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权威性与亲民性的高度统一


  改版后的湖北日报一扫沉闷呆板的面貌,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融大局观与民生味于一体,信息量大大增加,可读性明显增强。版式大气清朗,图文并茂,每天的报道都很有章法。尤其是两会期间的报道,明显胜于省内其他媒体。作为武汉地区一位从业20余年的媒体人,我由衷为湖北日报的成功改版感到高兴,因为,它必将为本地媒体的新一轮大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在资讯空前发达,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共同争夺传播话语权的今天,党报必须大张旗鼓改革改版,否则将沦为自说白话的“废纸”。
  党报改革,掣肘多多,谈何容易?本人以为,如果牢牢把握住“权威性与亲民性高度统一”这个大方向,持之以恒地全面改革,就能迎来“上下高兴”“叫好叫座”的大好局面。
  媒体工作者都熟悉这样一句话,党报应该同时具备“党性”和“人民性”,二者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关系。那么,从操作层面来说,就是用“权威性”来体现“党性”,用“亲民性”体现“人民性”。以下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权威性首先来自对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
  时政新闻是所有主流媒体的重中之重,党报不仅不能回避或消极应付,而且应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创新时政报道。
  翻开国外主流报纸,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报道几乎占据绝大部分头版头条或重要版位,再就是选举、国会的重要会议、立法、预算等,几乎全是“硬邦邦”、大篇幅的时政新闻。
  作为党报,报道重要领导人的活动,传递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天经地义的职责所在。问题是,这样的报道绝不能满足于做领导的“留声机”,或者进行简单的文件摘抄,而应传递领导的核心意图和关键话语,抓取会议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深入了解决策的重要背景。这样的报道不仅领导满意,读者也会关心,所谓“首长篓里有活鱼”。另外,可以请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发表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丰富报道内涵。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对硬新闻进行“软化”,如对稿件进行“故事化”、“案例化”、“民生化”处理,可读性自然大大提升。
  应该承认,改版半个月,湖北日报仍残存不少“不良习气”,一些稿件仍然显得空洞,一些大策划稿件质量比较粗糙。习惯于歌颂式宣传,没有认真寻找新闻点。有的经济人物报道沦为“软广告”,缺乏客观冷静的分析,没有指出任何问题和不足。
  权威性要体现在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关注解读上
  党报的权威性,不仅仅体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上,还应体现在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关注解读和正确引导上。眼下正值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转折期和矛盾多发期,各种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这就特别需要党报对社会热点中零散、扭曲、负面的信息,及时进行全面、深入、令人信服的梳理解读。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各群体间的“信息对称”,及时化解矛盾,促进政府、民众、社会各阶层团体间的深度沟通和理解。相信这样的报道一定广受欢迎。
  强化亲民性就要真心实意“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于有着强大报道阵容的党报来说,做好亲民性报道不存在任何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难题,关键在于心态,能否真正蹲下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真正将百姓冷暖记挂在心,任何时候、做任何报道都具有民生情怀。此外,应该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民众关心的问题,做好有分量的深度调查和监督报道。从改版半个月情况看,版面充斥着正面宣传,整张报纸的“甜度”过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片面。
  要真正体现亲民性,应该虚心向都市类媒体学习,开设新闻热线倾听百姓声音,运用新媒介与百姓开展全方位互动。目前,湖北日报这方面的工作还未能真正破题。
  强化亲民性不能回避娱乐新闻
  改版后的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几乎看不到娱乐新闻,这应该是一种重大的功能缺失。也许因为担心娱乐新闻会导致“低俗”,也许因为版面过于紧张,但娱乐新闻整体缺失,让湖北日报的时代气息大为削弱,从市场角度看,也必然会流失大量青年甚至中年读者。本人以为,娱乐新闻本身固然存在真假难辨、易流于低俗的弊端,但它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是各种价值观争夺领地的重要场所。作为一份追求全面覆盖的党报,不应简单地“置之不理”,而应加强对信息的筛选精编,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读者,帮助读者辨别是非善恶。

推荐访问:权威性 亲民 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