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倾向及其归因|归因倾向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一种惟工具理性的倾向,以即时的当前表现取代品德形成过程,以道德的认知取代道德的养成过程,以集体的需求取代个体需求。这些导致高校德育的虚假化、知育化、政治化以及低俗化等。目前人们对道德本质认识上产生的偏移,对德育规律主观上的忽视,以及社会基本价值与方法论取向的影响是造成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1―6124(2011)06-0037-04
  如果说价值理性引领着人发展的方向,那么工具理性则支撑着人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成果。合同的、合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即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取决于价值理性与]_具理性的统一。但随着近代西方社会物欲的膨胀、人类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片而追求,工具理性日益占据了人类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价值理性则日益被漠视、被边缘化。惟工具理性大行其道,“效率”、“快捷”至上,“物性”横流,“人性”暗淡。在这种惟工具理性主宰下,我国高校德育也热衷于效率和效用,以集体目标的达成为核心的倾向,追求即时的、显性的表现甚至分数,因而陷入迷惘。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这种惟工具理性倾向及其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对思考我国高校德育改革之策,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倾向的表现
  1.以即时的当前表现取代品德形成过程
  一般来说,德育都会追求“德育者的德育意图是否实现或基本实现,德育目标是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分”。德育意图作为德育效果的前期性状态,首先存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当中,当经过有效的德育过程使得这种意图被受教育者内化并反映到行为之中,才可谓达成德育效果。可见,取得德育实效的根本在于德育意图被受教育者内化。但是在现实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为了追求“效率”而常常忽视德育之本,只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并且期待一有道德教育过程就即时性地产生所预设的道德行为,却忽视从“德育意图”到“道德行为”内化过程。2007年,浙江省部分高校出台了“学生无偿献血可获得综合测评加分政策”,其初衷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但是由于综合测评成绩与奖学金挂钩,导致学生排队采血,甚至有晕血学生冒险的现象。无独有偶,合肥也有过类似情况,笔者还曾亲眼见到某高校的公告栏里发布的通知,大致意思是献血次加3分德育积分。至于这种献血是否出于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是否的确是学生品德进步的表征,也就是是否是学生内化道德要求后而发的自觉行为,教育者似乎并没有太在意。
  2.以道德的认知取代道德的养成过程
  德育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任务主要是由专门的德育课来承担的,以通过德育课促进大学生掌握基本道德观念,发展道德评价能力并养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应该说,我国高校德育课在促进大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识能力方而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在重视德育课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倚重德育课,表现出明显的以道德认知取代道德养成过程的企图。首先,目前我国本专科院校“两课”教学课程数已经达到7门,德育课程在总课程数中占据10%左右,而除德育课外,学校正规进行的德育活动极少,几乎将德育的责任都推给了德育课堂和德育课教师。其次,从德育课教学情况看,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存在许多误区。教学目标把德育课理解为学科教育,追求向学生传授某些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则主要来源于远离学生思想实际、学科性极强的教科书;教学方法更是普遍流行“我灌输,你接受”式的一言堂教学。这样,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在德育课中几乎被忽视了,德育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共鸣,实效性也难以提高。一项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仅为1.7%,“不太感兴趣”的比例为8.24%,“无所谓”的占15.9%;在实效上,有83%的学生认为德育课“效果不明显”。还有统计显示,“近几年(2006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由此可见当前大学德育课和大学生品德水平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
  3.以集体的需求取代个体需求
  德育的使命就是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效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社会需要与学生的发展愿望之间的协调、和谐。因此,高校德育应该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两方面出发,着力促进两方面需要的融合。从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实际看,这两种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甚至有以集体的需求取代个体需求的现象。我们只强调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需要。这首先表现在德育目标过分强调德育中高层次目标,忽视基础层次上的目标,很少去正视其内心需要,不顾或忽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强调“政治社会化职能”,而“人格完善职能”退居其次;凸现“群体精神”,而忽视“个体意识”,导致道德理想主义和泛道德主义;然后,相应地在德育内容上,满足集体需求的政治与思想教育内容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比例,而满足个人需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占据的比例很小,而且还很少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二、高校惟工具理性倾向对德育的消极影响
  高校德育的惟工具理性倾向必然而且已经对我国高校德育产生的明显而深刻的消极影响,以至于高校德育有被异化之忧。
