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赣镜天下行:江西宋元时期铜镜】铜镜是什么镜

  中国古代铜镜工艺唐代晚期开始退步,五代衰势不减,宋元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宋元铜镜工艺简化,铸镜工匠众多,镜店遍布各地,使用更为普及,更加渗入社会生活,作为一种重要商品,研究意义不可忽视。几十年来全国各地出土铜镜多不胜数,江西亦有成千上万,宋元时期铜镜比例更大。铜镜不仅是博物馆藏品主要种类,而且为近年民间收藏的重要品种,这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本文笔者拟对宋元时期江西铜镜(文中江西铜镜均指宋元时期)作个梳理,且略作讨论,试概其貌。
  一
  江西宋代共计9州4军68县,9州是:洪州、江州、虔州、吉州、袁州、抚州、筠州、饶州和信州。这些州县多数属江南西路,赣东北的州县属江南东路,西北方兴国军的永兴(今阳新)、大冶、通山3县今归湖北,东北角的婺源县属歙州(宣和三年改名徽州)。这是江西宋代辖地的基本情况。江西元代改宋代13个州军为路,又将南丰县、铅山县升为省辖州,共为15个路州,大部分隶属江西行省,鄱阳湖以东的赣东北路州隶属浙江行省(1)。
  宋代洪州治南昌、新建,隆兴二年(1164年),以孝宗僭藩,升洪州为隆兴府。元至元二十一年(1287年),隆兴府改名龙兴路。本人所见隆兴府韦家铜镜牌铭二种。一枚铜镜(彩版一,2)钮左长方框铭文“隆兴府韦家/真青铜照子”,重325克,直径14.8、厚0.2厘米(2)。另一枚铜镜钮之左侧长方框铭文“隆兴府韦/家□造镜”(彩版一,1),重192克,直径12.7厘米(3)。这二枚铜镜皆葵形,小钮,镜背素面,镜身平薄,南宋隆兴年后南昌韦姓镜店铸造。
  韦家铜镜有别的样式和牌铭。韦家钟形铜镜(彩版一,6)(4),重345克,通高13.5、下宽9厘米。钟形,镜背铸八个篆体大字,纵排二行,“匪鉴斯镜/以妆尔容”。中间铸方印章式铭“韦家铁镜”。云板形铜镜(彩版一,4)(5),重235克,通长13.2、宽11.4厘米。云板形,周缘弧曲,两侧收卷,中央伸出长柄,端有一孔,以供穿绳悬挂。镜背左右两边分别有一圈,内中各有一字,左“月”,右“日”,云朵纹衬托。柄上方印章式铭“韦家铁镜”。此二枚“韦家铁镜”均为南宋之物,也是隆兴府韦家所铸。
  隆兴府韦家牌铭有冠以“韦道人”名的。韦道人钟形铜镜(彩版一,5)(6),镜重570克,通高15.8、下宽11.4厘米。钟形,镜背“鼓钟示宫/声闻于外”八个篆体大字分二列纵排。下方圆突之上方形篆书印章式铭“韦道人造”。仿汉规矩纹长方镜(彩版一,3)(7),镜重390克,长13.4、宽8.8厘米。长方形,弓形钮,四叶钮座。仿汉规矩纹,其间布以八禽。外围一圈铭文,文字难辨。四个内角各置一字,连读为“熏赫频看”。下部方形篆书印章式铭“韦道人造”。宋代有某姓镜店,亦会出现同姓道人牌铭,如湖州石家与石道人、李家与李道人、严家与严道人。此为借用道人名义推销产品。故这二枚“韦道人造”铜镜也是隆兴府韦家所铸(8)。
  南宋隆兴府韦家铜镜呈现一些基本形制特征:镜形别致,常见圆形、葵形外,还有长方、云板形和钟形等。铜质赤色带黄。镜体总体偏薄,缘低窄,坡斜圆,钮较小。镜形、纹饰、用字多有宗教意义。
  元代龙兴路铭铜镜还没有发现,不过见有元至顺年间迁居长沙的洪都人何正德的铜镜传世。福禄寿人物故事镜(彩版一,7)(9),重716克,直径19.9厘米。右边一老翁端坐于松树下,旁有一仆侍立。左方一人手捧宝瓶,跟随一鹿走向老者。左边山门洞开,鹤引颈探看。图中三处铭文:鹿前“洪都章镇何正德造”;门中“寓居长沙”;松下“至顺辛未志”。柳毅传书故事铜镜(彩版一,8)(10),直径16.5、缘宽1.2厘米。图案描绘了柳毅巧遇龙女,龙女托付柳毅捎信的场景。图中二处铭文:柳毅身后“寓居长沙”,右边横长方框内“洪都何正德造”。
