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社区规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blz/jblz201605/jblz20160512-1-l.jpg
  笔者几年前曾写过一篇短文,揶揄加拿大“只有华人社团,没有华人社区”,竟引发了广泛共鸣,许多当地华人附和称,尽管当地一些华人政治家、侨领和名人动辄将“华人社区”挂在嘴上,但实际上离北美的“社区标准”相差甚远。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北美的“社区标准”?

社区有形也无形


  在中国,社区更多体现为一个有形的实体,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甚至有被冠以“基层居民自治”名目的简单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的“准基层行政单位”,在很多城市里,“XX社区”基本上相当于昔日“XX居委会”的范畴,而在另一些地方,“社区”往往和“小区”、“楼盘”的概念相重叠。
  北美的情况则和中国差异很大,社区既可以指有形的,也可以指无形的。
  大多数北美城市(包括像温哥华这样相当大的城市),居民仍然多住在独门独院的独立屋中,城市屋(中国人称的“联排别墅”)和公寓也以小单位居多,因此类似国内“小区”这样“棱角分明”的社区概念,在这些北美城市里是不存在的。对于一个普通北美人而言,所谓“社区”,是指一个可以基本“自成体系”的范畴,在这个范畴里有小学、中学(北美公立中小学实行学区制,就近入学),有基本的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和活动中心、运动休闲场地),有最基本的商业设施(北美商业用房和住宅是严格区分的,“破墙开店”除非建房时就申请否则几乎不可能,因此几乎所有商业经营场所都设在大大小小的“商圈”里,一个社区至少要有一个“商圈”),如果有宗教信徒,那还要有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当然,社区的最基本组成元素是社区居民,一个被认为较“舒适”的社区,居民之间应该至少“眼熟”,在街上偶遇会互道问候,如果有空甚至会驻足闲聊几句——不过也有北美人觉得这并不重要,在一些“自来熟”的城市(如温哥华),市中心以外几乎所有人在街头与他人偶遇都会打招呼(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因为街头行人实在太少,难得遇见一位就有同类之感),而在纽约、多伦多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即便同住一幢楼的邻居也未必相互认识,更不用说打招呼了。
  北美也有许多以公寓为主构成的社区,有些公寓本身拥有相对完善的“体系”,比如一座或几座公寓会设立一个会所,里面活动中心甚至游泳池一应俱全,附近有中小学,公寓裙楼有商业网点……几幢塔楼就可以构成一个界限分明、功能齐备的社区。
  北美的社区不论是公寓型的,还是以独立屋为主构成的,都不存在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联邦制国家,从联邦到市镇有三级议员,但不论哪一级议员的选区都不完全和社区界线重合(一般联邦、省/州议员选区比社区大得多或包含几个社区,而市镇一级很多地方是“打包选举”,并没有明确的选区范畴),且议员们虽设有“选区办公室”,却只负责搜集民意向所属议会反映,在必要时开具诸如学生推荐信之类证明材料,以及在选举期间组织各类选举和助选活动,他们的存在构成了社区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什么“社区领导”。公寓及部分城市屋(北美所谓“共管住房”)有业主委员会,但他们只负责与物业公司打交道,并不参与社区日常事务。大部分公寓都有门禁设施,有些甚至有类似中国小区的围墙,但几乎都不设传达室和专职管理员——北美的人工太贵了。
  正因如此,北美的社区界限是模糊游移的,如果住在紧靠商圈、小学或社区活动中心的人家,会很清楚自己属于哪一个社区,否则就会变成“社区摇摆人”,热衷社区活动的会两头赶场子,反之则摆出一副两不相干的脸孔。
  一个北美社区更重要的,是要有“社区的声音和性格”,这个社区应该能在本地政治生活、市政服务、建设规划、教育、文化发展等民生攸关的方方面面,发出一种“合声”,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社区合力”,仅凭这种合声、合力,就可轻易将此社区与彼社区区分开来。笔者当初之所以揶揄“华人社区”是“有社团而无社区”,正是憾于当时加拿大华人聚居区空有许多社团、侨领,却形不成这种合声、合力,而发出的无奈之声。

