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政治化:国民党政府有关青年学生的政策(1927—1949)


  摘 要:民国时期的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他们有知识、有理念、有追求、有行动,如何吸纳、整合这一群体成为当时政府成为执政当局无法回避的特殊群体。对此,国民党政府的主导思想是“去政治化”,然而由于其执政党本身的弱势以及政府始终无法给予民众利益诉求以有效回应,因此,国民党的学运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去政治化;国民党政府;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77-02
  一、去政治化
  (一)党化教育:国民党价值理念的灌输
  青年学生既可以是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也可以是革命成功之后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显然希望学生将精力从政治运动转移到非政治性事务方面,以达到使学生远离政治纷争的目的,即“去政治化”的政策。
  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一直都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对象。国民党为抑制学生运动,千方百计设法将学生的精力引离政治骚动,促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人格培养上。国民党政府在教育问题上施行“党化教育”。党化教育者,即“是在国民党指导之下,将教育变成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社会化。易词言之,中国之教育方针,须建筑在国民党根本政策之上。国民党之根本政策乃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与决议案。中国之教育方针应该根据此种材料而定。此乃党化教育之具体意义。” 尽管“党化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但其目的并非诱导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国民党希望学生形成一致的政治观,进而理解国民党压制学生政治活动的决定。然而,这种政治教育或思想灌输的潜在目的并不是对青年进行学生“政治化”,而是实际上是“去政治化”。
  抗战期间,国民党在后方各大学逐渐强化“党化”教育,并以训导处和三青团为主干力量,和中共争夺学生。1945年国民党六大在《关于民众运动之决议案》中指出:“编纂三民主义之农、工、商、青年、妇女等大众化读本……扩大党义通俗宣传,使农、工、青年、妇女等对主义有正确之认识与坚定信仰。” 然而,三青团自成立之日起直到1947年与国民党合并时为止,始终只是国民党促使学生团体“去政治化”的一个训教工具而未能成为学生从事任何类型政治活动的有效渠道。
  “学校学生之一言一行应为社会之模范,亦系国家之命脉,必须明辨是非,认清职责,重视课业,遵守纪纲,万不可辜负国家作育之苦心,违反时代付与之使命。” 抗战胜利后,从蒋介石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国民党对待青年学生的政策依然是“去政治化”,以此希望把学生注意力从政治混乱中引开,转向学业和品德修养方面。国民党政府对沦陷区学生的教育“甄审”政策本身也是其党化教育的一部分。然而结果事与愿违,在操作层面上缺乏有效合理的措施使得“甄审”伤害沧陷区普通民众的民族感情和自尊心,更为严重的是对国民党政府产生的失望情绪,民众与国民党政府的无效互动也为“一二·一运动”、“反美抗暴运动”以及“五二·运动”埋下了种子。
  (二)学生运动对民众心理的影响
  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的民众运动的每一次爆发实际上都是民众根本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结果,如一二·一运动是对和平民主的诉求、反美抗暴运动是民族感情和尊严的诉求、五二运动是对生存权利的诉求。由于国民党是执政党,国民政府是国际承认的、战后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因此民众利益诉求首先指向的就是国民党政府及其领导阶层,而不是其他党派或政治人物。虽然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由于自身的腐败无能引起了大后方民众的强烈不满,但是这个政府仍然是他们心目中代表自己国家的政府。然而国民党一系列不得人心的内外政策以及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的处置手法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当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全面爆发,比如1947年的五二运动。
  “共产党人肯定对利用混乱感兴趣,但从每一事例来看,混乱归因于民众对政府不满,这种不满出自于政府治理无方,以及它未能有效地设法消灾平怨。” 国民党一方面前方战场持续败仗,另一方面后方民众不满国家现状,这种复杂的局势对于一个已经丧失革命性、凝聚力、组织力的政党和政府而言是难以应付的。更为致命的是这个不得人心的政党和政府面对的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凝聚力、组织力并且越来越得到民众认同的政党。如此就会陷入一个怪圈,最后为了稳定局势只能诉诸武力,诉诸武力固然可以得一时风平浪静,却为下一次更大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国民党政府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学生积极分子一律当成共产党嫌疑犯,很容易激发学生普遍的不满。再加上政府始终没有主动承认有关抗议运动的确凿事实,即它是自发性运动。学生运动的爆发是青年学生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激烈体现,而这种运动出现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着国民党政府在他们心中仍然是正统的合法政府。但是,随着国民党政府实际作为与民众预期之间的张力扩大到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民心之失不可避免。
  二、国民党“去政治化”政策的内在逻辑
  (一)知识青年与现代国家建设
  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所引发的民众运动一方面使得青年学生的参与政治的意识开始觉醒;另一方面,政党开始认识到了青年学生的政治潜力,如何吸纳这一重要的政治资源成为政党所关心的问题。自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新的正在形成的教育体制一方面未能像传统科举制度那样为读书人以及下层民众提供有效参与政治的渠道;另一方面失去了儒学内涵的新式教育还未能形成整合与凝聚社会的功能。与此同时,新式学堂所培养的知识青年数量远多于传统私塾书院时代的师徒传授。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迟缓,社会无法充分吸纳急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
  满清政府灭亡之后,中国面临着建构新的国家体系以便重新聚合民众这样一个极为现实的任务。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军人专制在其内部倾轧与外部革命双重打击之下走进历史,其根本原因在于北洋军阀政府是披着民国外衣的军事独裁政权,上不能引领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走向富国强兵之路,下不能动员民众实现有效参与、完成国家完全统一之路。然而中国在传统帝制瓦解之后要建设现代国家、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承担现代国家建设的主体,几经波折之后,中国走上了师法俄国,通过政党来凝聚民众的现代政治发展道路。革命党人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具有深厚阶级基础、系统革命理论以及完备组织体系的现代政党,从而建立起一个能够指引社会发展方向、培育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新型民众以及建构民主共和的领导团体。民众是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而青年学生又是民众中最为活跃、最为激情的先锋力量。

推荐访问:国民党 青年学生 政治 政策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