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巨大真空,学校如何培养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社会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为主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岗位职能,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建设企业化的全真模式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形成师资提升的有效平台,深入研究并构建校社合作、产学结合机制,努力提升专业服务社会。服务产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文化能等方面进行就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专业服务社会 信息技术 人才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169-02
  计算机技术应用已是现代信息技术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部分,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内需的背景下,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计算机应用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在未来5~10年要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办公等一系列的智能化发展,而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则就需要大量的培养,以满足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紧缺状态。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才、修养与智能一起成为影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技术市场人才需求为107万人,由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办公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创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1 计算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创新实践
  1.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计算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在仔细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基础上,对本专业的办学思路、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以及专业服务面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就业面向等各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
  确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于目标位:坚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业的高速发展,立足绍兴,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为浙江信息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培养熟悉计算机应用岗位操作流程、具备计算机应用技能、商务策划、网站设计与运营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学生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券过程,依托“真当快修”社会服务大平台的两个功能——“基础素质拓展功能”“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功能”,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与拓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责任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与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
  1.2 构建与实施校社合作双主体共生共赢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与社区、企业、行业合作,坚持走产学教结合之路。始终紧跟国家,尤其是浙江省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现实以及未来需求,要建立社区、企业和行业专家为主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聆听来自企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设,定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岗位以及能力需求的调研与跟踪,使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形成“校社双主体共生共赢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实施过程:从一年级开始,企业开始导入基本项目课程,二年级开始导入完整项目课程,三年级导入项目经理课程,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考核执行双元制考核体系,企业负责项目业绩考核,学院负责学生理论业绩开合,考核采用岗位模块模式,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就会获得企业工作证书上相应的模块业绩。
  2 完善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服务社会资源库
  2.1 校社合作共同完成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域教训也改革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而进行,与社区、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完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系列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对能力、知识、素质目标进行分析。
  2.2 基于职业岗位要求,构建与实施项目化课程体系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中的网页设计师为例,依据其任职要求,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来开发网页设计师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参与指导下,构建以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形成为主线的项目化课程系统。
  2.3 开发面向服务社会、产业的教学资源库
  根据专业服务社会的要求。实施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集成服务信息产业的项目,为学生学习开发企业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业与企业就业岗位系统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培养项目开发委主要抓手,建成系统化综合实践项目库,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任职要求贯通的专业标准库,引导课程开发,形成企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和起考评导向型课程库,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平台。
  2.4 实施“阶梯递进、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设计校社合作“阶梯递进、项目驱动”型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为企业工作流程和关键节点为核心课程设置主线,理论够用为主,课程实践,社会服务和定岗实习贯穿三年,完全按照企业对职业的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以达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订单式培养目标。
  3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师资提升
  3.1 紧密结合企业。共同建立全真实践教学基地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实践条件建设,努力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社合作、校企嵌入、共建共管”的实践教学方式。依托省高职高专优势专业中的计算机实训基地和市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与绍兴逸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绍兴东越科技有限公司的密切交流与沟通,共同建立可校企共享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探究 高技术 计算机应用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