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与潮流的融合_服饰民族化设计与现代时尚潮流的融合(上)

  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设计行为。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同现代设计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国内设计师热切探讨与探索的事情。我以为,设计师首先需要提升审美修养与境界,刻意图解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无法体会其精神实质,设计的产品自然也无法承担起民族化的责任。其次是大众审美趣味的提高,让传统文化精神有知音。
  传统与现代的貌合神离,似乎很难找到契合点。我曾经极力地褒扬民族化服饰存在的可取因素,渴望民族化设计融入了时代精神和契合时代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中国民族传统服饰革新与重建。但是,我又极力反对所谓“国服”的设计。因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度里,用一种封建社会的法度来规范大众的服饰,并成为一种礼仪制度,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穿着民族服饰应该成为民众的一种内在的文化自觉。
  从大文化视角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文化学界的“全盘西化论”自然以失败而告终。生活方式和服饰样式的西化却成为一种价值判断慢慢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今天的北京和上海,如果单纯从穿着打扮上已经很难分清是来自东京还是首尔。设计流行全球化的趋势,事实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们明白了中西服饰的关系实质上是传统的地域性服饰文化与现代的世界性服饰流行文化的关系以后,就会发现,一旦我们走进现代世界流行文化的时候,民族服饰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也会对全球性的流行时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服装文化和服装设计领域,中国的民俗民间艺术形式已经受到设计大师的格外青睐,成为许多服装设计师设计灵感的来源之_。一贯西味极浓的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拉瓦尼・瓦伦蒂诺(GaravaniValentino)也开始汲取多元文化的营养,受中国十八世纪屏风艺术的启示,推出了以清代中国服饰为其新作的服装设计,体现了既庄重、华丽,又质朴、大方的艺术情调。被西方人视为神秘深邃的中国瓷器色中国蓝(china blue),被多位西方设计师作为主题色彩。九十年代,法国名牌BALMAIN的男装继“印度王子’’主题后,再次设计出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的风格,其中一件,金黄色缎面外套设计则采用了中国清代的琵琶襟。已经故去的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Ys Laurent)干脆将日本和服搬上T型台,这一款浅黄色的右衽时装,其实更像中国汉代的样式。特别是九十年代末当时的法国著名品牌迪奥的总设计师加里亚诺(J.Galliano)先后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风情及红军、红卫兵的形象搬上国际时装T型台,令巴黎的时尚巨子们为之动容。时尚杂志《TOYCE》撰稿人简・威瑟斯感言:“这股朝东方的潮流因力量的转移而将改变二十一世纪的模样,这与来自中国影响的震荡决非巧合。”
  特别是2001年的秋天,全世界聚集上海APEC会议之时,首脑们穿着的唐装再一次成为时尚界中国传统服装时尚化、国际化争论的话题。同时引申出民族服饰时装化与国际化的大讨论。

推荐访问:民族化 融合 潮流 服饰民族化设计与现代时尚潮流的融合(上)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传统文化与英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