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局_2009年台湾政局运作轨迹和特点

   影响台湾政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台湾政局演变的因素复杂,同一制约因素对蓝绿的冲击和反应又是相反的,因而更加增加了政局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湾政局的影响。一年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取得突破性进展,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两岸双方努力保持良性互动,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两会协商形成制度化安排。达成一系列有利于两岸同胞经济、民生福祉的协议。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各领域交往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两岸同胞相互支持,并克时艰:面对汶川地震和“莫拉克”风灾,两岸同胞携手互动,患难与共。谱写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新篇章,形成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力量。两岸交流带来经济利益,让泛绿阵营对马英九方面“卖台”的攻击缺乏杀伤力,同时也增加了马英九执政的政绩。
   二是政党轮替余波继续影响政局演变。第二次政党轮替已经过去一年多,但选举余波继续影响着政局演变。对于马英九来说。还没有从选举中完全走出,58%的得票率,一方面他在决策、用人方面。依靠小圈子,引起一系列反弹。另一方面他对占总数42%反对票的拉拢超过了对蓝营基本盘的重视,在大陆政策、加大“反独”力度等方面,一再让泛蓝支持者失望。民进党也是如此,在遭受失去执政权的打击后。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没有采取调整措施。国民党留恋以往的胜利,民进党留恋辉煌的过去,双方都没有正视社会和政治随着第二次政党轮替出现的变化。正是因为在野党没有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从抗争实力、战略和策略上,没有成为国民党的等量级对手,所以尽管马英九的支持率不高,但没有造成执政危机。
   三是县市长选举成为政局演变的主线。2009年12月5日举行的县市长选举,选举意义集中体现在非选举因素,即选举本身引伸出去的意义。此次县市长选举,是马英九执政期间的第一次选举,实质上是对马英九和国民党执政的成绩打分,因而对国民党来说是输不起的。本次是民进党失败下野之后的第一次选举,实质上是对蔡英文和民进党新的考验。因而对民进党来说也是输不起的。正是因为选举的重要性,朝野政党和参选人物,一年来的政治行为。都在选举的阴影中进行。蓝绿都一样,一招是巩固基本盘,一招是尽可能地争取中间选民。双方互有成败。一切为了选举,限制了马英九大陆政策的推进。但推动了国民党进行党政关系调整,也触发了民进党顽固立场的抬头。
   四是“8・8”风灾对政局冲击巨大。“莫拉克”台风造成的破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表明与许多地区一样,台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风灾表明马英九方面的执政能力与台湾社会需求距离较大。危机处理能力不足以应对突发性和破坏性严重的灾害。为扭转不利局面。在施政上开始进行重大调整。结束执政试验期。马英九组织“精英内阁”,为部署选战和连续执政作准备。民进党自身调整没有起色,但从马英九危机处理严重失误中,从风灾后马英九遭到媒体、社会各界和在野党的一致批评中,从台湾社会对政治人物的标准随时可能的改变中。看到了国民党的软肋。看到了民进党的希望。尤其是对防止大败、打好选战有了信心。可以说“8.8”风灾是马英九执政以来政局演变的一个转折点。
  五是“台独执政”失败后的后续影响。过去一年的政局是在“台独”失败的情况下运作的,但是要看到“台独遗毒”没有得到应有的清除,“台独意识形态”、“台独式的主体意识”、“台独式的国家认同”并未退潮,“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反独认同”有所削弱。上述“台独执政”留下来的遗毒,继续对台湾政局产生不良影响。民进党正是根据这一点,一方面感到茫然和不适应,寻找新的“台独”主张和口号来代替;一方面继续顽固坚持“台独党纲”,顽固坚持以阻扰两岸交流为核心的大陆政策。马英九方面正是根据这一点,过高估计了“台独遗毒”的影响力,因此在执政过程中,特别是发挥国民党“一党独大”在执政过程中的优势方面,在满足广大泛蓝阵营支持者的全面清理“台独遗毒”方面,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方面。迈不开大步。
  
