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周家宅子的故事:很甜很暖的恋爱微故事

  周恩来故居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驸马巷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都是曲折的三进院。整个建筑都是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为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民居,占地一千九百八十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三十二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的家,是周恩来在家乡最重要、最珍贵的历史遗存。 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但周恩来把他幼年、童年的十二年留在了这里,这些院落仍然回荡着周恩来人生的第一串足音,仍然印刻着周恩来人生的第一段身影。
  
  他十二岁离开了周家宅子
  
  周恩来关于自己的出生地的记述,最早见于1914年10月其主编的“敬业乐群会”会刊《敬业》第一期上刊登的署名“飞飞”的长篇散文《射阳忆旧》。周恩来思念其出生地,文章开头就写道:“淮阴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清时海禁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徙家而居焉。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非淮事。”周恩来《射阳忆旧》一文中的射阳,即今天的楚州。周恩来对家乡的人文掌故是很熟悉、很有感情的。
  据征集到的周家购房契约证明,周宅是于清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以二百六十两白银买的胡干臣家的,买主为“周名下”,中人为张、尹、陆、金、王姓五人。由此可见,从周恩来祖上到周恩来已是第四代在此居住,到周恩来出生时已五十九年。周恩来《旅日日记》中的1918年2月13日的一则日记,明确记载了周恩来的童年生活及周家状况。
   想起从前十几年前的事情,一家子好好的全住在淮城。那时候几位伯伯都在家里,就是有在外头做事的,家眷也都是在淮城。众位伯伯跟前的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全都是在一个门里头,每天在一起玩儿,有时候恼了,有时候好了,说不尽的好处。
  那时周家已经走向衰败,一方面是亲戚纷纷出走,“各房头东迁西移”,另一方面是亲戚不断去世,“丧事接连不断”:
  那时候离家最早的要算是二伯同二妈妈,其次就是六伯同六妈妈搬到清江去,随后干爹同干娘领着娘和我也搬到清江去住。不过一年,三伯接着三妈往奉天去。四妈去世了,大姊同着几个弟弟又死了,接着,八伯同八妈也到清江。不上半年,干娘就一病不起。过年夏天,娘又下世了。那时我们这一支子是丧事接连不断,可算是悲惨极了!到了秋天,四伯往奉天去,干爹往湖北去,我们回到淮城。不到二年,我就出来了。这几年来,五伯同八伯先后去世,各房头东迁西移,在淮城的也没有几个人了。如今有在南京的,有在奉天、黑龙江的,有在北京、天津的,分散各处,全无一定。想起来真是人事变迁不可测了。亲戚间各位姑姑十几年间去世的有六姑、五姑、十姑,现在存的也就剩大姑、四姑、七姑了。兄弟间按着数目算,应该有三十多人,现今算起来,也仅仅的十二个人了。姊姊是没有了。妹妹二个,还有一个已经出嫁,有了孩子。再过十年,等我学成的时候,又不知变成什么样子呢。
  文中提到的“离家最早的”二伯父,即是二祖父周昂骏的次子周贻康;六伯即周昂骏之子周嵩尧;干爹即生父周贻能(因周恩来是过继抱养,因此按当地习惯对生父母称干爹、干娘),干娘即生母万氏,娘即嗣母陈氏;三伯父即伯父周济渠;四妈即四伯周贻赓之妻;八伯即伯父周贻奎;八妈即杨氏。
  生母万氏、嗣母陈氏的去世对周恩来的打击是巨大的,十岁的周恩来在清江无法生存,领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城”,与八伯周贻奎、八婶母杨氏生活在一起。“不到二年,我就出来了”是指1910年周恩来离开家乡到东北与四伯父周贻赓生活在一起。
  
