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分析


  摘 要:近年来,尤其是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提出来以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取得了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9亿美元,到2006年就高达211.6亿美元,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替代手段,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我国出口,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能否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带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些问题与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息息相关,对于制定协调的投资与贸易政策十分重要。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出国效益 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64-02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尤其是在政府提出“走出去”方针之后,中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也有很大的增长。截至2006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906.3亿美亿。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211.6亿美元。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2.72%和0.85%。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母国的地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和地区的71%,其中亚洲、欧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80%。亚洲地区存量占总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其中我国香港地区304亿美元,占总存量的68%;随后依次为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占存量的18.5%、2.4%、1.7%、2%和1.1%。
  从行业分布看,以投资控股为主的商业服务业为164亿美元,占存量的33.3%;批发和零售业占17.5%;采矿业占13.3%,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占10.2%,主要是水上运输业;制造业占10%,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等;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占2.6%,主要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投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2.4%,主要为其他服务业的投资;农林牧渔业占1.9%,主要是对农业的投资;建筑业占1.8%。
  从动机看,企业投资国外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1)获取信息。主要是为了获取与贸易相关的信息,利于国内企业产品出口。典型的方式是各大国有进出口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办事机构或分公司,收集国外的市场信息,并通过询盘和订单的形式传回国内。(2)拓展市场。很多商品的国内市场渐趋饱和,企业为寻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开始关注国际市场,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走向国际化。(3)规避贸易壁垒。中国庞大的出口额和快速的增长趋势,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恐惧。反倾销的压力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走出国门而进行直接投资。(4)获取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种投资多由政府主导,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和战略。而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某些行业和企业的实力逐渐壮大,加之全球化竞争和生存意识的增强,获得资源开始逐渐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当中。(5)获取和积蓄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源和能力。最高层次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和专有知识、现代营销和管理技术,即获取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源和竞争力。这也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成熟而产生的。这样一批企业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中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些企业的数量和优劣,决定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乃至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以及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由国际经济理论可知,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当大。国际上对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一直都既着眼于母国的效益,也关注东道国的利益。在中国,由于内外向直接投资发展不平衡,大量研究把中国仅仅定位于FDI的东道国进行分析,割裂开中国作为投资对象国与母国的地位。这样的研究不全面,也缺乏说服力。本文从中国作为投资母国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对外投资的出口效应。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从行业还是地域上来看都分布得很广泛。从农业、服务业、到制造业、开采业等各个行业都有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区域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结合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相互作用路径,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
  1.出口的替代效应。由于市场的消费容量总是一定的,因此,当我国的企业将某种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进行当地生产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替代国内同种产品的出口。具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产生:
  (1)国内企业的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建立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产品除在当地销售外,还向该东道国周边国家出口。当国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势必对母公司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导致我国出口总额的减少。例如,首钢在秘鲁的铁矿公司建立了面向世界三大洲的销售网络,矿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销售93%,秘鲁本地销售仅占7%。
  (2)由于东道国的原产地规定,或者企业以“双赢”为目的,建立与东道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我国的许多加工组装行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都会选择在东道国当地进行采购。这样一来,国外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当地的采购势必会对我国该行业中间产品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例如海尔在尼日利亚的生产基地,一年在当地采购的物资就高达数千万元。与此同时,随着海外投资的发展,东道国的市场也逐渐成熟起来,为了更多地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此时更趋向于采用当地采购战略,因此,对母公司的中间投入品和技术与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减少。
  (3)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时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往往是贸易先行,随着贸易的发展,企业逐渐到国外去建立发展平台,最后在国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贸易先行的经营策略实际上是为海外投资建厂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没有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品牌效应,企业的海外投资就会进入风险难测的境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国外建立的工厂恰恰替代了原来同一产品的出口。
  (4)从长远来看,我国企业将某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后,东道国当地企业通过技术扩散和模仿,也开始生产该产品,替代进口或进行出口,这也会导致我国该种产品的出口减少。
  2.出口的促进效应。从上面可以看到如果光从单一产品的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会替代原产品的出口。而我国企业却通过以下三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本企业国内产品的出口。
  (1)构筑国际营销网络。企业通过在世界其他地区设立贸易服务机构,构筑国际市场营销服务网络,打造自身品牌,与生产加工企业形成销售对接,产生显著联动效应。万向集团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设立了26家境外公司,并对他们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海外生产基地、海外研发中心和涵盖50个国家与地区的万向国际市场营销服务网络,有力地带动了国内同类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出口额从1984年的2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3年的3.8亿美元。

推荐访问:直接投资 效应 中国对外 出口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