  1.虚假化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道德教育不好出毒品”。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德育在高校中重要而实在的地位,可是惟“效率”、图“快捷”的德育又导致高校德育的空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信息化特征的显化,高校德育面临更加复杂的要求。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使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Rmest L.Boyer)表述为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道德教育即德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养成这些道德品质,它们内在于人的素质结构的底层,决定人如何对待周遭的事物(世界观)、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人生观)、有什么样的追求(价值观),因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当一个人以自觉地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在言行上体现出这些品德时,就可称之为道德的人。而当“献血”只是为了在“综合测评”中加分时,这种“似道德”行为就缺乏了根基,因为学生没有经历对献血意义的理解和内化过程,以及品德素质的养成过程,其中除了“献血”这一无意义动作,就什么也没有了。当“综合测评”加分这一外在诱惑消失时,可能就很难期待这些献血者献血了。容忍这种现象的盛行只会误导学生产生虚假道德行为而走向道德意图的反面。正是因为这些,在备受质疑的情况下,这些高校悄然取消了类似政策。由此可 见这种道德教育的追求之虚假。如此,德育也会变成高校实际工作中的“鸡肋”――起来“首位”,做起来则“无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知育化
  所谓知育,是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以知识的传授为惟一目的的教育,它与智育相近,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但智育的目的里除了掌握知识外还包括发展能力,着力学生“知道”。应该说,掌握道德知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道德信念的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确立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要与道德知识的掌握水平密切相关。但很显然,这些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也就是说,哪怕道德知识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道德素质的形成,“知道”是不能替代“体道”的。的确,“美德即知识”曾经是至理名言,但在它所蕴生的时代里,知识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意味的,因此她所表达的启示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一种对人性的向往。然而,在科学主义兴起后,人们开始日益强烈地崇尚所谓客观的、普遍的、外在的知识。“从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现代知识在满足于自己的“精”、“深”、“专”的同时,已经是十足地“狭”、“窄”、“死”了。不仅现代知识的品性疏远了人,而且现代“知识”的方法也不就是为了培养人。正是因为在现代境况下,知识与德育各不相同,所以在我国的教育目标体系里既有“德”的要求,也有“智”的要求。
  遗憾地是,在工具理性“效率”意识的支撑下,德育过程为单纯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充斥,德育就自然异化成了知育,甚至连智育都不是,这样一来,德育所育的就不是德了。
  3.政治化
  无论如何,政治思想教育在德育中都是极端重要的。德育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其中就包括养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认同主流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其要求。政治思想素质在品德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再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再主流的价值观念,都只能在为学生体验到其“正确”、“必须”,真正提升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能下意识地落实为行动时才能转变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价值观念,否则,学生仅仅是生吞活剥式的记住了教条,所记住的东西无异于弗洛姆所说的“石头”,永远无法成为大学生素质的有机成分。
  当前高校德育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简单热衷于满足集体的需求,强调“政治社会化职能”,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而无法激起大学生的共鸣,缺乏了情景的道德知识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政治思想和价值要求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德育成了政治观念的灌输过程,德育的实效性低下便是必然的结果了。
  4.低俗化
  《礼记》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似乎早就为高校德育描画了一种极其高雅的景象。但在惟工具理性德育下,高校德育不是真正地关乎人性,漠视意义,因此与“明德”、“至善”相去甚远了。大学生伤熊事件,大学研究生残杀同门师兄,部分大学毕业生逾期不还贷,某大学出现大学生卖淫,大四女生为争公交座位竟脚踢孕妇肚子,长春两学生会主席轮奸学妹等等,更有某大学生在三九严寒之日以愿意出50元为饵诱骗民工到校内水池捞取他所谓不慎落水的手机,观赏民工赤足在水中白忙乎多时后自己悄然退身,冻得发颤而一无所获的民工没有得到围观大学生的同情而是引来哄堂大笑。尽管我们不会认为这些就代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全部,但这类现象发生频度之高却也警示了当前大学生价值标准迷失的乱象。大学生本应都有“明德”、“亲民”、“为善”品质,但在他们中的有些人身上似乎连起码的品性都泯灭了。“忘了人的灵魂,教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因此,我们不得不意识到高校德育在效果上低俗的程度。裸奔曾经不乏是为了表达一种豪迈的激情,如为环保事业而裸奔。但在惟工具理性导致的低俗德育下,就有为求职而裸奔的现象发生。某大学生“大一换了三个女朋友,大二大三两年里,除了偶尔陪同学上几堂课,基本都‘宅’在寝室了,听歌”,如此度过大学光阴后,只好将“裸奔”当作一条就业捷径。
  三、我国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倾向归因
  1.对道德本质认识上的偏离
  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还有语,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是万事万物――包括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法则。知道――知晓是什么――只是为智;只有体道――体验感受并能体现道――才是为德。因此,可以认为德育就是促进学生内外兼得的过程,而其本质在于“得”,得道。在这种“得道”过程中,首先,主体的意愿是得到尊重和表达的;其次,主体进入了体验状态;再者,主体在内在精神上有关于普遍规律和法则的收获并能自觉地体现于行动,达到利人利己的境界。然而,在惟工具理性下,只考虑“最有效率、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也不关乎心灵,因此,以为德就是所谓做好事之类的行动,德育则是让学生表现做好事的行动的过程。这利,德育没有了过程,也不大考虑主体和主体的意愿,而只是以最快捷的方式接受“道德”知识,显现“道德”行为的过程,而“形成过程”、“养成过程”显得太费时费力没有必要,大学生和大学生的意愿也是根不值一提的。
