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河西宝卷蕴含的思想价值


  [摘要]河西宝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河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一种讲唱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说唱艺术,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一朵耀眼的奇葩。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在甘肃河西地区广为流传。它蕴含的爱国佑民、惩恶扬善、敬老仁孝、忠贞爱情、家庭和谐和褒扬妇女的思想内容,是其思想的精华,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研究、学习、传承河西宝卷的优秀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河西宝卷;说唱艺术;思想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38-02
  河西寶卷是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融入了浓郁的河西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学的瑰宝。2006年5月20日,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河西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古代河西地区是一条东西文化交汇融合之后而又流出的通道,是中原、西域文化的接受者,也是中原和西域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艺术。河西文化发展与它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以及人口构成密不可分。明清时期,河西地区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宝卷艺术蓬勃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河西宝卷说唱艺术逐渐走向兴盛。
  河西宝卷具有鲜明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它的源流演变大致可以从“佛经—俗讲—变文—宝卷”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演变线索,期间又受到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戏曲故事以及地方说唱文艺的影响,以写卷(抄卷)宣卷的形式长期流行于民间。河西宝卷盛行于明清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有新作,但伴随着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而急剧衰亡。到改革开放初期,又有抄卷(印卷)的短暂复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河西宝卷迎来发展的春天。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念唱河西宝卷,有些宝卷甚至被搬上舞台荧屏,观众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河西宝卷是由民间艺人根据传说、戏文自己编撰的,时间跨度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生动折射出河西人民的生活现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它所反映的生活面非常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天上人间、鬼怪神仙及飞鸟走兽都体现在宝卷当中,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通俗的方言口语及当地流传的民间曲调,赢得了众多民众的喜爱。按题裁和内容分类,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轶闻、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大多接近农民群众的生活,反映农民群众的愿望。宝卷寓意内涵深刻,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朴素自然,结构完整合理,曲调韵律鲜明,念诵时朗朗上口,吟唱时节奏分明,击节合拍,捻须点首,入韵入耳入心,虽然不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却是民众修身养性齐家的真传佳品。人们不仅把念卷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还把它当作立言、立品、立德的标准 [摘要]河西宝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与河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一种讲唱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说唱艺术,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一朵耀眼的奇葩。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在甘肃河西地区广为流传。它蕴含的爱国佑民、惩恶扬善、敬老仁孝、忠贞爱情、家庭和谐和褒扬妇女的思想内容,是其思想的精华,具有教化育人的作用。研究、学习、传承河西宝卷的优秀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河西宝卷;说唱艺术;思想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38-02。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河西宝卷凝聚了河西地区多元的文化因素,是河西地区重要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普通群众长期依赖的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具备诸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一是弘扬爱国佑民。忠义爱国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河西宝卷中,忠义爱国思想有着深刻的体现。如《大明英烈袁崇焕》,讲述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因崇祯帝听信谗言而含冤死去,表达了河西劳动人民对这位忠诚英烈的深切同情,对奸佞小人的切齿痛恨,也表达了一种“报国忠臣无下场”的历史悲凉感。又如河西地区流传最为广泛、典型的《仙姑传奇》宝卷。该卷是一部反映自西汉至明末张掖历史的史诗,对研究张掖古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仙姑为汉朝人,本为东岳泰山青阳宫内仙姑,到西方显化,因见板桥镇(今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一带黑河年年暴涨,常常淹没涉河去北岸耕作的农夫,便发愿募化修造板桥一座,以便行人往来,板桥镇因此而得名。由于仙姑刻苦修行,一心向善,感动骊山老母,经老母点化,修道成功,受玉帝敕封。在合黎山下为神,镇守北方,护国救民。宝卷最出彩的地方应该是帮助霍去病抵御匈奴之事。这符合我国北方战乱多发,百姓希望和平,企盼有神力抵御外侮,生命财产得到保护的普遍心理。因此而修建的临泽县板桥镇的香姑寺(又称仙姑寺),至今仍香火不断。像《仙姑传奇》这类宝卷,多以一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背景,根据民间传说加以虚构而成。因此,河西宝卷具有较丰富的爱国佑民的教育意义。
  二是倡导惩恶扬善。惩恶扬善是河西宝卷思想内容的主流意识。念唱宝卷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劝人向善,积极向上。在宝卷中大多以因果报应的形式来表达人们惩恶扬善的目的,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丁郎寻父》讲的是秀才高仲举遭恶霸诬陷,被迫远走他乡。儿子丁郎长大后千里寻父,历尽艰险,父子相认,夫妻团聚,奸贼终于被严惩。又如《施不全勇斗索国舅》中其貌不扬的廉关总督施不全,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请命。救灾区百姓,智斗奸臣,最后扶正去邪。再如《唐王游地狱宝卷》,叙述唐王李世民因误了龙王所求而被告游地狱,见证了地狱灾难从而信佛求经劝化世人的故事。

推荐访问:河西 蕴含 思想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