社区的黏合剂


  在一个北美社区里,什么才是黏合剂——或换言之,社区里的哪类设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崇尚个性、自由和私密空间的北美社区居民聚拢起来?
  一些朋友一口咬定是教堂,在他们看来,教堂把众多社区家庭凝合成一个大家庭,许多社区互助活动是在教堂里组织或完成的,教堂的神父、牧师有权给社区里的孩子开各种推荐信,有资格开证明(因此有些非教徒朋友开玩笑认为,家庭医生诊所才是社区的黏合剂,因为神父的这些特权,家庭医生也同样拥有),而且教堂的活动是最频繁的,一周七天除了星期天几乎都不闲着,“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人甚至指出,不少家庭的日程表,就是围绕着教堂活动日程表编列的。
  也有些社区居民觉得是社区活动中心,因为较重要的社区活动几乎都在社区活动中心举行,那里有很多免费或低收费的服务和娱乐项目,有适合各种年龄人士的兴趣班和活动,有可以免费或低价租用的场地、设施,三级政府的大人物或各界名流来访,往往也会优先选择在社区活动中心亮相。
  但这两种说法都有其讲不通的地方:在北美,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非教徒或“泛教徒”(理论上是教徒但并不严格遵循教规生活)比例越来越大,且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一个社区里往往有多个宗教和教派,教徒与非教徒、此教徒与彼教徒间和睦相处一般是没问题的,然而终究多少有些“畛域之别”,说教堂是黏合剂,其实是很勉强的(有意思的是亚裔新移民对教堂、教会的归属感要强得多,这常常是因为初来乍到的他们需要在教会“抱团取暖”,而北美教会往往带有较社区更强烈的族裔色彩);至于活动中心倒没这方面问题,但除了一些大型活动,一般而言社区居民在活动中心也是“各玩各的”较多,相互“串门”较少。
  真正毫无争议的社区黏合剂,是社区里的公立中小学。
  公立中小学是社区中几乎任何一个家庭都必须与之密切交集,且又全无宗教、种族等隔阂的场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由于是就近入学,他们既是同学、同学家长,又是几分钟就能走到的邻居。北美公立中小学经常会组织活动、召开家长会,不同族裔、教派的家庭自然而然便相互熟识、交集。北美中小学是没有围墙和校园的,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往往同时也是社区的体育设施,学生放学很早(下午2-3点),低年级学生又必须家长全程接送,放学后家长往往会带着孩子在教学楼边的体育设施玩一会,孩子们一起玩,家长便在边上谈天说地,很快便会熟络起来。许多社会学家称“社区学校是多元文化最好的凝聚点”,通过学校这个“黏合剂”,许多社区功能都可以较为顺利地发散:社区慈善活动或募捐,很多时候是借助学校家长会发起的;一些家长通过这一“黏合剂”为自己孩子找到合适的课后班或辅导老师;社区所在选区的选举,投票点也会选择在社区学校……笔者刚搬到加拿大卑诗省素里市一个社区时,见隔壁邻居大妈(香港裔华人)每天早晚都带着7、8个肤色各异的孩子上学、放学,觉得很诧异,一问才知道除了一个是自己外孙女外,其他都是左邻右舍的孩子,彼此都是在学校熟识起来的,那些孩子家长是双职工,上班太早,下班又不能及时赶回,北美学校又不允许低年级孩子自己回家或长时间留在学校,于是就由她这位全职家庭妇女一并接回。笔者熟悉的一位房地产经纪因工作时间灵活,经常在下午放学后带自己儿子和其他四五个孩子一起去上滑冰课,那几个孩子都是他儿子的同学,彼此间的黏合剂同样是学校。

推荐访问:你不知道 规则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