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留下的历史记忆]历史记忆理论

  时隔一千七百多年,诸葛亮仍然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对他的否定成了一种时髦,有说他“不像军师,倒像管家”;说他“伪智慧”、“假忠心”,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还有人认为他不如贾诩等等。别人怎么看,自有他的依据,但有一点却不容抹杀,那就是诸葛亮在贵州的影响和他对贵州的贡献。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政,政治极度腐败,下层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豪强势力更是抓紧时机割地称雄。贵州境地内的大姓势力趁机扩充实力。
  担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即做出了“三分天下”的预测,他曾明确向刘备提出政策建议,主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番议论的精辟与正确,为后来的局势所印证。
  初创时期的蜀汉政权,没有力量控制南中地区的局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姓们胡作非为。刘备虽然任命费诗为群舸太守,派李恢到毕节、大方一带屯兵,做廉降都督,仍然遏止不了大姓势力的膨胀。待到公元223年刘备死,刘禅继位,早已按奈不住的大姓们,终于公开扯起叛旗,同蜀汉政权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较量。
  率先与蜀国对立的大姓是益州郡的雍闽。在雍闽的利诱下,永昌郡人孟获到各地煽动反蜀,身为群舸郡丞的朱提大姓朱褒,越寓郡夷帅高定相继起兵响应。一时间,蜀汉在南中的统治,陷入岌岌可危状态。
  对待雍阍等人的这场叛乱,诸葛亮坚持安抚南夷稳定后方的既定政策。曾通过下书劝降,继续委派官吏赴任等办法化解矛盾,但都没有收到效果。为确保后方稳定,诸葛亮在与东吴结好,切断雍间与东吴的联系后,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决定率军平定南中。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军兵分3路展开平定南中之战。南中之战,以蜀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进军过程中,诸葛亮并没有进入今贵州境内。他的右路军由成都南下,先抵达荧道(今宜宾),经安上进击越祷的高定,之后,又于5月渡过泸水接应李恢军。但他的回军路线却是由今云南晋宁,过曲靖进入贵州,经过黔西北的威宁、赫章,再北上返回焚道的蜀军大本营。文献记载诸葛亮进入贵州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25年的岁末。史籍中有“丞相亮南征,济火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命世为罗甸君长”的记述。
  诸葛亮是历史上进入贵州的第一位政治家。他在贵州推行的各项政策。充分展示了他的管理才能。他首先将原来的南中5郡改设为7郡。部下看见他继续重用当地夷帅很不理解,诸葛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以后,“不留兵,不运粮”,实行“夷汉分治”,成了蜀国南中政策的中心内容。诸葛亮在黔西南置兴古郡,治宛温(今兴义);分孵爿可郡的一部分归建宁郡,又以马忠为蛘舸太守。马忠“处事能断,恩威并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诸葛亮执行“以夷治夷”政策,降服后的孟获曾宫至御史中丞,朱提郡的孟琰也被授予辅汉将军职。
  诸葛亮在南中举秀才贤良以补人才之不足,他要求蜀汉官员尽量不介入当地少数民族事务。这些措施,既给少数民族提供了宽容的自治空间,又不以丧失蜀汉政府对当地的统治为代价,可谓刚柔相济,既得人心,又两相受益。与此同时,他在贵州等地发展生产,传授百工技艺。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铁犁、牛耕等在贫困山区推广开来,一些地区种上了稻谷,冶铁,织锦技艺也有所发展。诸葛亮还大力提倡和传播内地文化,以图谱形式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封建文化宣传。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南中战后,巴蜀与南中地区的产品交换日益频繁。南中的金、银、漆、朱砂、牛马、犀革、麝香等不断运往内地,蜀国的货币也大量流入贵州。
  至今,贵州不仅许多县市有“诸葛营”、“诸葛寨”、“诸葛井”、“诸葛碑”、“诸葛庙”一类与他有关的地名或建筑,民间还保留着施放“孔明灯”敲打“诸葛鼓”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各地修建的“武侯祠”多达数十个。诸葛亮的智慧和他对贵州的经营,是他在各族群众中长期享有崇高威望的原因。迄今,我们还未看到哪一个古代历史人物,在贵州受到如诸葛亮这样的敬仰、崇拜和爱戴。

推荐访问:留下 记忆 历史 诸葛亮留下的历史记忆 诸葛亮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