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契合


  摘 要: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相契性,同时也存在相契之障。笔者认为文化维度下二者的有机契合应突破三大障碍,即心理咨询的本土化问题、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异之处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朝向生活化与生命化。这样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的灵魂得以真正提升。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74-03
  心理咨询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职业指导运动,发展到今天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在医学、教育、婚姻、职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教育则是咨询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领域。“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心理学家小组。新生入校对环境适应不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升学、选择学校和专业、儿童智力不足或情绪异常以及发生不良行为、家长、教师在教育孩子上遇到了困难等,都可由心理咨询人员进行辅导。”[1]上世纪80年代心理咨询开始走入我国高校,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校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大系统组合成的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2]它必然要遵循大学生心理、思想品德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借鉴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其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过程、目标及评估各有侧重,如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使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叠加的正效应,这是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共同话题。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试图从文化角度去探解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破解二者契合的难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契性
  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3]心理咨询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发挥其潜能,促进其发展,这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可见,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契性毋庸置疑。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第一,心理咨询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而心理学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的学科之一,二者都需要借鉴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开展工作。第二,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相互补充。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实际问题,减少思想和行为障碍,从而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常焦虑,缺乏积极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心理调适能力低,那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心理咨询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料与素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途径。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助于心理咨询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塑造与提升,使其找到终极价值与关怀,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其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具幸福感。第三,从工作现状上看,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室大都设在学工部、社科部或者思政部,许多心理咨询人员往往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背景。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在教学第一线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因而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晴雨表”,做到把心理、思想、品德、政治、法律工作融合在一起。另外,高校学工部、就业处及思政部等经常齐力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职业规划与指导、心理讲座、心理测验、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微博等,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系列活动体现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机结合,二者在高校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心理咨询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障碍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是counseling,是指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对那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指导、支持,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摆脱困境的对策,从而帮助其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4]从这里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咨询者、来访者以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方面,通过了解那些人格健常但心理又有负担的来访者存在哪些不适应,从而使来访者在认识、情感、态度、思想和行为等方面能够发生变化,提高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为建立高质量的咨询关系,实现个体的成长与改变,无论是在何种理论指导下的咨询,都必须对咨询者、来访者、咨询过程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这三个重要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5]如果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必须承认,20世纪80年代走入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毕竟起源于西方,而东西方又分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双方在具有某些共性的同时,又分别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质。这就决定了心理咨询必然关涉文化之维,其在中国高校的运用与发展,必然要求三个因素,首先是实现本土化。
  (一)心理咨询的本土化问题
  首先,心理咨询者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必须要经过专业心理咨询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咨询理论,具备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另外,高校心理咨询者的实际咨询工作要受到他的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心理咨询的技巧与经验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咨询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质。东西方咨询者与来访者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西方人相较于东方人更注重个体,崇尚个体的自由、平等、选择与发展,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咨询者更注重来访者个体,往往采用不干涉的方式。东方人与西方人相比更注重集体,个体的行为往往被放到社会关系中去考量。有的咨询者时而就扮演成说教者,在咨询过程中干预过多,违背了心理咨询的中立性原则,这样并不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在对于心理咨询的认知上,东西方也有不同。在西方,不论是咨询者还是来访者,普遍认为心理咨询是一种自我解压和放松的方式,来访者不回避心理问题,咨询者又能很好地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咨询的接受度和信任度都非常高。在东方,如果有心理问题时,许多人都不愿意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即使那些真的来到咨询机构的来访者,大都不愿意直接把自己的问题告诉咨询者。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来访者对咨询者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就仿佛是在上帝面前忏悔,这样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沟通起来比较顺畅,而东方文化则是一种耻感文化,来访者如果把自己的问题向咨询者倾诉,就如同把自己的耻辱暴露出来,因而咨询者与来访者沟通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心理咨询的效果也欠佳。因此,对于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咨询者,由其主导的心理咨询过程和结果必然要带有各自的文化特质,而起源于西方的心理咨询要实现本土化,则必然要求咨询者熟知或者具有我国文化基因,是一个中国化的心理咨询者。

推荐访问:契合 新时期 心理咨询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