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华侨农场居民的社会融合


  摘 要:研究归侨的社区融合,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剖析社区群体的形成过程和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的组结乃至解组过程及其对归侨主体的影响,丰富有关社区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还可以进一步解析社区融合过程中主体的适应问题,寻求在社区融合过程中个人适应社会的良策。
  关键词:归国华侨 社会融合 华侨农场
  1.前言
  归侨回归祖国,要重新面对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及其规范和观念,适应和融合社区是必然而理性的选择。社区融合的过程,涉及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各方面的转变和重新适应。归侨从侨居国回到祖国的原因不同,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形成了不同的归侨群体。对这些归侨来讲,他们一方面要与依靠政府,根据自身习惯来适应移入地的生活,同时其内部的不同群体又要相互协调,处理好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各种关系。这种社会现实使归侨社会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群体关系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高度多样化,形成多元的内部组织机制及多层次的文化适应模式。
  2.双阳华侨农场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
  2.1双阳华侨农场的历史背景
  华侨农场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建立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归难华侨回国而创建的。20世纪50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掀起了大规模的排华浪潮,导致华侨难以在侨居国安生。大批华侨有鉴于当时的局势,纷纷要求返回祖国定居。在此形势下,国家派出海轮接东南亚的华侨归国,双阳华侨农场的建立,就是为了安置这些归国难侨。最初归侨以印尼华侨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越南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排华运动,越南华侨也被迫踏上归国之路。双阳华侨农场在此时又接待安置了大批的越南华侨。
  2.2双阳华侨农场的发展现状
  国营福建省泉州双阳华侨农场创建于1960年2月,是接纳安置印尼等东南亚归难侨基地,原隶属省侨办管理。当时共安置归难侨约3200人(现有归侨770人、侨眷1265人,共2035人),设阳山、坪山、南山、阳江四个管区,隶属省侨办管理。1997年3月,省侨办把双阳华侨农场划归原泉州市鲤城区管理,1997年8月,泉州行政区划调整后,归属洛江区管理。1998年4月,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泉政[1997]综341号)批复,洛江区设立双阳镇,双阳华侨农场作为镇属企业予以保留,加挂“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的牌子。2005年9月实行“镇改街道”,撤消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双阳成为泉州城市规划区和洛江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
  3.双阳归侨社区融合现状分析
  3.1生活习惯
  在农场的印尼归侨的居所,屋前屋后都仿效印尼当地的风俗习惯植有大量的花草树木,使整个居所显得特别雅致。印尼归侨也保留了在印尼居住时的生活习惯,早上进到屋子里要脱下鞋子,晚上习惯在月下进行歌舞。印尼归侨的良好文化氛围也感染了其他侨居国的归侨,受其影响,屋前屋后种花植树也慢慢在其他归侨家中盛行,渐渐把整个华侨农场的居所建造成鸟语花香的别墅。喜好歌舞的印尼归侨也把歌舞带到了大家的面前,不同侨居国的归侨也渐渐喜欢在月下进行跳舞交流,大家的话语多了,陌生感逐渐消失,对不同侨居国的文化,归侨们都逐渐理解、接纳,甚至相互渗透到各自的生活习惯中。
  相似的背景让各国归侨们感同身受,融洽程度随着互相的理解、融合而更进一步。
  3.2饮食习惯
  归侨们喜欢吃烤、炸等香味较浓烈的食物,调料也是东南亚的香茅、胡椒、咖喱等香辛料为主。家庭的主食、小吃均有东南亚的特色风味。“尽管不同的归侨群体都保持着自身的饮食习惯,但在农场社区共同生活中又能够接受彼此的食品与饮食习惯”。越南归侨擅长做春卷、大粽子、米糕等,喜食鱼露,印尼归侨喜欢用咖喱做调料,尽管饮食侧重不同,但在彼此的生活交往中,越南归侨接受了印尼方面的咖嘎菜式,印尼归侨接受了越南归侨的各色小吃餐点。
  3.3宗教信仰
  农场的归侨与本地的村民相比,少了宗祠和神佛观念的崇拜。不同归侨群体的宗教信仰有很大不同。受原来侨居国的影响,归侨的宗教信仰呈现多样化,对待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也不同。尽管不同归侨群体在宗教观念及礼俗方面有截然不同的习惯和作法,但归侨群体之间对不同的信仰、礼仪仍然保持尊重。当地归侨介绍了在传统节日中的拜祭以及生老病死方面不同侨居国的风俗,如印尼的海葬文化等、基督教信仰等,不同侨居国的民众慢慢接触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各自安守自己的信仰习惯。
  3.4语言文字
  许多归侨初归国时,并不会讲普通话,但由于在侨居国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归国后有使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学普通话的速度便很快,“关键是为了和人沟通”,他们说,有这个明确的目标,许多归侨都在耳濡目染下很快学会了普通话,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4.双阳归侨社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部分归侨生活缺乏安全感,自身存在疑虑
  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保障归侨的生活安定感,是让归侨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最有利保证之一。许多归侨回国时,是因为政治环境因素导致要离开侨居国,他们回国时并不富有,在政府安置下在华侨农场定居下来,除了政府规定享有的补贴外,不少归侨要面对劳动创业改善生活的问题。部分归侨甚至生活拮据,对自身生活和生存保障怀有疑虑,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安定和生存安全感,在心中产生对社区融合的排斥感。
  4.2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的差异导致融合时的地域性与心理性差异
  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造成归侨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的对策不尽相同,从而影响到与其他归侨的关系,进而影响到整个社区的融合稳定。在同一个农场,各个社会层次的人都有,归侨们有些生活素质较高。即使回国以后,也能很快适应生活;有些则在农村,生活条件较差,衣着、卫生等方面也不讲究;有些在原侨居国本已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有些则是文盲,回国后在华侨农场设立的学校才开始接受扫盲教育。文化上的鸿沟造成归侨们对各自的地位、生活素质等方面的存在巨大的差异,“看不惯对方”是对融合最大的障碍。

推荐访问:农场 华侨 融合 居民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