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献给科学的科学家有_把一生献给科学

     1997年路甬祥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立下了卓越功勋。从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立志献身祖国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在联邦德国崭露头角,到亲历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迎接自主创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路甬祥的人生经历正是一部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年路甬祥刚满七岁,可以说,他是一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科学家。从1964年浙江大学毕业,到20世纪90年代荣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这并不是偶然的,路甬祥是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这个崇高岗位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警句使他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江浙一带人杰地灵。1942年4月,路甬祥出生在浙江宁波慈溪一个西医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医生,在当地很有声誉,因而路甬祥较早地接受了现代医学的熏陶。作为具有现代医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父母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他们曾多次对路甬祥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学真本事,好好做人,做一个正派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中,并成为他一生的做人准则。
  路甬祥自幼就勤奋好学,而且生活在这样一个从事医学的家庭环境中,自然耳濡目染。他把父母给的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了各种书籍,他读过的每一册书的扉页上都写着“知识就是力量”、“为攀登科学高峰而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之类的格言和警句。可以说,路甬祥从小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路甬祥后来回忆道:共和国成立时我刚满七周岁,上小学三年级。当时进行的“五爱”教育,党号召向科学技术进军,以及医生家庭崇尚知识、笃信技术等均对我少年时代的志趣和理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56年我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直升至宁波二中高中部。当年暑假,因无升学考试之虑,我读了许多科学家、名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居里夫人、齐奥可夫斯基、爱因斯坦、孙中山、鲁迅、毛泽东都是我敬仰的人物,苏步青、钱学森的事迹也使我感奋不已,立志要发奋努力,将来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对祖国有所贡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甬祥初中便开始自学高中课程,高中便开始自学大学基础课程。他遵照老科学家苏步青“勤解万道题”的教导 ,坚持不懈,向万道题进军,向知识进军。他当时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个“足球迷”和“航模迷”。他是学校足球队和航模队的成员。他的蚊帐上总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滑翔机的材料和半成品。手脑结合,锻炼了他的思维;手脚结合,锻炼了他的身体。这些科技、体育活动使他受益终生。
  书山勤为径,学海苦作舟。如果说,1956年是他立志献身科学事业开始的话,那么195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则是他正式踏上探索科技奥秘之路的第一个里程碑。
  1959年秋天,路甬祥满怀豪情地走进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浙江大学浓郁的学习气氛,严谨求实的校风,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都使年轻的路甬祥激动不已。他陶醉在走进科学圣殿的喜悦之中。五度春秋,五年苦读。他不仅完成了规定课程,还自学了“自动控制理论”、“弹性力学”、“边界层理论”等其他系的课程。他既“好好学习”,又“好好做人”。第一年是班级学习委员,第二年是团支部书记,第三年是年级总支书记。尽管这样,他依然是学校的足球队队员,依然奔跑在运动场上。
  1964年,路甬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又开始了新的进军。
  
  
  “文革”岁月,“知识和科学技术将来对国家肯定是有用的”
  
  正当年轻的路甬祥扬起创造的风帆准备遨游于科学技术的海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了全国。然而,尽管政治风浪千变万化,路甬祥始终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信祖国的未来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于是,当许多人投身于运动,踊跃地“闹革命”时,路甬祥却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躲进了实验室搞科研、写论文。当许多人业务素质下降时,他们的水平却在不断地提高。他们关起门来看书、画图、查资料。他在“四清”时自学的两门外语现在派上了用场,可以方便地通读外文资料。当实验室被封门后,他和同伴们从设计、备料、冷加工、热处理,全部实验都是自己动手。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满足了国家的急需。
  至今令路甬祥颇为自豪的是他们参与开发的“恒功率超高压油泵”、“动力滑轮”等研究项目,都对当时的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此后不久,周总理公布了我国的经济海域,而我国渔业中拖网技术已不适应渔业生产的需要,无法和日本的灯光回网技术竞争。路甬祥等人又和宁波渔船厂联合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解决了高压泵油压过载的技术难关,可使载重四百吨的渔船在十级风浪中安全作业。该项目需要出海捕鱼进行试验,以检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路甬祥等人又登上了由海军团长当船长的大渔船出海进行试验。在十级风浪中,三艘渔船相距一公里,彼此连桅杆都看不到。整整三天的劈波斩浪,试验终于成功了。
  我国进行的地下核实验,原来靠手控自动钻井机挖坑道,一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1970年,路甬祥等人主动请缨上阵,他们刻苦攻关,研究出全液压钻井机,这项成果后来获得了国家科学大会奖。
  当人们刚刚从噩梦中醒来,在丽日晴空下痛定思痛,感叹白白丢失了十年大好时光时,路甬祥却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捧出了十几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他的成果向世人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证明了“科技就是生产力”,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就为他赢得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机遇,为他赢得了命运中第一次转折的契机,实现了人生的又一次跨越。
  路甬祥从自己丰富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条规律: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要遵循科学进步的法则,科学的进步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服务人类为宗旨,摒弃投机和取巧。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崇尚,使他幸运地避开了人生的暗礁,较早于同代人取得了事业上的进步与成功。
  说起在当时那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他和同事们为何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时,路甬祥温和一笑说道:“那时有一个朴素的想法,觉得知识和科学技术将来对国家肯定是有用的,这个信念我始终没有动摇过。”
  
