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_中职思想政治课程

  摘要: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了如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阐述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25-01
  
  近年来中职学校中由于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压力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远高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思想、忧郁心理和低落情绪等心理问题。随着招生规模上不断增长,中职学校学生群体如何健康成长,如何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促使学生情感世界健康发展,从而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
  一、当前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心理问题方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成绩是相互影响的,中职生大多因成绩较差而无法进入普高,因而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加上中职的教育方式与初中的教育方式有教大的区别,并且目前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习兴趣,导致成绩越来越差,产生了厌学情绪,部分同学的不良状态甚至可以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气氛。突出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动力不足。在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调查访谈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反映对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显得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比较模糊,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对考试或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情绪情感心理问题。青年初期的中职学生具有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或是极端的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另外,受社会环境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有前途和出息,进入中职院校是没出息的表现。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中职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情感表现冷漠,缺乏应有的激情。
  (三)自我意识心理问题。中职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复杂多变。可以说自我意识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恰当的自我认识是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但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表现为存在严重的自卑自贱心理,出现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状态。外在表现就是这些学生看不起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与统招院校学生相比,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优良品格。思想政治教材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让学生塑造高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师应自觉把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内容利用起来,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积极利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材,如《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常识》、《哲学基础》、《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但是由于这些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不符合学生实际,不能将理论知识以符合中职生群体特点的方式表述出来,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从中职生特点出发,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同时可以选用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材。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倾向于引导学生对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给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另外,教师可以积极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开展亲情主题班会,把亲情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充分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健全其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今大力倡导对“人”的关怀。对于教师而言,要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激发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对待学生,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爱心、耐心和信心。另外,对于学校而言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有各种需求。学校要正视学生的这些特点,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尊重学生的存在和价值。坚持“以生为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潜力开发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中职思想教育教学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职业学校要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仅依靠学科渗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依靠广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和先进的中国化了的心理教育与辅导理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柳斌、杨宝宏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M],长城出版社2001,3
  [2]李树德.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6
  [3]姚本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 试论 心理健康教育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