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辅助治疗] 医学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辅助检测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再仅限于传统服药方式,而将心理辅助治疗当成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就试图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成因及其疏导辅助治疗的探究,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提示。
  [关键词] 糖尿病; 心理; 辅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30-01
   糖尿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2010年主题)。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病人的疾病发生、发展中已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糖尿病人的世界已然不能承受糖尿病之重。有关资料显示,有65%的病人有主观焦虑,47%有焦虑的客观症状,31%有孤独感,27%有不同程度的绝望,24%情绪忧郁,甚至有悲观厌世倾向。由此可见,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反应相当普遍,对糖尿病人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意义重大。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死于无知,可见心理心态教育的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笔者愚见,糖尿病心理治疗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情意补合法 它是一种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用人为的情和意刺激影响患者,使其不正常心理活动恢复正常,以改善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情系血糖”已经成为共识。那么,怎样来调节情绪,避免血糖波动呢?1)群体共情:病人应多接触同病患者,交流经验,尤其要和那些已战胜此类疾病,有心理调节经验的患者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转情移性:病人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如参加文娱活动、运动健身、游戏聊天、上网娱乐等,消除不良情绪。3)走步平郁:糖尿病患者若饭前走千步,则能化解忧郁,使血糖降低;饭后休息半小时,再行千步,则有利于血糖迅速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4)平和随性:保持平和心态,不急不躁,而其家人、朋友平时要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帮助病人战胜悲观、抑郁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 转移注意法 转移注意式的心理治疗,是一种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减轻病情或使疾病转向痊愈的心理治疗方法。可通过兴趣转移、运动转移、话题转移、家务转移等方式进行。
  3 言行疏导法 它是医生在给病人诊疗疾病过程中,用言语和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不正常的心理得以调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何将知识转为意识和行为,首先需要医护人员掌握充分的心理知识,才能通过言语诱导使病人精神振奋,心情畅快,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时,激励性的语言很重要。
  4 森田疗法 引导患者面对疾病要采取“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即引导患者认识到面对疾病逃避不能改变现状,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观现实。当患者接受了一个“不完满的自己”后,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态度,继续做自己患病前可以胜任的事;如有可能在医院或患者居住的社区环境中确立一块运动场所,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适量的运动、打太极拳、舞会等或指导患者到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影视厅等,既可丰富患者的生活,又可将情绪和兴趣点集中到到其他的事物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5 专业指导法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请专业的临床心理医生给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如果发现患者已经达到了“焦虑症”或“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则可在专业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剂焦虑药物,可大大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血糖的控制。
  6 心理弥合法 心理护理中发现病人有多种社会、心理刺激因素,如离婚、亲人去世等;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失业、离退休;环境变迁;长期慢性病的困扰或新发现疾病的突然打击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根据病人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及年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交流技巧与病人交心谈心,了解诱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使其情绪稳定,纠正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模式,如戒烟酒、正确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
  7 放松愉悦法 先对病人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解除病人因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导致的过度紧张、恐惧,然后请病人全身放松,自然端坐,两手放于两膝上,闭目敛神,注意力集中于丹田,均匀、平缓地呼吸,以消除杂念,使精神放松。
   根据病人不同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爱好及文化素养等,帮助病人培养多种兴趣,例如定期邀请业余书法爱好者与病人交流心得体会,举办小型书法展览,使许多病人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类似的活动还有养花、集邮、播放音乐等,使病人逐步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8 暗示相生法 一个人如果因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不治之症而恐惧不安,渐渐出现自觉症状,甚至日趋严重,就可以为他精心设计一种日常食品,伪装成“灵丹妙药”,把注射用水伪装成特效针剂,由其所信赖的医生当面下医嘱,或者亲自治疗,可以收到手到病除或迅速好转之效。也可以由一个权威性亲友现身说法,谲言自己过去也有相同的病史,曾经如此这般地调治过,后来转危为安。可以肯定的是心理暗示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确可以辅助治疗甚至治愈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培养患者的自信和处理能力,切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心里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关于糖尿病的心理行为疏导的研究,笔者还将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由于实践和水平所限,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大方之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李祖祥,卢桂珍,彭爱君.探讨Ⅱ型糖尿病病人心理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2).
  [2] 鹿栋尧,唐洁.浅谈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0).
  [3] 郭燕.心理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5).
  [4] 迟慧艳,张晓红.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24).
  [5] 李凌梅,朱萍. 糖尿病抑郁状态心理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7).
  [6] 王庆周,王晓杰,牛慧佳.心理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

推荐访问:糖尿病患者 辅助治疗 心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导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