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 雍跃文和他的合作社

  跌跌碰碰,已在商海打拼多年的雍跃文,做过记者,从事过策划,从一个小小的推销员到年薪20万的市场总监,现在成为中宁乐杞枸杞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带领着中宁县50%左右的枸杞种植户发家致富。“还是非常怀念当初打工吃盒饭、蜗居的日子,是它给了我创业的动力。”说起创业,雍跃文脸上的表情丰富了起来,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豁然开朗。
  “将枸杞销往国外。”妻子的大胆想法启发了从小生长在红果子树下的雍跃文。空白的国际市场是枸杞走出宁夏最好的平台。2001年,雍跃文辞掉年薪20万元的工作,怀揣着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回到家乡。
  “当时宁夏在对外贸易平台方面几乎没有突破口,这给我们的创业第一步就提出了一个大难题:选址。”当时有国际小商贸城之称的义乌成了他们的落脚地。当年,雍跃文注册成立了“义乌杞源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寻梦路。
  “第一笔生意是个英国客商,虽然只有200公斤的订单,但对于我们来讲真的是久旱逢甘露,兴奋极了。”利用B to B平台发布信息,寻找客户并寄出样品,起初的“赔本赚吆喝”,终于换来了第一桶金。一次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雍跃文终于受到了国外经销商的认可。渐渐的,订单多了起来,枸杞出口业务逐年增长。
  “风口浪尖”的“水手”并非稳操“船舵”。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一个沉重地打击让雍跃文的创业生涯一度跌至谷底。
  2006年,雍跃文与一美国客户达成了120吨的供货合约。正当他把一切准备停当发货时,美国客户却提出要亲赴中宁枸杞加工厂看货的要求。传统的加工工艺,乱哄哄的枸杞批发市场,田间地头、路边随处晾晒的枸杞干果,相差甚远的卫生指标,令客户大为摇头……120吨来之不易的签约合同因此而“流产”。枸杞是以中药材出口,但他们却是以食品接收的,二次污染和农残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国际市场的开拓。
  正当雍跃文在黑暗中摸索时,宁夏对外贸易市场的门户渐渐打开了,“十一五”计划的改革春风让宁夏的发展有了质的提高。“改善创业环境,孵化创业人才”是当时宁夏的口号。
  2007年,雍跃文在石空镇注册成立了“宁夏乐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边建设边创业,一切都从无到有,自起初的办公场所厂房的提供,到300万的政府贴息贷款、50%的生产线建设费补贴等一系列的政府扶优政策,使公司走出了死亡谷,踏上了发展之路。”雍跃文指着新建的厂房激动地说,“先后在政府的帮助下,筹资建成占地10260平米,集办公和产品研发、枸杞干果加工仓储、全封闭食品烘干车间、枸杞鲜果的杀菌、蒸汽烘干、无菌包装为一体的标准化厂房。以‘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模式,在产、供、销市场流通链中搭建了一个具有现代商品经营理念的流通网络平台。”公司的发展就如同7月的枸杞园一样红红火火。雍跃文的事业风生水起,很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上市公司也成了他们的主要客源。
  如今,中宁乐杞枸杞专业合作社由500余户枸杞种植农户、3家统防统治公司和18家枸杞经营贸易公司组合成。合作社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3年时间实现2000亩有机化种植基地第三方认证,在经济效益翻番的同时,发展合作社社员1万户,将中宁县50%左右的种植户吸引到宁夏乐杞枸杞专业合作社的GAP标准化枸杞种植管理体系当中,引领大家走林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像雍跃文这样的青年创业者在宁夏大地比比皆是。他们是新世纪的中流砥柱。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世纪的10年,是宁夏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近10年,宁夏在着力做优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文化,鼓励全民创业。以搭建创业载体平台,搭建创业融资平台,搭建创业培训平台,搭建创业政策平台等4个方面为出发点,强化创业支撑。让创业之火燎原宁夏大地,使创业之果惠及各族人民。■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