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艺术的拓荒者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mys/gmys201104/gmys2011040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mys/gmys201104/gmys2011040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mys/gmys201104/gmys20110401-3-l.jpg
  玻璃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在欧洲迅速传播的“玻璃工作室运动”,浪漫的玻璃语言使艺术家享受到更多的自由。与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欧美现代玻璃艺术相比,中国玻璃艺术虽然还远未形成规模,但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庄小蔚、王敏和萧泰这三位杰出的上海玻璃艺术家为打造优秀的中国玻璃艺术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对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期让我们走进他们创造的光芒四射的玻璃世界。
  庄小蔚:铸造诗意的缤纷人生
  “一件艺术品提供的不仅仅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它还是一座思想库,一个力量的体系。我希望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力量能震动所有观赏者的感官与心灵,让创造力明澈地在审美体验中共享。”作为中国玻璃艺术的先锋与奠基人之一,庄小蔚教授这样阐述他的创作精神。比如“地震波”创作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奉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沸腾、破裂、再沸腾的玻璃作品里,是作者对于自然和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庄小蔚说:“我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是对自己的绝对真实。精神自由是弥足珍贵的宝藏”。
  庄小蔚擅长用自己的观点来描述世界,并把“个人的体验”放在第一位,从而触及到一个个潜在的精神世界,而这些世界又被他用精炼的艺术语言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比如他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西方现代观念的作品,“秦始皇有八匹好马,其中一匹叫‘追风’,这匹马的原样无从考察,但《追风》二字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回来后他做了一匹马的作品,起名“追风”,形态很简练,马的造型结合了中国书法内圆外方的处理方式,既现代又古朴,这件作品获得了第五届现代手工艺展“优秀奖”。
  2011年由爱尔兰国家艺术和手工艺基金会等五家机构联合举办的“手工艺的诗歌:来自中国的当代玻璃”庄小蔚个人作品展在爱尔兰科克市举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才华、激情和对艺术无限的热爱。庄小蔚还曾获得第一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最高奖“学院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殊荣;他的作品被国外评论誉为“生机勃勃,充满了创造力和鲜明个性”,被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德国Alexander Tutsek-Stiftung艺术基金会永久收藏,并连续数年入选富有盛名的美国SOFA国际雕塑和装饰艺术博览会。2009年庄小蔚教授的学术著作《铸造诗意:玻璃艺术创作方法论研究》问世,这部书严谨雅致、华丽缤纷,思想富于吸引力,被认为是中国玻璃艺术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庄小蔚的作品聚焦于现代艺术,源于他一直成长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早在1976年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读书时缪鹏飞教授的启蒙,就为他开启了理解现代主义观念的一扇门;以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浙江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使他明确了作为一位艺术家的义务:如何展现对这个世界的不同理解,以及独特的情感和传递的思想。1998年庄小蔚由上海大学派遣赴英国留学,在wolverhampton大学美术设计学院玻璃艺术系攻读硕士学位,多元和充满创造力的西方现代艺术环境使他的创作源源不断,为人们带来一系列的新鲜和惊奇。在导师的帮助下,他将包括玻璃配方、设备标准以及制造的关键等英国玻璃技术的完整体系带回国内,回国后用四年的时间建设了玻璃原料厂、铸造厂和加工厂等共七家玻璃制作工厂,形成了与玻璃艺术学科匹配的相对完整的玻璃艺术产业链,为国内玻璃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庄小蔚说:“建设这些产业链是我一生中比较困难的阶段,但只有抛开暂时利益而把目光转向未来,才能看见希望的闪光。”
  2001年在Wolverhampton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庄小蔚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能完整进行独立教学的玻璃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获得了国际声誉,在香港、大阪、慕尼黑、伦敦、纽约的玻璃艺术展览,都得到当地主要媒体的关注和评论,美国《时代周刊》曾整版报导其工作室的艺术成就。2005年世界最著名的玻璃博物馆美国Corning博物馆的前馆长SusanneK.Frantz到中国考察,回国后写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文章“玻璃之虎——正在兴起的中国玻璃艺术”,对庄小蔚的《四个面的方锥体》等一系列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并预言中国的玻璃艺术很快就将崛起。
  在英留学期间,庄小蔚还考察了英国多所高等学府,他了解到:拥有一个专业博物馆是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尺,于是立志回国后要创建一个博物馆。“理解世界靠的是行动,而不是静观。我希望自己有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经过五年的精心筹备,上海玻璃博物馆在2011年5月落成。庄小蔚被任命为玻璃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玻璃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玻璃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玻璃艺术,更是展示丰富多彩、个性迥异的文化和文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研究了玻璃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历史、社会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审视,以丰富的想象力、简洁的语言和唯美的画面,实现了所期冀的“独特而又让人能够理解”的目标。上海玻璃博物馆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美国的CNN等数十家海外媒体对此做了深度报道。
  “真正纯粹的创造更多存在于个人的艺术作品中”,庄小蔚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每年都有新的作品系列出现。凭着激情和天赋,他的玻璃艺术新作——一个个魅力四射的想象空间,总是给观众带去惊喜和启发。“这是一个饱含激情和审视思想的时代,我的所有有关创作的思考都是来自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我用思维去洞察它们,试图用创造性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实践关于这个时代的现实性的研究。”
  王敏:玻璃艺术要汲取传统精华,融入现代生活
  提及王敏的玻璃艺术成就,就不能不提到其代表作品《青铜之韵》系列。1997年,尚在教学的王敏带领学生到上海博物馆观看青铜器展览,在有些幽远和神秘的博物馆里,一件件曾经承载权重、威仪尊贵而今却锈迹斑斑的青铜器静静地陈列着,如同玻璃,曾是热焰千度滚烫流淌,最后归于平滑冰冷宁静。王敏由此萌生了用透明的玻璃材质来反映青铜器之凝重的创作灵感。作品《青铜之韵》就此问世,它不仅形神俱佳,还运用了玻璃工艺冷加工中几乎所有的工艺,注重以材料和工艺表现对透明塑造空间的意识感受,形态和视觉效果极其丰富。作品先后获得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银奖”,台湾最佳生活用品奖,被授于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等,还参加了上海首届艺术博览会、上海名品展、法兰克福春季博览会等多项展览。2009年,王敏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王敏现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国家精品课程《玻璃造型与制作》主持人,在长期从事的工艺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十分重视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并从创作实践和对传统的研究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工艺美术理论建设的重要。1999年王敏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传统工

推荐访问:拓荒者 中国 玻璃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