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圈调查:产业转移“新三角”


  编者按: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飚升、生产成本狂涨……当下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经历来自自身蜕变的阵痛。而它们建立的产业基地和集群,也在面临冰火之考。从去年的珠三角企业关停潮,到最近的温州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体凋零,无不是这次“破茧”的缩影。而此时,众多制造企业选择了转移、转型,也就是此时,中国制造业基地开始了新迁徙,新的经济圈也将由此诞生,中国经济的新版图轮廓渐成。
  中国中部、西部和北部三个区域是这次迁徙的三条主要线路和“新三角”,本期《商业调查》将沿着这三条线路梳理和探访,并由此展开深度调查。
  
  中部篇
  
  湖南:承接长三角
  湖南省政府相关负责人6月15日在上海表示,凭借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的优势,湖南将借助上海国际化的综合平台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一样,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期,许多企业面临着留下来产业升级,还是向外地迁移的选择。
  湖南省副省长甘霖曾在2008年湖南(上海)投资洽谈活动周相关发布会上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条件。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去年12月获批为全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郴州、永州、岳阳、益阳四地先后成为商务部批准的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这些都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甘霖说,地处中部的湖南正在突破“不东不西”的地域局限,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目标是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内移的重要基地。湖南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
  湖南南临粤港澳,北靠长江黄金水道,东连长三角,既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扩大与港澳地区交流的区位优势,又具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长江流域各省市合作的区位条件。
  而湖南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系列投资洽谈活动,都是为了借助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及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管理人才聚集的优势,搭建对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平台,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湖北:吸纳珠三角
  在6月18日到20日于深圳举行的“2008年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上,为了给湖北发展引来“凤凰”,湖北省表示了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意图。
  湖北省工商局6月16日公布港资企业在鄂统计数据,港企目前在湖北总量已达1788家,占全省外资企业的45.11%,位居在鄂外资企业数量的榜首。
  “除数量上较多外,港资企业在湖北的门类也是相当齐全的。”据湖北省外资处介绍,香港在湖北投资领域已从最初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项目向药品及医疗用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发展,涵盖了湖北国民经济领域三大产业20个大类行业。
  “近年来湖北的港资企业投资总额呈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但是总量上在中部六省还需要提升。”湖北省外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港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鄂投资兴业,2007年年投资额已达123.5亿美元。
  在数量上,2007年湖北省港资企业新登记比2006年增长近12%,而2008年一季度,湖北新设立港资企业35户,增长势头较好。
  此外,在政策方面,湖北省工商局日前透露,该局目前正在制定港企落户湖北的相关新政策,在注册和认缴等方面或有新动作。但目前新政策未完全定型。
  
  江西:沿海企转移热地
  “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江西地理位置最优,承接条件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在年初举行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用“三个最”阐述了江西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从当前世界产业转移的趋势看,中国首当其冲。”姚木根认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占据诸多优势的江西,正面临着历史最好发展机遇。
  江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 三大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西是“珠三角”、“闽三角”和“长江三角”的直接腹地,离这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空中距离”大约1个小时,“陆路距离”在8小时以内。
  从承接条件上看,江西最好。江西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去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居全国第9位;统调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是近几年全国惟一用电高峰不拉闸限电的省份;承接平台较好,全省有94个工业园区和22个特色产业基地,园区总数居全国第四;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已形成汽车航空、冶金、电子、医药、食品、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在铜、钨、稀土、有机硅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从商务成本上看,江西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人均工资只有沿海发达地区的的一半左右,并低于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土地、水电等成本较低,平均水平仅为上海的一半、广东的60%。
  
  西部篇
  
  广西:集中港台企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日前公布,截至今年4月,自治区从香港引进合同投资额达103亿美元,占广西引进合同外资总额50.69%,香港成为广西最大投资来源地,港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广西近年来在“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国内外资金流入,北部湾经济区最近还有“三放宽一支持”政策,降低进入门坎,来吸引更多珠三角台商港商转移。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统计,截至今年4月,香港在广西投资设立的三资企业累计达6062家,占广西三资企业总数的62.83%。目前,香港客商在广西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同时,广西也承接着珠三角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广西招商局副局长钟树林近日表示,根据台资产业特点,结合广西发展规划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将IT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领域,以及糖业、铝业、电力、旅游等产业,确定为今后对台招商引资的重点。
  广西拥有华南、西南与东盟多个经济圈结合的区域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成中国大陆与东盟物流、商贸、加工制造及信息交流中心。目前以富士康为主的“台资军团”正逐渐在广西形成,截至去年底,广西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近20亿美元。而现在对于广西来说,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以己之长吸引有可能转移过来的企业。
  珠三角的台商多数经营劳动密集型产业,IT产业更是首当其冲,而广西将IT制造业作为今后对台招商引资的排头兵,无疑是以对方目前的定位为考量。
  另外,由于广西制糖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国糖产量的一半以上,制糖工业已建成较长的产业链,蔗渣造纸制板,糖蜜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以及提取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熟的产业链,交通的便利,对于台商来说都非常合“口味”。
  与此同时,铝工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广西将形成年产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加工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此外,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百色大天坑群、德天瀑布、以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构成了广西旅游资源品牌和特色。同时,广西的电力工业发展较快,正逐步建设成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机械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桑蚕、生物质能源、林浆纸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推荐访问:中国 经济圈 产业转移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