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英语教学视频大全_浅谈呈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呈现是仁爱英语教材所提倡的五个教学步骤中的第二个环节,它通过教师示范出来的声音和表演出来的动作,使学生能感知新语言材料的意思,理解所呈现的语言材料。感知是指学生能听清楚所学语言材料的声音,或看清楚其书写形式;理解就是通过教师创造的语言情景明白听到的或看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一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教师怎样才能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协调,使学生有效地感知,理解所呈现的内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结合仁爱版英语教材特点,认为做好以下几点能顺利地过好呈现这一关,使教学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
  一.以旧托新,所呈现的内容要以复习为基础,要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在呈现环节学生不仅要真切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所适用的场合,有时还要辨析中外文化的差异。为此,教师要努力通过合情合理的呈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悟出新语言材料的意义,以使学生达到见景生情的目的。�
  1、复习相关内容,做好自然过渡�
  新语言和学过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复习是学生学习的准备活动,要求教师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有意识地为第二步的呈现铺路搭桥,使新内容的出现顺其自然。例如七年级下册:教学"Do you like doing sth ?"询问喜好和厌恶,学生在前一部分刚学过"Do you like +食物?"这一内容,复习时,教师可利用多种食物如tea、milk、orange 等等在师生之间询问饮食爱好。学生询问教师时,教师有意识地只作肯定回答,教师重复I like tea . I like milk and I like drinking. 引导学生复述后,板书该句,并问学生"Do you like drinking?"然后利用复习阶段不同学生的喜好来检查学生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如:Do you like swimming? Do you like having some tea? 进而再再利用图片展开其它问题的问答。这样,我们通过复习旧课,很自然地由询问对饮食的喜好过渡到对某一件事的喜好。这样的呈现自然流畅,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学生学得轻松,又亲切自然,增强了学生对呈现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2、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消除误导学生产生歧义的因素�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必然发生在一定场合,因而在呈现新内容时必须从语言所表达的功能和意念出发,创设与之相一致的情景。仁爱教材的许多教学内容均是放在一定的语言情景里出现的,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加工,利用挂图,简笔画,借助动作,表情,手势,角色表演等手段,将教材中设置的情景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而用之。要将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及语言情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情真意切的环境里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及作用,并通过操练与练习使学生达到见景生情的目的。�
  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注意语言情景要清晰,情景所揭示的语言意义要准确。例如在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one. Topic2中的Section B部,分为操练 What"s his (her) name ? His(Her) name is…以及Where is he(her) from…?He(She)is from… 等句型时,课本用了两幅Michael Jorden 和 Kelly Holmes的两幅图,由于农村学生对此了解不多,甚至连Kelly Holmes 的性别都无法从图上辨别,名字又比较难读,用His还是用Her无法弄清,这两幅图就失去了创设语言环境的意义。这时若教师变换一下,改用询问前排男女同学的姓名和他们的籍贯,他们对His和her用得很好,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创设真实和半真实的语言情境,在这样的情景中呈现出教学内容,就能使教学更具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确切地感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中视、听、说融为一体,词句的音、义、形紧随其后�
  语言的音、义、形是一个整体,在呈现中不可将其割裂开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将音义形与视听说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精心创设的语言情景中清晰、准确地呈现读音,让学生的眼、耳及全身集中关注,把新的语言材料听得清清楚楚,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模仿、复述迅速上囗,使他们一开始就学会学好。�
  在呈现语音的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手段创设语言情景,就是要使语言适合环境,让环境体现语音所表达的意义,以确保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听清其读音理解其词义,教师要在学生听清弄懂的基础上,适时、规范、完整地呈现其形,把新语言材料的结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将新语言材料的音、义、形对号入座,建立联系,若有文化背景的还需要和学生解释清楚,在呈现过程中既要注意语言材料的完整性,又要努力突出重点。�
  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1 Topic3中的Are these eggs? Are they…?这类句型时,教师将其书写形式展现给学生以留下整体印象。紧接着用彩笔突出Are these (they) 以显示其与陈述句的差别,同时象"A"要大写句末用问号等应用标示,使学生对新知识从音、义、形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概念。呈现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新语言材料的音形义三个关键,而学生则通过视听说调动多种运动分析器参与感知活动,获取新的语言技能,从而保证了新语言材料准确、顺利地"输入",为紧接着的操练打下良好基础。�
  三、呈现的内容由易到难,分层出现,层层突破�
  这种认知方法也是由人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当一节课的新内容较多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容易的,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推陈出新使学生掌握较难的。�
  教师在呈现新语言材料时要避免一次呈现的新内容过多,否则容易使学生听了前面的未能及时上口而被后一部分内容干扰,造成遗忘或混淆,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新语言材料时存在的困难。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每次呈现突出一个重点,分层出现,出其不意将新内容化整为零,然后各个击破。�
  在新内容集中出现的课时中,也要巧妙安排,重新组合,划分几个片段然后一一击破。例如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Two,Topic Two ,Section D 一课中既有13个象sandwich,strawberry,sausage一类表示食物的长生词,还有多音节词的比较级用法keep sb +adj,make sb +adj,It′s+adj+for sb to do sth等用法。一节课要讲清这些用法确实不易,若教师能事先准备这些食物的图片或实物,在上课时呈现出来,教会学生看图读词,学生在兴奋之中将生词掌握了,紧接着呈现出Eating some sausage(strawberry,sandge..)make (keep)us strong结构,操练掌握后再呈现出多音节词的比较级,最后变换形容词和人称呈现It"s+adj for sb to do sth 的句型,这样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掌握。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几个难点不知不觉地掌握了。�
  四、当一次呈现不能使学生理解时,可用不同的情景再三呈现�
  由于在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各有特点,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作出的反应有时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师在某一特定的情景呈现出来的内容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经常有学生产生错误的歧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变换其它方法,再三呈现相同的材料直到学生理解为止,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歧义,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当教师呈现介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教师会把一本书放在桌上并说"The book is on the desk"一些学生会观察书在桌上的位置,若教师把书放在桌子旁边,他们会认为书在旁边才能用on,若书在桌子中央,他们则认为书在中央才能用on。要使学生准确掌握书在一平面上的用法,老师可将书本放在桌子不同位置,说出一样的句子使学生感受on的意义,而且教师还要指着墙上的图画说:"The picture is on the wall "指着黑板说"This is blackboard.What′s on the blackboard ? 这样变化情景使学生对on有较全面的理解,对同一内容设计多个情景呈现,可以深化学生对某一新材料的感知和理解,这一做法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五、呈现之后务必操练巩固,操练过程不断进行反馈调节�
  呈现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感知并理解教师所介绍的语言材料,学生是否对语言材料有真正正确理解,学生能否顺利用新语言材料,达到老师的期望要求,这还要通过操练来实现,通过学生完成老师课堂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如复述,问答,按要求作出某种反应等来进一步巩固所学效果。若效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则要再创设情景重新呈现,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以上是笔者对初中英语教学呈现环节的一些粗浅认识,教师若能针对自已的特长和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分析比较采用合适的呈现方法,尽可能快地让学生感知新语言材料,这对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推荐访问:浅谈 呈现在 初中英语 浅谈呈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