  
  留学德国,“如果一个人成功后不能为自己的祖国出力,那个人生活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机遇从天降,垂青有心人。1978年,科学的春天重回祖国大地。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协议,恢复从中国青年学者中挑选访问学者颁授研究奖学金。经学校推选,路甬祥把自己的论文摘译成英文,寄送给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的巴克教授,并希望以“电液比例控制或容积控制”作为进修方向。五个月后,路甬祥被德方遴选委员会选中了。
  出国前,中科院的一位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就像是一批种子,是国家挑选出来去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回来后要立志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此时的路甬祥热血沸腾,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他为此赋诗一首,以表心志:“年逾三十学专长,远涉重洋赴异乡。莫道在德一孤燕,背后自有十亿人。慈母嘱托记心间,万里征途不怕难。”
  路甬祥此时三十七岁,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为了支持他出国进修,妻子刁琳琳挑起了全部家务,他的母亲也从宁波赶到杭州帮他照看孩子。
  从踏上欧洲大地的那一刻起,路甬祥就感觉到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更感到了时代赋予他的责任。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路甬祥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语言关,紧接着他进入了液压研究所学习。
  
  这是一个世界上著名的研究所,到此进修的一般都是各国青年科学家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研究所尊重个人的兴趣,头两个月不安排你做什么事情,目的是为了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此时的路甬祥迸发出了强烈的工作热情。他等不及了,主动提出要做电液控制实验。导师给了他半年时间,让他先将数学模型搞出来。由于报国心切,工作中他分秒必争。德国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而他每天却工作十五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半。德国人周末外出度假去了,而路甬祥却仍埋头在实验室,多少次在实验室度过不眠之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只用了两个星期就搞出了数学模型,而且是用新的原理解决问题。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这是个发明,给他报了专利。从此,研究所上上下下都对他这个“红色中国人”刮目相看。
  此后,路甬祥又陆续在德、美和欧洲专利局登记了多项专利,经专家多次论证复核,这些新技术终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发明人而载入了技术史册,再一次引起了德国液压界的轰动。当时,即使是德国液压界公认的权威机构――巴克教授的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原先五年内也只申请了两项专利,而因为路甬祥的勤奋努力工作,他们又得到了四项!
  路甬祥信心倍增,乘胜前进。两年期间,他又研究出了好几项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后来被日本、欧洲的大学和工程界收入了科研教材和技术手册。一时间,鲜花和掌声纷纷投向了路甬祥。
  就是这些被他谦逊地称为“小小的成就”的科研成果在当时曾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赢得了西方人对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尊敬。正是这些“小小的成就”让他在回国后同样备受赞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方毅副总理接见了他。更令路甬祥深感幸运的还有,他的德国导师也随他专程到中国访问,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路甬祥两年的研究生活临近结束时,他的导师巴克教授热情地挽留他,德国的几家大公司也竞相高薪聘请他留下。此时,路甬祥坚持要回国的决心毫不动摇。在德方为他举行的挽留会上,他动情地说:“我知道,二次大战后德国百分之八十的建筑物被摧毁了,可是,在战后的艰难岁月里,你们之中每个人都参加了国家的复兴。虽然一天的劳累只得到几个土豆充饥,但你们并没有跑到国外去寻找舒适的生活,这是为什么?今天,我的祖国正处在振兴时期,也需要我回去参加‘四化’建设,德国民族的爱国思想也深深激励着我要尽快回到自己的祖国去……如果一个人成功后不能为自己的祖国出力,那个人生活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1981年9月,路甬祥回到了祖国,刚回来时,工作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差。浙江大学的领导和浙江省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在各方面都很关心路甬祥,为他创造科研条件。路甬祥把基金会给的一部分经费拿了出来,大家又凑了一部分外汇,从德国买来了一部分仪器设备,为回国后初期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很快,路甬祥在初期的科研中崭露头角。他在浙江大学主持创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流体传动控制研究所暨我国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国家教委首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他领导的这个实验室,不仅做得好,发展也比较快,吸收了各方面人才,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
  1985年,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丹找路甬祥谈话,他说,学校急需能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的人才,希望他能出任副校长,负责分管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当时,一心扑在科研上的路甬祥想推辞此事,但老校长的一番真诚劝说使他最终接下了这个重任。两年后,路甬祥又担任了浙江大学校长,时年四十六岁,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重点大学校长。
  于是,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路甬祥又踏上了管理岗位。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教育部领导、省委领导都一直在鼓励他,希望他在岗位上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突破。这无疑给路甬祥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从1959年第一次踏进浙大校园算起,到1993年就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除去留学德国两年,路甬祥在浙江大学学习、工作了三十三年。在这里,他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位科学家、一位教育家。
  不过,路甬祥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位科学家。
  创新工程,“为科学家服务的科学家”
  
