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工作的着力点


  摘 要: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客观存在不同的特点、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我们不能无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母体文化进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之后的文化适应问题。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工作,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文化适应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省内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甘肃省高校接收并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熟悉的文化环境,奔赴高校求学,从孕育成长的母体文化进入汉族文化圈时,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和文化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文化适应问题,而文化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文化适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及其成员在相互直接的、持续的接触中所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双方面的变化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生活,为了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做出自觉或不自觉的调整和改变,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文化冲击,为了让普通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顺利适应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缩短新文化适应的时间,实现积极的文化融合和文化适应,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多元民族文化融合学校环境。
  高校应正确认知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影响,积极转变教育思路,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体现民族文化包容的思想和尊重民族文化的观念,实施多元文化一体教育,学校的管理制度要体现民族平等和文化公平。倡导尊重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在不违反学校制度和原则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保留其风俗习惯。同时,在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性,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注重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教学制度环境,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消除民族误解、增进了解和信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基因,体现多元民族文化特色,构建多元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有意识地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融入课程之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培养、倡导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构建各民族和谐共融的校园文化格局。要在理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中,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他们的民族文化,充分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充分交融。通过普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加主流文化的文化体验和文化间交流与碰撞的兴奋、新奇感,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异质文化,同时在文化体验中强化其民族认同感和包容多元文化的心胸、情怀,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以更好地实现在主流文化社会环境的文化适应。抓好校园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工作,把民族文化纳入整个校园文化的视野,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吸收其中的优秀成分,把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相互联系、密切结合,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实践活动”。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外,还具有多民族性、多信仰性、多文化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民族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传统,采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观点以及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的心理适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而且有助于保障民族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2]
  四、发展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面临文化适应的考验和心理疏离感的困扰,同时还面临着民族认同的困境,个体会体验到来自异文化的冲突和压力,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由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心理冲突和体验,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攻击性、人际交往障碍等。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讲座、网络、报刊等平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对彼此文化相互了解和接纳,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从多方面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正确引导和人格教育,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李智.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研究 [D].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杨晓雁, 阮金纯, 刘娟. 文化认同与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4(1):133-135.
  作者简介:
  罗海燕,1980,女,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推荐访问:甘肃省 着力点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