  他对周家宅子的三条指示
  
  解放初,除周恩来诞生地的三间房子外,其余的房子已是东倒西歪,瓦楞长草,破败不堪。1953年,旧居西边宅院的三间堂屋因年久失修有倒塌的危险,县委考虑到故乡人民的感情,对这三间堂屋进行了较大的整修。这件事传到了周总理那里。1958年,副县长王汝祥去北京时挨了批评,总理还特地写一封信请王汝祥转给淮安县委,信中说:
  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子作为纪念,引人参观……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要使原住这所房子的住户迁移。后一个请求,请你们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1960年周总理接见淮安县委领导刘秉衡时,又为淮安没有处理掉旧居而严肃批评了刘秉衡。刘秉衡回淮安以后,向县委如实汇报了总理的严肃嘱咐。淮安县委感到不能再违背总理指示了,遂决定:把总理诞生和生活过的东边宅院,作为县委学习室和儿童图书馆,西边宅院让群众住进去。后来,瞻仰周总理旧居的人,在大门口看到的是一块木牌,上面写道:私人住宅 谢绝参观。
  1973年11月17日,周恩来又让国务院值班室主任吴庆彤同志打电话到淮安县委办公室,正式传达了周总理关于处理旧居的三条指示: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第二天,县委常委会研究并决定:一,不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二,不维修房屋;三,县委在干部会上动员大家不组织、不带领人们去参观,并在当晚向国务院办公室作了汇报。11月30日晚,国务院办公室又来电话,说:“总理对县委决定的三点表示满意,以后要派人检查你们的执行情况。”隔了五天,国务院办公室负责同志又打电话给县委书记,询问对“三条”的执行情况,回答说“认真执行了”。
  1974年8月1日,周总理见到侄媳孙桂云时,又当面询问“三条”的执行情况。孙桂云汇报说:“都执行了,但外地人千方百计找上门来,实在没有办法。”周总理问:“把房子拆了,你们搬个地方住,行吗?”在场的邓颖超表示支持,说:“拆迁吧,我们给钱。” 孙桂云说:“拆迁房屋要经政府批准,我们自己不好决定。”周总理点头说:“你们要劝说前来参观的人,叫他们到韶山去瞻仰毛泽东的旧居。”
  
  他去世后周家宅子对外免费开放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了,古城淮安成了花圈的海洋。故乡人臂戴黑纱,胸佩白花,抬着花圈,排成没有尽头的长队,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向周总理故居,在临时设立的灵堂前肃立、默哀。1977年1月,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以及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和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淮安瞻仰周恩来故居。那时故居尚未整修,也不是正式开放。他们纷纷以口头的、书面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向地方政府表达一个共同的愿望:修复周恩来故居,供世人瞻仰……有些人还捐款、献金。就这样,故乡百万人民的心愿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敦促政府尽快修复周恩来故居。
  1978年9月30日,淮安县委向江苏省委提出了关于修复和开放周总理故居的报告。江苏省委立即予以批准,指示:“周恩来总理故居内部的房屋、道路、内园一律按原状修复……”淮安县委决定成立“周恩来总理故居修复办公室”,下设文物资料征集组、陈列布展组、房屋修复组,全力做好故居的恢复与对外开放工作。工作人员走访了周恩来、邓颖超身边的工作人员四十多人、周恩来亲属三十多人,跑了九个省市,走访了一百三十五人次,征集文物图片一百八十六件(幅)、资料卡片三百四十六条。当时参与故居恢复的淮安县文化馆副馆长陈素萍回忆:县政府从全县精选了两百多名能工巧匠参加了故居修复的各项工作。修建时正值隆冬腊月,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人员用十多个大油桶(一米多高)烧煤加温,分为三班夜以继日地施工。参与修建的人员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无一人索要夜餐费、加班费,晚上大家都穿着棉大衣值班、防火,情绪十分饱满。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并成立了周恩来故居管理处,直属江苏省文化厅,办公人员共十一人,其中八人是讲解员。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每天在故居门前排起长队,有时队伍要排一百多米,从故居门前一直排到驸马巷南端的大路上。周恩来故居开放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近年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六十万人。
  