  诗言志,歌咏言。路甬祥在德国学习时曾写过一首诗:“登山哪怕虎,航海何惊浪。有志事竟成,贵在持之恒。博学可称道,专长更首要。入门并不难,深造路途遥。滴水成大海,万里始足下。十年如一日,成功必有望。”这首诗实际上是路甬祥人生奋斗的真实写照,是他不断进取的人生志向,是他宝贵的人生总结。
  1993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的一封信,使路甬祥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跨越。周光召在信中说,科学院的研究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参与。就这样,路甬祥又奉命来到中国科学院,1993年11月担任副院长,一年后他被任命为常务副院长。
  无论是担任科学院副院长,还是院长,路甬祥每年都会到基层去,研究并了解其他学科门类,接触工作在一线的科学家。他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高层管理者。他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离不开实际。因此,他从不高高在上把自己挂在空中,而是尽可能地接触最基层的实践工作。他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很真诚也很随和,很较真也很开放。与他共过事的人,都为他的严谨缜密、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和蔼可亲的品格所吸引。无论是在浙江大学还是在中科院,同志们都说,路甬祥带队的集体,相处都非常轻松融洽,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这位很有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领导。
  有人把中科院的五任领导分为相应的五个时期。从郭沫若、方毅、卢嘉锡、周光召到路甬祥,各有各的成就。作为身处共和国最好时期而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长,路甬祥将如何统领这支科技大军?如何为国家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保障呢?
  也许“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路甬祥。作为一位工科出身的学者型的院长,路甬祥敢于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机构,同时又恭谨扎实地开展工作,开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1997年,路甬祥接任中科院院长的职务。上任之初,在中央的支持下,他提出了创新工程的建设计划,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的热情支持。他的奋斗目标是:希望用三四十年的时间,把中国科学院推进到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行列中去,从而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推行的重大改革,在美国,《科学》杂志第五四四五期上,主编鲁宾斯坦作了这样的评述:他是中国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他所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一批四十岁出头的研究所所长。他的工作就是要把科学院这支科技国家队改造成为同时能服务于经济增长的研究队伍。三个重要步骤和十二年的改革计划将使中科院的一百二十多个研究所整合为八十个或者更少,并计划将五万个岗位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尽管他本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为流体力学,但他却以广博的学识赢得了中国科学院全体科学家的赞誉。
  
  路甬祥坦言:我天分平平,靠的仅仅是勤奋和持之以恒。后来在许多场合,这句话常常被他重述。
  在央视国际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开场白说:“我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科学家,因为我们知道路院长本人就是科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有人说您是管着科学家的科学家……”
  路甬祥赶忙说:“我要纠正一点,我是为科学家服务的科学家。”
  主持人又说:“据我所知,您是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
  路甬祥说:“这是因为我出生得比较晚。”紧接着又说,“但是我相信以后的院长也许会比我更年轻。”
  作为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更作为曾经的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对教育有着毕生难以化解的情结。与他交谈中,任何一个题目,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自然或不自然地转移到教育这个话题上来。他特别关注年轻人的学习和成长。他说:“对于科学乃至科学学风而言,最好的熏陶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科学前沿文化,不断地学习科学史。科学史本身就是人类不断认识客观规律,不断将未知转变为已知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他认为,科学家不能光发表文章,不能沉浸在自我欣赏之中,更不能仅仅是为了学术界的欣赏,科学家要经常想一想,自己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什么贡献。
  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路甬祥说:“获得院士这一崇高荣誉称号的科学家要在科学道德学风方面养成严格自律的好作风,成为全国科技界的榜样和表率。社会各界也要正确对待院士,不要邀请院士参与同他们的研究领域无关的评审活动……院士们也应有‘自知之明’。”
   六十六岁的路甬祥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侃侃而谈。他的睿智、坚定、坦诚、自信、开朗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不已。■(责任编辑/谭玉先
  电子邮箱:tyx202@sina.com)

推荐访问:献给 科学 把一生献给科学 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