  洪都是南昌旧称,隋唐置洪州,都督府;寓居指客次。至顺为元代明宗年号,辛未为至顺二年(1331年),故元代龙兴路人何正德在长沙铸镜。铸镜乃长习之艺,多为家传技术,元代何正德应原本在南昌铸镜为生,后移居长沙。铭文透露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乡思之情熔于镜中。从何正德长沙铸制的铜镜形制也可以看出其南昌铸镜的风格。何正德铜镜直径大都17厘米左右,缘边宽约1.2、厚约0.3厘米,较为沉重;钮较大,近半圆或长方平顶;铜质红泛黄;传奇故事,画面丰满,浮雕感强,纹较粗犷。江西地区出土过多枚大小一样的无铭福禄寿人物故事铜镜,江西省博物馆(11)、九江市博物馆(12)和乐平市博物馆(13)都有收藏。它们应是何正德的产品。
  宋代虔州治赣,地处今江西的南部,古称南康郡,隋改虔州,北宋仍旧,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因嫌虔字虎字头不吉利,改名赣州(14)。目前未发现标有虔州地名的铜镜,现见南宋赣州铭牌铜镜。近年发现二枚赣州铸钱院铸造铜镜,皆素面,一枚葵形(15),直径26.3厘米,另一枚菱形(16),直径18.5厘米。牌铭均四行,“赣州铸钱院铸造到/匠人刘三刘小四王念七等/作头陈七秤典朱刘章/保义郎差监铸钱院刘元(押)”。这两枚铜镜尽管镜形有别,可铭文格式一致,文字一样(前者铭文多有磨蚀),字体相同,为同一印章盖戳,两镜应同时所铸。赣州之名起始时间确切,赣州铸钱院淳熙二年(1175年)停铸,此镜铸于1153~1175年间。赣州铸钱院铜镜文字达四十七字,内容丰富,值得研究(17),为官营作坊产品。此镜铭用处正如司马光所说,“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取其用,不取其数,则器用无不精矣”(18)。
  海涛双龙纹带柄铜镜(彩版一,9)(19),重420克,通长22.2、镜面直径12.3厘米。镜上图案为上部双龙躯体垂直排布,尾上头下,龙首相对。下方波涛滚滚,一只小龟浮游其中,伸颈仰望。海涛和龟头上方有一只三足香炉,青烟正袅袅升腾。镜柄上铸一行八字铭文:“章贡冯少五郎工夫”。章贡乃赣州别名,源于章贡二水会合于此,民间常以章贡代称赣州。此镜赣州南宋后期之物,体厚量重,铜锈碧绿,周缘较高。
  在江西历年的出土铜镜里我们也发现了具有冯小五郎风格的铜镜,如仿汉规矩纹带柄镜、四灵八卦鼎式铜镜、双龙鼎式铜镜等,形纹散发出浓重的道教色彩(20)。
  宋代吉州治庐陵,位于今江西中部,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吉州路,皇庆元年(1321年),更名吉安路。现只见“吉州李道工夫” 铭文铜镜(21),菱形,直径17.5厘米。
  吉州铜镜品种单一,而元代吉安路胡东有铜镜存世量多,代表性的铜镜有:
  1. 仿汉规矩纹铜镜(彩版二,1)(22),重500克。直径18.5厘米。规矩纹内填八乳丁,八禽兽分四组,每组以对角线作中轴相对分布。外区自内向外依次是双线波曲纹、锯齿纹、卷云纹。匕缘。
  内区铭文为上下二框式,上方单线狭长框,内铭“上等端正青铜镜”;下方单线长方框,其中铭文“吉安路”横排,下三列“城隍庙下/礼巷内住/胡东有作。” 有的此种铜镜内区铭文一框式,上横排“吉安路”,下三纵列“胡东有作/上等端正/青铜镜子”。
  2. 缠枝宝相花纹镜(彩版二,2)(23),(残)重480克。直径19.5,缘高0.9厘米。五道弦纹分隔纹内,区间素带隔开。莲瓣纹钮座。内区细线蔓延为卷草纹;外区细线曲卷构成花朵硕大,瓣片或圆或尖的宝相花。外区广阔,实为主纹。匕缘。铭文同上二框式铭文。
  3. 缠枝莲花纹镜(彩版二,3)(24),(残)重515克。直径19.9,缘高0.6厘米。主题纹饰浮雕状的缠枝莲花,或含苞欲放,或蓬结莲子。匕缘。主区铭文同上一框式。
  4. 双凤缠枝牡丹纹镜(彩版二,4)(25),重200克。直径15.9厘米。尖形花瓣钮座。二道弦纹将纹饰分为三区。内区浅浮雕一对凤鸟展翅,曳着长尾绕钮相对。间饰浮云二朵。主区浅刻线绘缠枝牡丹,花开八朵。近缘一周卷云。匕缘。铭文同上二框式,个别文字模糊不清。
  5. 三螭卷云纹镜(彩版二,5)(26),重140克。直径9.5,缘高0.5厘米。主题纹饰为浮雕三螭绕钮相向嬉戏追逐。外围一圈卷云纹,匕缘。外区有一狭长条单线框,内铭“吉安路胡东有作。”有的只有三螭,没有卷草纹圈带。
