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学习无趣等于耗费生命


  常有机会和中小学生说说话,同学们愿意对我说心里话,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出我对所谓“成功学”的不以为然,看出我不会对他们“励志”,看出我不鼓励他们参与其所不屑的“竞争”,看出我比较重视他们的兴趣所在,于是会有平等的交谈。我会问他们累不累,作业多不多,有没时间读想读的书,爱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等等。在谈得比较投机时,我会问他们“在学校喜欢哪些同学”“爱上哪门课”“以后想干什么”等等。有时,一问一答简单到只有彼此心领神会。
  “你觉得学校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不考试。”
  “你们学校做得最正确的事是什么?”
  “星期天不补课。”
  ……
  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很多事“不好玩”。这个“不好玩”,是小学生的语言,被他们一路带到高中,“刻苦学习”因此成为常态。——但凡一件事需要“刻苦”和“努力”,“趣味”便常常被消减。儿童上小学,他心里或许因为觉得“有趣”,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意义”“理想”“成功”;他是个孩子,去学校会遇上许多小朋友,会遇上许多好玩的事。他们根本不可能胸怀大志,向往规训教化,也不会去想读书与名利的关系。他们从“家”到学校,带着新鲜感,他以为学校是“乐园”,他哪里会想到学校有一大堆“规矩”在等着他,哪里会想到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会异化,发展为“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很多儿童小学三年级就对学习感到倦怠,如果听到通知说某天可以有半天不上课,能抑制不住激动地直拍手。
  “文革”中下乡,见家家户户门前有对联,“四类分子”门前的对联不准用红色,门两侧白底黑字,分别书“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这是对“阶级敌人”的警示。哪里想到现今学校为教训学生守纪律,扼杀儿童天性,立出无数不可思议的“规矩”,简直拿儿童当敌人。听闻部分小学课间“规定”:上洗手间者举手报告,其余不准出教室,也不准“下位”,只准“原位休息”,只准与同桌交談。如果不是多次听到学生诉说,不敢相信这是21世纪的小学。这些教师怎么就不懂儿童的天性,怎么就不具备起码的教育常识,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匪夷所思。他们才七八岁,他们需要活动,他们应当在阳光下奔跑、游戏,哪怕允许放风式地在室外走一两圈,也比关在教室“圈养”要像“学校”。估计这些地区发生过安全事故,校方顾虑安全,出此下策。然而,这样的规训因噎废食,会毁灭“上学”的乐趣。违背起码的教育常识,教师辛辛苦苦地教学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旦儿童感到上学无趣,他就会特别盼望离开学校;而他明白不可能自由地离开学校时,则会消极地对待学习。他会逐渐学会敷衍老师,学会偷懒,尽可能少做作业,在课堂“熬时间”。我读小学时,全校只有走廊上有个电钟,教室里没有谁能知道时间,教师教学枯燥,学生一节课一节课地“熬”。我的一个同学曾数数字,上课铃响就开始默念数字,每数一百在纸上画一笔,要画到几十个“正”字才打铃下课。他数了好几天,终于摸索到准确的语速,当他用眼神示意时,同学们就知道“快了”,下课铃就要响了。还有同学在窗框上刻过日影,大家眼睛不时地瞄那道刻痕。——在学习无趣时,十一岁的儿童就能这样打发上课时间。自20世纪80年代起,物质条件好转,学生开始有手表或电子计时器,如果学生频频看表,那可能证明教师的课让学生厌倦了;对学习厌倦,等于耗费生命。
  学习没有了趣味,“厌学”就开始了。“厌学”程度不同,轻一些的,满足于考试及格;严重的,能发展到拒绝上学。我关注的厌学个案,一部分是家庭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学校教学的原因。而压迫学生最为严重、消解学习趣味的,是社会和学校盛行的所谓“成功学”。开始还鼓吹成名成家,特别是科学理想,能有短期的激励作用;及至经济大潮袭来,拜金主义与奢侈生活方式影响到学校,诱惑取代了趣味,进而败坏了学校的教育品质。
