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2002~200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L指数和Bruelhar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广东省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同时,本文还将产品的TC指数与其G-L指数结合起来,对广东省不同种类机电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relevant data from 2002~2009, this paper uses the G-L index and Bruelhart index to analyze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Moreover, the paper also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level of IIT of different kinds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Guangdong by combining th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es (TC indexes) with G-L indexes of these products.
  关键词: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Bruelhart指数;TC指数
  Key words: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products;intra-industry trade;G-L index; Bruelhart index;TC index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80-03
  
  0引言
  产业内贸易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现象。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各国在不同的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于所投入生产要素的成本差异,而要素的成本差异则是由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决定的;因此,当两国相互交换各自的优势产品、进行产业间贸易后,两国间的生产要素比率会发生变化。与产业间贸易不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某个产业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因素,这种贸易模式不会直接引起相互进行贸易的两国间生产要素比率的变化,因而两国各自国内的劳动力使用比例也都不会发生改变,进口的增长也就不会给进口国带来敏感的收入分配及失业问题,因此产业内贸易就较少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一个国家或地区推动其对外贸易的主要模式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不仅可以使其产品的出口尽量免受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还可以使其出口产业获得更多由规模经济和差异性优势产品的出口所带来的利益。当前,产业内贸易正逐步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的主要模式。广东省是现今出口和进口总额均居于全国首位的我国第一外贸大省,而在2002~2009年间广东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分别保持在全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50%以上,且其各年出口额均大于进口额,呈现出贸易顺差[1]。可见,机电产品整体上既是作为外贸大省的广东主要出口的优势产品,又是其主要进口的商品。因此,深入研究当前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产业内贸易分析工具
  1.1 静态分析指标1975年,Grubel和Loyd提出了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G-L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GLi=1- (0≤GLi≤l)(1)
  上式中,GLi为某个国家或地区i产业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Xi、Mi分别为i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i的值在0到1之间变动,GLi数值越大,表明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若0.5  对于生产多个种类产品的产业,在计算其G-L指数时,为提高准确性,一般不采用整个产业所有产品的进出口总额直接进行计算,而是先按公式(1)分别计算出该产业每种产品的G-L指数,再将这些产品的指数值加权平均得到整个产业的G-L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GLj==1-(0≤GLj≤l)(2)
  上式中,GLj为生产n种产品的j产业整体的G-L指数,GLi为j产业中生产的i产品的G-L指数,Xi、Mi分别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1.2 动态分析指标G-L指数是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一个静态指标,只适合于具体的某个单一时期。为弥补G-L指数的不足,1994年,Bruelhart 提出了一个可以测量一定时间跨度内贸易增量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动态指标: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为:Bi=1-(0≤Bi≤l)(3)
  上式中,Bi为某个国家或地区i产业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ΔX、ΔM分别为该时间跨度内i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增量。Bi5的值同样在0到1之间变动,若0.5  与G-L指数相似,可以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生产多种产品的产业整体的Bruelhart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Bj=Bi(0≤Bi≤l)(4)
  上式中,Bj为生产n种产品的j产业整体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Bruelhart指数,Bi为j产业中生产的i产品在该时间跨度内的Bruelhart指数,ΔX、ΔM分别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增量。
  2广东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2.1 静态的G-L指数分析
  2.1.1 机电产品整体及其中六大类别的G-L指数分析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中取得广东省的“金属制品”、 “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 “运输工具”、“仪器仪表”和“其他机电产品”这六大类机电产品2002-2009年的进出口金额数据①,按公式(1)计算得到这些年份六类机电产品各自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再按公式(2)对这六类产品的G-L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相应年份机电产品整体的G-L指数(见表1)。
  可以看出,在2002~2009年间,广东省机电产品整体的G-L指数保持在0.7以上,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不过在此期间呈接近于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有明确种类的五大类机电产品中②,“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远远超过了“金属制品”,前四类产品各年的G-L指数都在0.6以上,而“金属制品”各年指数值最高不超过0.33。不过,从2002~2009年间的变化趋势上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四类产品中,“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和“仪器仪表”2009年时的G-L指数值比之2002年的水平都有较大的下降,这其中“机械及设备”和“电器及电子产品”的G-L指数呈接近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仪器仪表”的G-L指数则各年波动较大,2007年降至0.616的低点后在2007~2009年间又较大幅度地回升至0.774,不过与2002年时0.983的最高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运输工具”的G-L指数也经过了较大的波动,2008年降至0.739的低点后,2009年时又大幅回升至0.919,接近于2002年时0.933的最高点。相比之下,“金属制品”的G-L指数则较为稳定,各年指数值保持在0.3③,左右,上下偏离不超过0.03。

推荐访问:广东省 机电产品 业内 实证研究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