  胡东有镜质黄偏红色,镜体较薄,厚约1.0~1.5厘米。除三螭纹镜直径较小外,其它铜镜直径大都为16至20厘米。镜钮一般大于宋而小于明。
  胡东有铜镜铭文形式多样,可分三种,上下二框式;近方形的一框式;细长条的一框式。它与宋代铜镜铭文既一脉相承,却又有变化,复杂的二框式铭文包括镜匠姓名“胡东有”、地名“吉安路”、镜铺地址“城隍庙下礼巷内”、广告用语“上等端正青铜镜”。
  胡东有铜镜图案丰富,浮雕纹样,有时代气息,亦具幽古之情。按题材与构图大致可分三类:
  1. 创新的花卉纹样。缠枝花卉是元代器物常见的纹样,胡东有以其作主题纹样。它花卉品种多,有莲花、牡丹、菊花、宝相花等;其造型手法异,有浮雕的、浅线条式,多以弦纹或珠点纹圈带作间隔,有的宽素带分区。这些与元代瓷器、铜器装饰手法相似。这类铜镜图案有时代审美情趣,张扬自我个性。
  2. 模古的仿汉图案。胡东有铜镜的规矩纹与汉镜相似而不雷同,内外二区分成二层平面,内低外高,且将汉镜外区的双线波曲纹、锯齿纹与宽缘上的云气纹合为一体,组成完全不同风格的外区纹饰,因而胡东有铜镜外区特别宽阔。
  3. 传统与当代融合。此类图案借用了传统题材,也增添了时代特色。汉镜的龙和宋镜的双凤被胡东有借作主题纹饰,其周围有卷草或花卉衬托。
  依据胡东有铜镜以上特点,也能在江西历年出土铜镜中找到一些相同风格的铜镜(27)。
  宋代袁州治宜春。目前见有二种袁州杨家铭文铜镜:“袁州江北祖代/杨家青铜照子”(彩版二,6)(28),葵形,重550克,直径17.5厘米; “袁州杨家炼铜照子”(29),圆形,直径17厘米。皆素面。
  宋代抚州治临川,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抚州路。目前见有铸地铭文的抚州铜镜四家,皆素面。葵形铜镜,重445克,直径15.7厘米,铭文“抚州宝应寺岭/上曾家青铜镜”居钮右(彩版二,7)(30)。菱形,重445克,直径16.5厘米;“抚州西街宋/六炼铜照子”居钮左(彩版二,8)(31)。圆形,16.5厘米;“抚州李十三镜”铭文(32)。圆形,重210克,直径10.9,厚0.35厘米;“抚州刘希造青铜镜”居钮右(彩版二,9)(33),带有花形牌饰,镜体呈平板式,无周缘。
  宋代饶州治鄱阳,至元十四年(1227年)升饶州路。宋代饶州镜形有圆形、方形、葵形、菱形、心形、钟形和带柄镜。一般铸有牌铭,外围长方线框。只见有一枚“长命富贵”铭文镜,残重620克,直径25.1厘米,其它宋代饶州镜均素面无纹。
  常见饶州铜镜主要牌铭有:
  “饶州叶家青铜照子”(彩版三,1)菱形,重550克,直径16厘米;
  “饶州叶家久炼青铜照子记”(彩版三,3),葵形,重135克,直径10.2厘米;
  “饶州棚下叶三家炼青铜照子”(彩版三,2),圆形带柄,重475克,通长26.5厘米;
  “饶州新桥许家清铜照子”(彩版三,5),葵形,重385克,直径14.3厘米;
  “饶州上巷周家青铜照子”,葵形;
  “饶州上巷周家久炼清铜照子”(彩版三,4),方形,重320克,边长11厘米;
  “饶州上巷周小一哥炼铜照子记”(彩版三,6),方形,重970克,边长18.9厘米。
  “饶州朝天门里周二家炼铜照子”(彩版三,7),葵形,重385克,直径13.3厘米;
  “饶州萧家巷周小三家炼铜照子”(彩版三,8),钟形,重440克,高15.7、宽11.8厘米(34)。
  饶州鄱阳城镜匠有叶、许、周三姓。叶家与叶三家可能为同一家。周姓镜店最多,应为同一家族。周家、周小一哥店在上巷,也可能为同一家。存世的饶州铜镜叶家最多,周家次之,许家最少。
  纪年墓出土的饶州镜很少,江西婺源县淳熙十一年(1275年)墓出土了“饶州上巷周家青铜照子” 。江西丰城市宝二年(1254年)墓出土了“饶州朝天门里周二家炼铜照子”(35)。从镜形的演变规律看,带柄镜、心形镜流行于南宋晚期,饶州铜镜主要铸于南宋时期。

推荐访问:宋元 铜镜 江西 宋元赣镜天下行:江西宋元时期铜镜 宋元赣镜天下行 宋元时期盛行的凤鸟纹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