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阳汉画像石视觉图像的艺术风格]南阳汉画像石

  【摘要】汉画像石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耀世界的璀璨明珠,更是一朵文化奇葩,一块艺术瑰宝。一个民族,不仅有一个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有一个视觉图像叙述的历史。地处中原的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在整个汉代墓室图像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地域特点,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艺术风格独特鲜明、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以及装饰材质和制作方法的差异形成了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的特点备受人注目,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画像石图像艺术流派,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占有重要的篇章。
  【关键词】南阳汉画像石、视觉图像、艺术风格
  
  画像石,开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是汉代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两汉时期是南阳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河南南阳是汉画像石出土集中的区域之一。南阳简称皖,古时属楚地,早在商代是楚人生产、生活的地方,秦末战乱,楚人兴汉,南北文化的交融,因此汉文化中也渗透着浪漫的楚文化,南阳地处两种文化交融过渡的地带上,具有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也有楚汉文化的自由浪漫之风。
  汉画像石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耀世界的璀璨明珠,更是一朵文化奇葩,一块艺术瑰宝。一个民族,不仅有一个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有一个视觉图像叙述的历史。传统的画像石艺术是我国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曾说过:汉代的艺术,深沉雄大。汉画像石的图案,美妙无伦。[1]南阳汉画像石图像采用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两汉社会的缩影,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像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图像,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等等。
  正如张道一所说:“汉画像石艺术其想象之奇特,结构之巧妙和造型之严谨,标志着我国绘画艺术的成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
  地处中原的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在整个汉代墓室图像占有重要的地位,地处汉水流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艺术风格独特鲜明、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以及装饰材质和制作方法的差异形成了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的特点备受人注目,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画像石图像艺术流派,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占有重要的篇章。南阳画像石图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块面、粗线条、画面疏朗,并体现出其浪漫主义的特征。在其图像的艺术风格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布局疏朗
  南阳汉画像石视觉图像的题材内容主要体现为:主题突出,布局疏朗,艺术表现雄浑,内容言简意赅,概括性强。
  历史故事画,一般不会采用连环画法,也不严格地按照史料记载中的细枝末节去全盘绘画,而是根据故事的主题,抓住主要戏剧性冲突的代表人物或特点加以刻画,一个长篇历史故事,只用寥寥数笔,便使人一目了然,回味无穷。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与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力,充分显示出汉代艺术家卓越艺术创作才能和高超的雕刻技巧。南阳汉画像石对人物、动物的刻画强调的是气势,动态的夸张,注意形神兼备,不局限于细微的修饰,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后世难以相比的深沉雄大、古朴豪放的气势美。南阳汉画像石非常注重人和事物的联系,突出主题,有时为了弥补造型表现力上的不足,民间艺术家则根据事物的本质在刻画人物形象与情节气氛时,有意识地渲染一些细节,为了突出表现主体。例如“鸿门宴”画像石,主体形象仅有四人,项羽着冠、耸肩坐着,一幅盛气凛然的样子,刘邦则缩身坐着,显示出战战兢兢的心态,而项庄舞手中剑,心怀杀机之形,项佰却环视四周惶恐不安。这种有意识地渲染每个人不同的形态和神情,把短暂的历史瞬间用艺术的手法夸大渲染,使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表现的形象生动。
  南阳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最独特的便是天文图像,其数量之多位居于全国首位,在研究汉代的天文学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南阳汉画像石中天文图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用独特的画像方法记录了汉代天体观测方面取得的成就,绘出中国较早的天象图;天象图的绘制具有较高的水平,用物象表示天文现象的自然科学的解释成立,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天象图与神话结合,充满神话色彩。因此,天文图像是南阳汉画像石图像题材中最特别的部分。(如图1、图2、图3)
  
  
  
  图1 汉代图2 汉代 白虎星座图像
  
  
  
