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史梳理及政策建议


  摘 要:建国以来,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历经70年代前民办职业学历教育快速衰落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农技推广大发展、80年代民办职业学历教育崛起和农业协会兴起、90年代以来全面繁荣与危机并存三个阶段。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和当前面临的危机启示安徽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减少行政干预和过度扶持、软调控扩张速度、重新界定农民合作社职业教育行为、监管学校资金流动、扶持社会力量到贫困人口聚集区创建职业教育机构等措施,构建起一个立足于独立自主、发展规模适度、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相符、教育质量最优化和服务贫困人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培训;推广;安徽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供求视角的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HSKF09-10D20);安徽大学农研院2014年招标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YYZB14005)
  作者简介:谷小勇,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张巍巍,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1-0011-11
  建国至今,出于获益和服务社会等目的,众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社会力量”)在安徽积极投资职业教育,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和推广等职业教育活动。这有益地补充了安徽公办职业教育之不足,对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受政府对私有制经济和民办职业教育政策不断变化、安徽私有制经济发展兴衰等因素影响,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在整体上升的同时,各类教育形式发展却跌宕起伏。因此,系统梳理这一发展历程,分析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不但可为学界的相关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而且可供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和社会力量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借鉴。
  一、20世纪70年代前民办职业学历教育急剧衰落与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农技推广大发展
  20世纪70年代前是建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最为剧烈时期。为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目的,国家不断对各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私有转向公有。同时,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破坏严重,致使教育经费出现严重短缺。在此形势下,中央和社会力量不断改革民办职业教育:(手)工业领域,基于私有制关系的师徒传授、干中学和技术补习班(训练班)等教育方式由“鼓励”[1]发展而被取消;民办职业学校逐渐停办、公办化;受“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政策指引,以集体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农技推广快速发展。这些在安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痕迹,尤以后二者表现得最突出。
  (一)民办职业学历教育急剧衰落
  建国前,安徽社会力量至少创办了22所各类职业学校(见表1),其中8所是可以授予初、中等学历的农业学校。但建国后的短暂时间内,即1949-1953年的5年,它们全部消亡。1949年是其消亡速度最快的年份,有14所学校消亡,约占建国前安徽民办职业学校总数的63.4%。表1的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安徽共有民办职业学校22所。《安徽省志·教育志》(第268页)记载,同年9月,按期开学的民办职业学校只有8所,故1949年消亡的学校为14所。文献资料显示,这种“消亡”有多种形式:一是停办或中学化(改为和并入普通中学),这是主要原因。1949年,有6所私立职业学校停办,改为普通中学[2]268;1951年,贵池私立梅林初级农校停办,南陵私立郁青初级农校并入南陵县立中学。二是合并。1951年,潜山县私立东南、怀宁私立澈行初级农校合并为私立怀宁农业学校。三是公办化。1952年,私立怀宁农业学校改为公立。[3]543探究衰落的原因,有生源短缺和師资不足等因素,但主因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力量办学经费不足和政府的行政干预。
  (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农技推广大发展
  建国至初级合作社时期,在政府直接帮扶和“必须提倡‘组织起来’”[4]的政策指导下,安徽农民组建了大量农业互助组和合作社。生产经验丰富的成员通过师徒传授方式,向其他成员教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该时期的社会农技推广费效比达到建国以来安徽最高水平,因为合作组织的农技推广供给都是根据成员的实际生产需求开展。但囿于当时农业生产力低下,所推广的农业技术创造的收益较低。
  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的组织特性使安徽农业生产队普遍建立起由老农参加的农业科学实验组织,进行良种繁育、土壤改良和农具革新等实验活动。如1975年,安徽建有大队农科队17 840个、生产队农科组27.32万个。[3]543同时,让大量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村青年、回乡知识青年和长期从事农技推广的农民成为农民技术员,以宣传、示范、培训、辅导和承包等形式,把各项农业先进技术本地化应用。如1965年,芜湖专区4万多个生产队建立了种子员、水利员、肥料员和病虫防治员。[3]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安徽社会农技推广依附政府最强时期,推广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政府的支配、影响:政府人员是推广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技术员的录用需要政府部门批准,推广内容及方式受政府指导,财政奖补是推广人员收入和推广经费的重要来源等。如1965 年,芜湖专区“组织了数以千计的干部、农技站和公社的科技人员及老农三结合的科学研究小组”;部分农民农技员受到“公助”,“在乡里有固定办公室和住宿场所”,“享受村干部补贴待遇”[3]547。此外,这一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安徽社会力量建立示范田最多、农业科研实验参与度最高时期。如:1965年,仅芜湖专区就建立各种样板田160万多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1.7%;1975年,安徽参加各地大队、生产队农业科学实验活动的人员高达80万。但该时期的社会农技推广费效比是建国以来安徽最高者。如农科站(队)的建立,“除少数办得较好外,绝大多数在生产上不起作用”。[3]547

推荐访问:安徽 发展史 梳理 职业教育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