  他对周家宅子的古井和古木记忆犹深
  
  典型的苏北民居一般都有水井和榆树,寓意为“饮水思源”、“年年有余(榆)”。故居内周恩来的乳母蒋妈妈的住房前,有一口古井。小时候,周恩来常跟蒋妈妈一起从这口井里打水来饮用洗漱、浇瓜浇菜。井沿上的洞孔是当年系井绳用的,井沿边的沟痕是打水绳索长期摩擦留下的。至今,井水清澈透明,可正常饮用。周恩来对这口井的印象很深,1960年,他在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特别提起这口井,他说:“我家的那口井还在吗?”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庹音tuǒ,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诗人成庶参观故居时,写下了一首诗:
  这口井很老了,却又年轻,只因深深地印着, 一个伟人的少年身影。这里的乡音响遍世界, 只因井水亲亲地润过, 一个伟人的喉咙。这口井在地里,也在人民心里。这口井在淮安,也在全中国。
  在古井附近还有两株榆树,是周恩来童年时期亲手所植,高达二十米,粗壮的树干要两个成年人伸出双臂才能抱住,龟裂的树皮又粗又厚。每年春季,碧绿的榆钱如天女散花般飘落,落在故居的屋顶上,飘在井水上,沾在游客身上。
  故居的西北侧有一块空地,占地七百平方米,是周家的后院。周恩来童年时期曾随乳母蒋江氏在此种植瓜菜,并在此放过风筝。在后院的西南墙角有一株素心腊梅,为腊梅中最名贵的品种。寒冬腊月,傲骨铮铮,纯黄的花蕊竞相绽放,色泽明亮,浓香纯正,沁人肺腑。这株腊梅树龄上百年,是周恩来诞生那年,祖父周攀龙亲手栽植的,淮安人称之为一品梅。
  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八婶母杨氏成了周恩来的实际监护人。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杨氏和周恩来一道跑当铺典当衣物,将房子押给人家,维持那半饱半饥的生活。杨氏笃信佛教“积善行德”,在周家十分败落艰难的困境下,仍不忘烧香拜佛,并在住宅前面栽种了一株观音柳。观音柳学名三春柳,一般生长于北方干旱地区,苏北地区非常罕见。这株柳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躯干苍老劲奇,枝条细长柔软,家乡人对这株树有四种称谓:一是观音柳;二是积善柳;三是气象树;四是长寿柳。
  
  他曾和小伙伴们
  在文渠划船打水仗
  
  文渠是贯通淮安三城(旧城、夹城、新城)的一条河流,它承载着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她哺育了淮安人民几百年,也哺育出一代伟人――周恩来。驸马巷傍文渠而南北延伸,文渠正好蜿蜒流经周恩来的家门口,所以,文渠又被称为总理的“故乡河”。文渠和驸马巷,都是周恩来故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童年周恩来常常跨出宅院的大门,和小伙伴们相邀戏水,在文渠岸畔撒下欢乐的笑声。川流不息的瞻仰者们常常驻足文渠岸边,联想童年周恩来的身影。
  1960年,周恩来在接见淮安县委领导刘秉衡时说:“ 文渠没有堵塞吧?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那里划船打水仗,大人们怕出事把小船都锁起来,我们就悄悄地把锁打开,划船远游,吓得家长们敲起大锣满街满巷呼喊寻找……”
  2006年9月,淮安市实施了文渠周恩来纪念馆段整治工程,对这段河道疏浚清淤,并沿河岸砌块石挡土墙。目前,故居至纪念馆的这段文渠虽然不是“古道、西风、瘦马”,却依然“小桥、流水、人家”,两岸还有新世纪广场、韩信故里碑、万寿园、窦娥巷、历史名人亭等景点或历史遗迹。
  
  三任总书记来到了他家的宅子
  
  人民对周恩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敬称,包括“古今第一人”、“一代天骄”、“一代明相、万世楷模”、“一代伟人”等,但最普遍的是“全党楷模”。那么“全党楷模”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故居管理处副主任季庆农是故居的第一代讲解员,据季庆农回忆:“1984年,我被淮阴地委抽调去北京,担任江苏省农业展览会的淮阴地区农产品展示的讲解员。在长达两个月的讲解任务将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接到单位的来信,要我立刻赶回去,参加周恩来故居开馆以来的第一次重要接待工作。匆匆忙忙回到淮安第二天,也就是讲解的这一天上午,才知道要来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总书记的到来让我既紧张又激动。激动的是,这是故居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接待,也是我工作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任务;紧张的是怕自己讲不好,讲得不自然,影响单位和淮安的形象。10月29日上午,当胡耀邦从车上下来,走向故居大门时,我迎了上去。胡耀邦亲切地和我打招呼,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胡耀邦总书记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随和、很平易近人。胡耀邦总书记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在故居接待室,胡耀邦在留言簿上题写了‘全党楷模’,写上自己的名字后,胡耀邦又要求随行人员签名,在场的头十名随行人员在胡耀邦签名的左侧挨个签了名。胡耀邦还要求大家向总理学习。”
  半年之后,故居又迎来了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后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1985年4月14日,江泽民同志瞻仰周恩来故居,并题词:“向全党楷模,敬爱的周总理学习。”当时,江泽民同志已经卸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正在赴任上海市长的途中。
  2004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瞻仰故居。2008年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号召弘扬周恩来精神。■
  (责任编辑/陈 思)

推荐访问:周恩来 宅子 周家 周恩来与周家宅子的故事 周秉德 周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