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浅析中国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摘要:语文作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关系到人的协调能力和发展空间,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社会性,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语言进行的。同时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语文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人文资源,其他学科都没有语文的人文性充分,没有语文的人文性丰富。
  关键词:语文;语文教学;文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45-01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是什么?历来都有不同看法。我比较偏向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句话我们能得出,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文字为书写工具、文学为基本内容,具有广泛文化意义的学科。
  语文作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关系到人的协调能力和发展空间,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社会性,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语言进行的。同时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语文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人文资源,其他学科都没有语文的人文性充分,没有语文的人文性丰富。
  二、文化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这一切都说明文化与语文密切相关。根据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解释: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内心情感与冲突三个方面。文化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应该就表现在:
  第一,语文教学要关注自然。人一生的衣食住行,都仰仗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有两种办法,一是强取豪夺,一是公平获得。如果征服过度,就会受到惩罚。所谓“天灾人祸”,多数都是因为“人祸”。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天人合一”。 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道家明确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孟子》所讲的"尽心、知性、知天",《中庸》在进一步发挥时所讲的"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通过对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而在价值上取法于天地,从而在价值上与天、地合一,等等。当今人类生存面临危机,都是我们忽视自然的结果。如果连生存的条件都没了,人类会怎样?事实上,对自然的关注,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关注自然。
  第二,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梁漱溟先生讲过,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儒家就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办法,至今影响着中国人。孔子的“仁学”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克己复礼曰仁”。《大学》所提的“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等等。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事实是道德的滑坡,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只有利益,缺乏诚信等等,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存在极大的伤害。语文教学应利用教材本身的优势,用中国文化中优秀的、精髓的思想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这样社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第三,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本身。对学生本身来讲的话,就是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懂得认识和处理自身内在的情感矛盾。我国文学作品中基本上把人对善恶的区分看做一个人的本质。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之所以被当做反面人物,就是因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想天下人负我”的自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区分善恶,是非,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关注学生是否因为阅读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是否成为有思想的人。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关系到人的协调能力和发展空间,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社会性,要和其他人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语言进行的。同时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语文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人文资源,其他学科都没有语文的人文性充分,没有语文的人文性丰富。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