  把竞争引入学校教学,把属于完善自我的进德修业当作名利追逐,用考试替代教学,并错误地宣扬人生是你死我活的竞争,错误的价值观扭曲了学习。当学校和家庭合力遵从错误落后的价值标准时,作为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对抗,他会在无休止的喧嚣中变得麻木,“生活”被拉低为“生存”,生命便失去了丰富的快乐。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然而,如果价值观扭曲,教师和家长会把“价值”解释为“成功”。家长剥夺孩子学习趣味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身文化素养差,在于不知教育为何物,往往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读书等同于“刻苦”,“勤奋”等同于“不休息”;任何与做题、做试卷无关的事都不是“学习”。部分学生厌学,和家庭提出的过高的目标有关。关注一下以干扰学校教育为能事的“虎妈狼爸”们,不难发现,这些用极端手段对待子女的家长,自身文明程度并不高,他们常把事业上的失落归于中小学阶段“不够凶猛”,因而对考试成绩不拔尖有种本能的恐惧。
  带着恐惧的情绪学习,不可能享受学习的趣味,更不可能有创造思维。为什么在学生的童年,就给他们灌输功名利禄意识,警告他们如果不勤奋刻苦,未来就得做牛马一样的苦力?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散布对“劳动”的恐惧?——人们把体力劳动视为苦难,当作对人的惩罚(以前还有“劳动改造”“劳动教养”“下放劳动”等等)。为什么要强调“利”而从学习中割裂“热爱”?没有热爱的人生,没有生命乐趣的人生,有什么价值?
  诚然,人生应当尽可能地发展自我,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学习不能仅仅凭兴趣。随着成长,他总得学一些“虽然无味但不能不学”的知识,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而他凭着童年开始的学习经验,能在看似平常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趣味,于是有价值的学习出现了。在儿童学习的道路上,始终需要有智慧、有恒心的人像灯一样立在前方,这些引导者自身也是善于学习的人,有趣的人。
  在学校,总得有些让学生感到有趣的事。我在和小学生、中学生的谈话中,发现以教师本位观察未必能知道的趣味:因为今天会有某门课,而任课老师每节课上都能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某班某同学是发小,课间跑去碰头,击掌一下,烦恼全消;因为某科的教师比较喜欢他,在走廊里遇上都会给他一个微笑;某老师会在课堂问答节奏迟滞时朝他这边瞄上一眼;早晨到校,校长总会站在大门口,有一回天冷,校长曾关切地问他有没有加衣服;盼望每星期的社团活动,志同道合,全是“死党”;老师推荐一本和考试无关的书,读完后发现爸妈对自己刮目相看,于是期待下一回,期待可以炫耀……
  有趣的事那么多,何必要争“第一”呢?“争第一”累坏了,“保第一”累死了;教室里总有一些“无趣的人”,进教室遇上,脸上的笑就会僵住。如果老师喜欢的是那群无趣的学生,提倡“争第一”——“第一”只有一个,其余皆为看客——学习就没什么乐趣。平庸的教学总是和无趣的人和谐相处,“俗物又来败人意”,宣泄的是人之常情。摊上几个无趣的老师,每天回家面对“励志”的爸妈,学习对他而言就只能是考验了。
  教师认为教学无趣,往往在于他做学生时已习惯于无趣的学习,教学在他,是谋生的饭碗,而非有趣的冒险。把教师工作说成是“奉献”“牺牲”,是对教育的曲解,对职业的误识。社会把教育庸俗化,教育庸俗化的“成功学”又在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平庸教师的课堂培养出的人群,构建平庸的社会,继而把教师工作尊为“蜡烛式”“春蚕式”“园丁式”,喧嚣好几代,仿佛教学是无需智慧只须劳作的工作,如此何来趣味?学校教育中,最常见的是缺乏智慧的课堂:按部就班的、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灵动激情的表达,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的思考力,等等。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把学习当作有趣的事?
  让学生感到学习无趣,等同于对生命的践踏;让学生在最宝贵的年华,对人生最重要的大事产生误解,还有比这更惨重的损失吗?
  小学生对我说,盼望“快长”“长大”。他不明白:“长大”了,后面就是“老”了。
  怎样才能让人有真正的童年呢?我认识很多小学老师,我总是期待和他们思考、交流。

推荐访问:耗费 无趣 等于 感到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