  2.对德育规律主观上的忽视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实际上即对应德育价值观上的工具属性以及目的属性,前者强调手段运用的效率与效果,后者则重视目的、意义的合理性。德育为国家与社会服务的目的表现是德育的工具性,而为个体自身发展的目的表现则多是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就是其目的性。而惟工具理性的德育割裂这二者的联系,单纯地取其工具性,抛开目的性,并且将二者置于截然对立的状态。这样的后果是,不仅德育工具性作用没有实现,基本的目的性也难以达成。根据道德的本质以及德育的目的可知,德育在于完善人的本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因而“以完善人的德性本身为出发点,并不与德育的工具性截然对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是建立在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之上,在不断提升人的道德修养以促进人的行为的改进过程中,德育的价值的社会属性就已经蕴含其中。如果从德育应然的角度出发来论证,德育的职能即在于最为根本的目的性――完善人的德性,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那么除此之外,德育别无他求,即使产生了对于国家与社会相关的功能,诸如塑造良好公民与巩固政权等,也只是其职能的衍生――是实然的状态。因而在把握德育的应然――满足个体的道德诉求上加以关注应该是德育工作惟一的重点,而其工具性的发挥在这一基础上,可以相信是不难实现的。这一点,与以上道德本质产生于人的利益冲突的观点是一致的。另外,从德育的内部规律来分析可知,道德的形成包括了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砥砺以及道德行为的实践几个方面在内的统一过程,德育必须是晶德心理结构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下的德育。品德的心理结构分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这也是德育刚示达成的四个层次,四个层次综合统一形成 人的品德或者德性。按照德育界的普遍观点,认知是形成道德情感、意志、行动的基础,而反过来,后三者的发展也将促进道德认知的深化和提高。与智育相比,德育追求效果的目的更加明确,这里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只能通过道德情感、意志、行动,尤其是行动来显现,而不能仅仅凭借认知来判断,学生获得了道德的知识,必须要转化为其自身的价值观念,然后将这种价值观外显为德行。仅仅将认知作为德育的全部是对这一过程的简单割裂。德育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相互平衡、协调的过程,而现有的德育往往将学生当作是缺乏自主能动性的机器,是德育的对象,强制性地采用简单粗暴的规范来进行教育,这种片面强调客观因素的决定作用也给德育的工具理性倾向带来了影响。
  3社会基本价值与方法论取向的影响
  以18世纪工业革命为起点,西方历经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现代科学主义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不仅将人类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例如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国的领导;而且极大地扩展了人类认识的边界,如带领人类登上月球,因而代表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取向――现代范式,成为这一时代思想上绝对的主流,“它如此出色而有效地实施控制的功能,以致科学在本世纪已从一种学科或程序扩展为一种教条。”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指导下,线性的、封闭的以及确定性的思维方式成为科学主义课程设置的概念基础。而德育在此过程中亦被“科学化”了,企图模仿科学的方法与程序,“希望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以图揭破人事现象的隐秘,并找出其规律性的模型。”因而,从德育的目标上不难发现封闭式的技术理性观念,在德育渠道上体现出线性、简单化的特征,而在德育的内容取向上则体现出明显的确定性的倾向等等。另一方面,在简单功利化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违背道德与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遵守道德规范不被人理解,反而受到嘲笑,而违反德性规范的却不被惩罚,这样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工具理性价值的反映,更将加重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德育取向。
  参考文献:
  [1]魏小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2):63-67。
  [2]林钟烈,论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5-36。
  [3]陈瑶,学生无偿献血可获综合测评加分[N],青年时报,2008-01―28(9)。
  [4]南海网,大学生无偿献血综合测评加分如此评分引争议[EB/OL].http://www.hinews.crdnews/system/2007/04/25/010101586.shtml,2007-09-28。
  [5]宁静,高校德育课教学改革探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5):54-55。
  [6]雷鉴,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杨玉峰,大学生犯罪盗窃占七成[EB/OL].http://www.chi―na.com,en/chinese/diaoeha/73094.htm,2008-04-08。
  [8]方立江,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0―144。
  [9]廖英,檀传宝,德育边缘化的表现及原因浅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l)1―114。
  [10]檀传宝,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J],全球教育展望,2001,(6):9―14。
  [11]刘旭,大学课程寻思[M],台北:万人出版社,2005。
  [12]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3][美]弗洛姆,占有或存在(杨慧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
  [14]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7―10。
  [15]华声在线,杭州大学生自曝“裸奔”是为求职[EB/OL].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91 1/20091114085919254.html。2009―11―14。
  [16]王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理解韦伯的社会学思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1):45-48。
  [17]刘科,李东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从历史分离到现实整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36.69。

推荐访问:归因 德育 当前我国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惟工具理性倾向及其归因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主流社会科学倾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