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意义 探求新闻语言的创新

  【关键词】新闻语言 表达 创新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然而新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变化,必然推动新闻语言的变革,使之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和时代印记。因此,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应具备深刻的主题思想、典型的新闻事实外,还应不断创新新闻语言,以鲜活灵动的文字,代替呆板僵硬的老面孔,以生动多彩的语言,使新闻作品增辉添美,赢得更多的受众,使新闻报道充满生机和活力。
  怎样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实现语言创新呢?
  
  摆脱新闻语言的俗套
  
  新闻要告诉读者事物最新个性、特征,如果只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语言来应付,则会适得其反。如:“在……的领导下”、“获得了成功”、“……亲自参加”。报纸上还存在一些新闻“新八股”:写讲话必写“重要”,写看望必写“亲切”,写效果必写“显著”……这些语言并无多大毛病,偶尔用上一两回也未尝不可,但用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套路,照搬照套,就会让人腻烦。
  古人云:“惟陈言务去,师必独见。”要摆脱语言的俗套,首先要对“新闻语言”概念有正确的认识。新闻语言不是讲大话空话,而应通过新闻语言的表达艺术,把鲜明的党性原则体现在新闻宣传中,以增强新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其次是增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一是注意积累,避免语言贫乏,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把事物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很难摆脱“新闻腔”的束缚,写起来也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二是注重对语法、修辞知识掌握,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新闻事实叙述得更清楚,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真切,新闻语言运用得更生动;三是培养扎实的采访作风,许多富有特色、表现力较强的新闻语言,不是出自我们的想象,而是来源于我们的观察。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验生活,才可能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语言。
  
  创新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
  
  创新新闻语言的表述方式,让新闻语言充满情趣,是摆脱呆板、枯燥、公式化语言的有效途径。
  一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陈述句,少用祈使句、感叹句;多用散句,少用整句;多用口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句式。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辽西大捷全歼敌二十个师》,只有200多字,全篇叙述多用短句,这些短句气势浩大、概括力强,读一句就知道一个事实。
  二要动多形少,笔无意有。郭沫若同志指出:“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新闻语言是一种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多用动词、用准动词,或是采用大众口语,以质朴的文笔,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三要采用网络语言,吸取新鲜血液,增强语言活力。在四川汶川地震报道中,许多生动感人而鲜活的话语最先都是从网民口里出来的,主流媒体及时把网民激情和呼声传扬开来,从而形成信息联动和舆论强势。
  四要巧用修辞。新闻语言离不开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荣获安徽省2008年度经济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 《豆腐渣自述:科技创新圆我千年梦想》一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拟人的手法,让豆腐渣自己讲述了在被人遗弃2000多年后,经过科技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经历。“2000多年了,豆腐渣的价值却始终没有被开发……我急啊!”、“但我并不气馁,我豆腐渣有信心:‘金子’总会发光!”、“我自豪,因为我豆腐渣是豆制品加工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把那些读者感到深奥、晦涩的名词、术语,用群众理解或听得懂的话,借助生动、浅显、妙趣横生的语言来阐释,不仅夺人眼球,也让文章更具活力。
  
  追求新闻语言的鲜明生动
  
  新闻要新,不仅是内容新、角度新,而且语言也要新。
  新闻作品的受众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新闻作品的语言,首先要求口语化,通俗易懂,尽量减少书面语言;记者使用的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简练,注重白描,不必雕饰,追求质朴美,犹如“清水出芙蓉”。
  语言的艺术,概括起来,无非两个字:一是新,一是活。一是要在新颖上下功夫。所谓新,就是新颖、新鲜。一篇新闻报道,不仅内容、角度要新,语言也要新,要寓真情、脱俗套、表新意。被评为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使车轧场――钱向金动用‘拉达’轧场火烧连营》,光看标题就引人入胜,其用字和句式显得不俗。眉题运用对偶手法把钱和权二字并列提出,辛辣地道出了当今社会的不正之风,主题恰到好处的用运“动用”二字,严明以权谋私的性质,用火烧连营一句成语典故点出了事件的严重后果,语言非常新颖。二是要在活字上做文章。活就是用活的语言。这里说的活的语言,是指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采用来自人民群众口头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来自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篇新闻作品,用好一两句群众语言,比堆砌一大堆华丽词藻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四川汶川地震报道中,不少记者采用朴素本色的生活语言表达干部群众的心声,避免人为拔高的“豪言壮语”,更加显现我们当代英雄平凡而伟大的质朴本色。如北川民政局长说“我们没有时间悲伤”;一位乡纪委书记累昏倒被抢救过来只说了三个字:“继续搞!”;一位消防队员对废墟中的孩子的“承诺”;下岗工人说:“我没有钱捐,我献血!”;天安门广场上群众默哀三分钟后自发呼喊:“中国加油!”;媒体上广泛使用的标语“我们都是汶川人!”等等,都强烈震撼人心。特别是温总理俯身对孩子说:“你们侥幸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吧!”让全世界人民都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的情怀和理念。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保持积极灵活的思维,就能将程式化的内容,千篇一律的形式和呆板的语言,变成为“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局面。让我们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新闻写作中创造出更多精品、美文,更好地实现宣传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为新闻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淮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郜磊 姚少宝

推荐访问:探求 语言 创新 探求新闻语言的创新 创新的新闻 创新创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