   台湾政局的主要特点
  
   台湾政局动荡多变,尽管朝野实力对比有利于泛蓝军。但是国民党主导政局演变效果不彰。在野党实力有限,但是监督执政上一再主动出击。
   一是马英九执政政绩有成有败。从许多台湾媒体中可以看到,人们不否认马英九是比较理想的政治人物,问题是对于台湾内部事务来说,在公共政策方面,马英九执政缺少具有说服力的政绩。一是政治创新不明显。新当局及其成员在经历8年“台独执政”的台湾选民面前,没有出台让人信服的政策和决策,没有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拔乱反正。二是经济绩效不明显。一方面在大陆惠台政策和两岸经贸支持下,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台湾经济的损失减少,一方面台湾经济没有起色,广大选民没有实惠,经济衰退缓解有限,经济复苏缓慢,冲淡了马英九的执政政绩。三是决策能力不明显。马英九的执政队伍,以2000年前国民党末届当局成员为主体。本来以为是经验丰富、轻车熟路,岂知旧官僚没有新意识,危机处理能力、公共决策能力、主导政局能力、推行新政能力均受到舆论和民意质疑。“8・8”风灾后改组为“精英内阁”。当然,也要看到马英九执政有成功的一面。受到绝大多数民意肯定的,有大陆政策,认为“三通”实现和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建立有利于和平发展。有“外交休兵”,认为在大陆的配合下,台湾涉外事务方面有进展,特别是台湾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年会观察员和其他一些领域的进展,让广大台湾同胞享受到和平发展的成果。正因为马英九执政政绩不稳定,所以支持率两度反复,在“8・8”风灾后又跌入最低。
   二是县市长选举结果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县市长选举中国国民党赢得12席,民进党拿下4席,还有1席为泛蓝军获得。关键是民进党得票率超过45%(比上届县市长选举增加7个百分点,比上届“总统”选举增加近4个百分点)。选举表明,国民党表面平盘实际是输,民进党席次小赢得票率大赢,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于国民党来说,主要原因为基本盘领先但难阻绿营重点突破和四面开花;拥有执政优势但受到限制,执政后应有的政治、行政和经济资源,由于执政政绩不彰而无法彰显效力;党内危机得到部分缓解但蓝营协调不够;马英九辅选积极但政治光环有所褪色。选举结果加深了国民党执政的紧迫感,马英九方面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国民党执政要多出政绩,继续巩固县市政治基础,国民党改革要注重效果,要赢得今后“北新中南高”、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还要作更多努力。
  对于民进党来说,基本盘较为巩 固。在泛蓝军票仓。民进党候选人得票大幅上升,主攻深入蓝营的宜兰县得手;在执政县市只剩三个和选情不热情况下,泛绿军的危机意识高涨,成为选举的动力;选举中党的整体战斗力得到恢复;作为政治上基本摆脱陈水扁影响的一次选举。在蔡英文主导下不温不火打选战,有利于民进党的务实、理性形象的重塑。选举结果有利于民进党重新出发。蔡英文在民进党内的领导地位与权威得到巩固,民进党整体士气有所提升,为明年的5市选举乃至2012年的“总统”选举打下基础。当然内部争权夺利和顽固坚持“台独党纲”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很难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上发挥作用。
  三是国民党推进党的改革。从执政一周年前后起,马英九提出担任党主席,有意开始推进党内改革,“8.8”风灾后部署加快。马英九在接任党主席时表示。改革的号角已晌,国民党是一个知耻、知弊、认错、改错的政党,已经建立百年的老政党,要进一步改革团结。
   国民党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反贪,依法追查陈水扁贪污案,宣布4名“立委”当选无效,在县市长选举中严查贿选案。特别是针对中常委选举中的贿选问题,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以表达国民党执政清除黑金、提升党的形象的决心。重点之二是减少派系干扰,针对党内上层有不同声音、基层有地方派系的现实,马英九开始重组派系,推动派系重组以出现有利于主流派的转变。重点之三是培养接班队伍。执政后,如何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新一代接班组合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党改革的主要目标,国民党已经把实现马英九连任和胜选2016年选举的希望寄托在党的改革方面。重点之四是提高执政效率。针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在低谷徘徊的民意支持度,在“8・8”风灾后。马英九结束以国民党旧官僚为主体的“刘兆玄内阁”,启用吴敦义、朱立伦等选举和从政精英。结束“执政试验期”,意在开创新阶段。县市长选举结果不理想,马英九再三表示要加大改革力度。国民党改革的目标有三,一是改善党的形象,百年老党再出发;二是增加对政局的主导能力,执政更加成熟;三是增加赢得明后年选举可能性,巩固执政基础。实现三大目标的难度很大,需要有执政政绩、马英九正确决策、国民党主要实力派和地方派系的配合,尤其是需要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为泛蓝军的团结合作、也是赢得选举的关键,提供必要的政治基础。
   四是民进党习惯性思维变化不大。与国民党全面推进改革相反,民进党的主要特点是拒绝变革。一是顽固坚持“台独党纲”。面对“台独”已经被台湾主流民意所否定的现实,面对“台独党纲”严重制约党的发展的现实,民进党谁也不敢否认“台独党纲”,这是民进党的悲哀。二是拒不修正大陆政策。两岸“三通”下和平发展突飞猛进。两岸交流大事好事接连不断,对此民进党的主要作为是,站在民意对立面上,进行干扰、抹黑和破坏,公开宣称其大陆政策不需要进行讨论和修正。民进党的混乱,掩盖了马英九执政无能问题。为马英九摆脱执政困境提供了时间。为国民党的改革提供了反面教材。当然,经过县市长选举的历炼,民进党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摆脱困境、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开始增加。基本盘较为稳固,从政和监督执政还有相当实力。再加上国民党执政政绩不明显,以及两岸间政治议题加温,为民进党提供了批马的氛围。最为主要的是,民进党内部有争论,但没有动乱;有斗争,但没有分裂;有出走,但不会带走选票。所以,民进党没有乱。不怕乱,不想乱。
  通过以上分析,影响台湾政局演变的因素很多,随着县市长选举完成和明后年的选举逐步升级,朝野争夺更加激烈,政局演变更加动荡。从两岸关系看,在和平发展顺风顺水取得重大成果的情况下,和平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国民党执政更加成熟、台湾经济进一步复苏的趋势同样存在。

推荐访问:台湾 政局 轨迹 2009年台湾政局运作轨迹和特点 台湾政局的特点 台湾新闻媒体运作特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