统编历史新教材课题研究者加以深思的基础性工程之一。
  以部编初中历史《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安排以下环节:(1)多媒体播放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地带图片,并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艱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呈现一幅“西来东去”的对比图,西来:葡萄、石榴、核桃、苜蓿、歌舞、文字等,东去:印刷术、金属工具、漆器、铸铁、丝绸等,接着,教师提问:“‘西来东去’的仅仅是丝绸等物质性的东西吗?”
  实践证明,正是对“应该学习张骞的哪些优秀品质”的不断追问,学生才深深体会到张骞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坚持不懈等精神层面的因素,这样的材料选择和交流互动不知不觉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命,也正是对“西来东去的仅仅是丝绸等物质性的东西吗”的不断讨论,学生才从经济、文化、宗教等全方位体味到丝绸之路所代表的多重意义,课堂上不断涌出“这还是一条文化之路”“这也是一条融合之路”“这更是一条思想交流之路”的对话,而这恰恰是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下新的时空观的重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学科所更加孜孜以求的境界。
  二、理解体验:由单一到对比
  历史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死板的,而是在更深的细微处与更多的人和事“藕断丝连”,与更多的现实包括今天“前后呼应”。如何找到一些不为人知但意义极大的史料,与文本中的人、事和观点进行对比,加以佐证、引申思考,必将擦亮学生的眼睛,给他们更多思考、感悟和启迪。这需要教师“俯下身子”,引导学生将目光伸入史料的更多细微处,“贯通古今、沟通内外”,这样“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正所谓:“多一些对比,有机会印证;多一些对比,有机会深入;多一些对比,有机会反思。”
  仍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对比理解活动。(1)近年来新疆“东突”势力,制造各种暴力恐怖事件,欲分裂我国新疆地区。提出问题:“新疆从何时起就是我国的疆土?相比秦朝的疆域,西汉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引导学生对比理解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的不同之处(后者意味着一个传奇帝国疆域的拓展。)(2)多媒体出示“南海海权”新闻案例,提出问题:“请找出南海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的依据。”并思考:“当下,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与日益强烈的海洋意识有没有关系?国家崛起过程与经略海洋过程有联系吗?”
  这样的对比性史料的引入,与统编历史教材所强调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一脉相承。的确,当学生向上追溯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时,“主权意识、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在心中油然而生。借助这样的课外活水在学生的心田播撒下种子,假以时日,必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视域的扩大、时空观的改变、价值观的重建、品性情感的滋养,才是部编历史新教材所更加需要的境界。而这,也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极力追求的境界。
  三、探究延伸:由课内到课外
  好的历史学习不能拘囿于课文那“一亩三分地”上,而应以探究延伸为“契”,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延伸,在更多的“生长点”和“延伸点”上实现“交融”。的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拓展文本内容很有必要——这样的‘远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及其言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理解得越透彻,学生的视阈就会越宽广,而随之,学生的时空观和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统编历史教材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推进不能以线性的方式,而应考虑每一个知识点与解决问题的关系,不仅仅与文本对话,也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话,引领学生沿径探源,在历史的“幽静通幽处”发现更多,并在这种发现中锻造学生、滋养学生、提升学生。
  还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末创设探究环节,用课件展示“一带一路”的概念及相关地图,并介绍“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然后提出问题:“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今天倡导的战略留下了哪些文化内涵,提供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生1:“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发展。
  生2:“一带一路”是我们的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
  生3:“一带一路”应该是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符合一个大国崛起的形象。
  生4: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打造一个经济、文化的共同体。
  这样的拓展连接古今,以古喻今,不仅扩展了学生物理意义上的认识视阈,而且开辟了学生的精神版图和精神疆土;这样的课内外拓展促使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学习历史的思路和眼光改变,历史和现实相交融,个人和集体相辉映,以此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时空观,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中国梦必将实现。在此拓展中,学生不仅记住了知识点、历史人物简介和名词解释,在此过程中视阈的洞开、情感的滋养、心灵的润泽、品性的纯化、时空观的重建,才是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统编历史教学所更加需要达到的境界。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统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下历史时空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阶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496。】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推荐访问:时空观 重建 价值观 三步曲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