  图3汉代 牛郎织女星座
  二、构图疏密得当
   “所谓构图,就是要把画家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3]
  构图上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明细、疏朗、具体。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突出表现典型性和概括性,没有复杂绵密的拥挤构图,没有分层分格的图案排列,不同题材的画面不聚集在一起。画面图像通常不添加补白,为了渲染衬托主题,添加必要的空间补白和局部装饰,用巧妙地手法和丰富的构思,使画面的安排疏密得当、层级清晰、极富气韵。
  南阳汉画像石图像是天上的灵、远古的神、传说中的龙、现实的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南阳汉画像石大量刻画伏羲、女娲两个主神形象,他们皆人首蛇身,或盘旋交合或手持灵芝,有飘飘欲仙的身姿,有风采潇洒的曼容。汉画像石图像中许多牛、虎形象,生动大胆的变形,颇具匠心。众多面目狰狞的神荼、郁垒形象,在忠实地执行着驱鬼职责,虎背猿臂,力大无穷。踏盘的男妓,袒胸露腹,腿粗脖壮,面容憨淳,动作雄健。跳盘的女人,高髻细腰,身材柔美,裙袖飘飘。那些神志各异的渔人或飞抵云端,或悠坐仙鹿,或与风嬉戏,或涉足虎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更为画像石图像增添了浪漫色彩。[4]例如:《斗牛》画像石,画面刻画一头野牛和一个人的形象,采用简练的阴线勾画野牛隆起的颈项,收紧的小腹,锐利的双角和向上翘起的尾巴,牛的狂怒和凶猛跃然石上,呈现出一副惊险、壮观的斗牛场面。
  南阳汉画像石的构图形式开辟了我国一石一主题的传统独幅,极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三、轮廓夸张变形
  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给人以一种震撼的力量,变形的夸张是增加造型艺术魅力的手法,对自然物象的强化和延伸,它不拘泥于对形体的原本摹写,而是着意按照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必要的适宜变化,以此更加强烈地表现对象,更加突出和有神采,使南阳汉画像石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气势。从南阳汉画像石的诸多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汉代艺术工匠们大胆地利用了这一表现手法,在写实的基础上采用了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增强了造型的艺术美感,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使这一手法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使之成为南阳汉画像石区别于同时期其它地区汉画像石的明显特征。
  南阳汉画像石图像描述了社会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祭祀礼仪,天文图像和装饰图案等等,例如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仙人,以及金乌负日、白虎星座等。在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的画面在表现一个故事时,以横向构图为主,造型和构图运动感极强,具有蓬勃的野性和生机,风格豪放古拙,奔放有力,构图疏朗,体现出恢宏而博大、雄放而洒脱的艺术风格。
  四、线条挥洒情感
  以线造型。线条随着汉代的艺术家的情感变化,驰骋与汉画像石图像中,它自由潇洒、简洁干练、遒劲有力,圆润流畅、韵味深长。康定斯基指出:“线产生运动――而且产生于点自身隐藏的绝对精致破坏之后,这里从静止状态转向运动状态的飞跃”。[5]南阳汉画像石图像的线条,不仅勾勒物象轮廓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线条流畅、动感强烈,而且把个人的情感因素与审美情趣二者结合在一起,以到代笔,让线条具有审美价值,充盈浪漫和洒脱的美学情绪。例如:飞翔的羽人形象和流动的云朵采用飘逸轻灵的线条;勇敢的武士和凶猛的兽类采用劲健有力的线条;舞蹈的女人的形体和动感的裙带采用婉媚柔美的线条等等,由此可见这些线条的魅力,它们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汉代的艺术家个性的展现,艺术载体通过情感来表露。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所说:“中国雕刻也像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6]
  南阳汉画像石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张道一说:“汉画像石艺术其想象之奇特,结构之巧妙和造型之严谨,标志着我国绘画艺术的成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7]
  中国的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创造了历史,同时创造了画像石艺术,南阳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汉画像石艺术,渗透着情感和精神。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汉代画像石艺术作为凝固的图像艺术,艺术形式给人无穷的精神财富和无尽的艺术创造力。南阳汉画像石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部分,蕴含着古人类至汉代的深深情结,向人们展示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汉代艺术和思想的融贯,画像石的独特视觉效果,以图像形式彰显出汉代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顾农.鲁迅与汉画像[J].美术史论,1988:3
  [2]张道一.南阳汉代画像石拓展精品展祝辞[J].汉化研究所,1992:19
  [3]杰克德•弗拉姆.马蒂斯论艺术[M].欧阳英译,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197
  [4]徐永斌.浅论南阳汉画像石在中国画像石的地位[J]
  [5]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张道一.南阳汉代画像石拓展精品展祝辞[J].汉化研究所,1992:19
  

推荐访问:南阳 浅谈 艺术风格 浅谈南阳汉画像石视觉图像的艺术风格 浅析南阳汉画像石 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