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高职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摘 要: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文学知识,使其增加应有的文学、历史知识,它更重要的任务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才能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保证和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同时也是民族思想和情感传承的纽带。大学生学习汉语不仅是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需要,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才能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而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性功能,保证和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语文走出困境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语言的学习始终是一件终身学习的事件,毫无疑问,高职院校中的语文学习应该侧重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着手于如何塑造其人文素养,使其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得以提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和综合课,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1.高职院校领导和学生对大学语文重视度不够
  随着高校扩招浪潮的继续蔓延,由此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增大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技术应用教育,这个本来无可非议,但却因此造成了对各种基础课程的削弱。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无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进而冲击了大学生的情操精神、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总体滑坡。目前,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视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领导对大学语文的认同感低,把大学语文从必修课降级为选修课,缩减课时,导致课程时间不足;二是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语文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缺乏新鲜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大学综合测评的功利化,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诸如计算机、外语、普通话等课程及各专业的岗位证书的备考上,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只能放弃大学语文学习,转而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上。
  2.高职语文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既立足职业的需要,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不仅要教他们“做事”,更要教他们如何“做人”。但显然目前高职院校过度重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而相对忽视了对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3.高职教材与时代脱节
  纵观现如今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本,大多数教材是为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编写的,缺乏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材杂乱、选文无序、编写体例陈旧等缺点,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情况脱节,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影响教学质量。
  4.高职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简单落后,甚至教师照本宣科地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恰当的师资配比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年龄结构上,因为高职院校大部分是新成立或者从中专技校升格而成的,师资大部分是引进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青年教师,虽然可能基础扎实,但在教学经验上必然有所缺乏,大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把握上存在缺陷,在教学重点、要点把握上还欠火候。再者,部分大学青年语文教师自身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认识模糊,因大学语文是选修课程而失去教学积极性。凡此种种,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走出困境的对策
  1.明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定位
  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应该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使其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这样进行有差别于其它专业课的教学可以避免让其游离或孤立。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不应针对一本教材,而应针对几篇有内涵、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让老师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学会品味,领悟文章中的精髓,在鉴赏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更正、提升,养成自己写文章、自己鉴赏的好习惯,应从长远来着想。课堂上的时间应该更多地交给学生,鼓励大家进行交流、互动和总结。教师应该根据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教学主体的权利,这样,不但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把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认识和兴趣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明白:语文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他们现在对专业课学习的理解和应用,还会制约他们在未来社会工作生活中的质量。语文具有工具性,只有很好地驾驭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整体素质令人堪忧,而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仅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以应付公事,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反而因此进一步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可以从改进传统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入手,适时恰当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将抽象的文字演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使学生客观地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创设一个崭新的教学审美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3.改革语文教材编写
  教育部高教司的文件指出:“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改编或重编教材,而且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把握好两方面:一是教材的编写要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二是要突出职业特色。只有将教材编写落到实处,并严格把关,才能有效将高职语文教育落到实处。再有,目前大部分高职语文教材是通用类教材,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忽略了学生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差异性,如此必然造成教学的错位和浪费。所以,我们必须根据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这个特征,进行语文教材编写的改革,在选文方面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多选用实用性内容,开发适应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
  4.灵活使用语文教材
  教无定法,要灵活教学。教材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结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优化内容,融入当前文化热点,增强时代感。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要不断创新,避免“唯教材”和“撇教材”两种误区。既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不敢越雷池半步;也不能“撇教材”,在教学中天马行空、随意联想、旁枝斜逸、一味延伸,把拓展延伸当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亮点而刻意追求。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教学形式的新颖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忽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结合实际需要凭借对教材的有效整合和深入开掘,创造性地挖掘每一篇文本独特的美感和功用。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我”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依托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声情并茂的情景中进行互动教学,尽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更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还应该更广泛地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讨论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注意在讨论之中让学生辨别是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明白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一句话,我们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应围绕学生成长和今后工作学习的实际需要而定,教师要找准教学的共鸣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样,急需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广大高职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改革的重要意义,转变教学观念,灵活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其功能,才能保证和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使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从而培养高质量的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职大学生。
  
  (本文为院级课题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参考文献: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02-13.
  [2]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N].光明日报,2000-05-12.
  [3]张海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J].现代教育研究,2006,(9).
  [4]田素芹.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研究,2006,(9).
  
  
  (李小宇 广东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525000)

推荐访问:高职 语文课程 实践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高职语文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