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圣的国家_“911”国家纪念馆:最神圣也最难产

  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发生多年之后,世贸中心遗址仍是一片荒芜之地。   政府机构、土地所有者、建筑师、规划师之间冲突不断,看起来简直不可调和。   一些家属希望不要再开发这片土地,一些人希望按照原样重建双塔,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建一座纪念馆。
  人们甚至一度以为,双塔倒下后,这里可能什么都不会再有。
  尽管如此,每天仍有成千上万人前往世贸中心遗址。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曾如此描述,“他们绕着遗址走过,试图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最终,各方达成一致,将在世贸遗址上建一座纪念博物馆,以缅怀在1993年2月26日世贸中心爆炸案和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中去世的2983名遇难者,并于2006年命名为美国国家“9・11”纪念馆。
  2011年9月11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但回溯其建造历程可以发现,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具争议、设计方案修改最为频繁的纪念馆。它承载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寻找其中的平衡点成为过去数年设计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释放情感
  2002年,纽约市与纽约州共同组建曼哈顿下城开发公司,负责世贸双子楼所在地曼哈顿下城地区的重建与恢复工作。一年后,曼哈顿下城开发公司发起世贸中心纪念馆设计竞标,全球63个国家和美国49个州的5201件作品参与角逐。
  2004年1月,评委选择了以色列裔美国建筑师迈克・阿拉德的作品“倒影缺失”。
  其实,早在官方竞标前,阿拉德就已经开始独立设计纪念馆方案。他的父亲曾是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其成长经历中足迹遍及多个国家。“9・11”发生两年前,他刚定居纽约。
  2001年9月11日早上,阿拉德正在位于十四街靠近第五大道的公寓里为一天的工作做着准备。
  当收音机里播报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大楼的消息时,他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阿拉德推开窗户,看见巨浪般的浓烟在空中蔓延开来。他当即决定奔向屋顶,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登上屋顶的那一刻,他亲眼目睹了第二架飞机撞上世贸大厦的全过程。
  阿拉德说:“我看着那架飞机飞过哈德逊河,驶向世贸南楼,穿进建筑。我就那样呆呆地看着它。第五大道上,有一栋建筑正在施工,那些建筑工人都呆立在脚手架上大叫着,‘不!不!’”
  他还记得袭击发生后的几天里,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街上没有人,也没有车,“我从未见过这样一个纽约,死亡般的静谧。那是夏末秋初时分,天空湛蓝湛蓝的,天气非常美好。”
  一天凌晨,阿拉德决定骑车上街看看。他绕着华盛顿公园骑了一圈又一圈。公园里有一个喷水池,一些人捧着蜡烛围着水池静立着。“我感觉,他们需要一点光,几句交谈,甚至只需要看到有人在眼前走动,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驱走内心的恐惧与不安。”阿拉德说。
  作为一个习惯在不同城市迁徙的以色列裔移民,那一刻,阿拉德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纽约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没有竞标时,他就开始画设计草图的原因,“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拯救,一种使命。”
  
  设计方案充满变数
  2005年1月,世贸中心纪念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与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一起负责设计和施工管理方案。
  设计方案公布四年半后,第一根钢梁在世贸原址工地上安装到位。同时,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和建筑师戴维斯・邦德也加入了阿拉德的设计团队。
  按照之前的规划,纪念馆将分为三部分:两个方形瀑布倒影池;一个主体建在地下的博物馆;以及环绕它们的绿树成荫的广场。
  设计团队希望实现一种开放的设计理念――纪念馆没有“墙”,它的“墙”便是周围几栋摩天大楼。这样,整座城市都能成为这个设计的一部分。
  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瓦尔坦・格利高里对此评价称,“双子塔被破坏后留下的两个缺口表达出一种‘缺失感’,形成一个既能表现无数生命逝去,又能表达重生之意的纪念馆。”
  倒影池四周的面板上还将刻上所有“9・11”遇难者的名字,而地下博物馆中,将展示一些消防队员的衣服和帽子、世贸中心回收的钢铁等物品。
  设计和建造这样一座意义重大的纪念馆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项目一开始,团队便被大大小小的细节困扰着,信息台、洗手间、瀑布池,每一个小地方的设计方案都充满了变数。
  比如,为了确定倒影池的水流形式,团队特意在加拿大建造了实物模型,并分别在夏天和冬天进行水流试验。
  两个方形倒影池分别位于世贸中心南楼和北楼原址。瀑布将从水池边缘奔流而下。水流的疏密也有讲究,一道道分隔的水流先从瀑布顶端倾泻而下,从中间大约15英尺处渐渐聚合,并最终流入水池之中。“先分隔后聚合,这样的设计象征着个人损失和集体损失,而水流奔腾不息则代表生命生生不息。”阿拉德解释。
  2010年11月,倒影池第一次试水。瀑布从30英尺高的地方倾泻而下,每分钟52000加仑水流在池中循环。哗哗的水声令阿拉德心潮起伏,“这一天我等了好多年。有个建造水池的工人告诉我,他在‘9・11’那天失去了母亲,这水池的每一处都凝聚着他的深情。看到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慰藉,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喜悦。”
  
  为了每一个名字
  遇难者名字的排列是最令设计团队头疼的问题。为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设计团队走访了诸多“9・11”家庭,征询他们的看法,并收到超过1200个民间请求。
  阿拉德本来的打算是,在同一类别的人名前标注一种符号,以显示他们彼此间有联系,比如消防队员,来自同一公司的同事,来自同一个家庭的成员等。这种排列方式虽包含设计者的情感,在实际操作中却众口难调。
  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也许比较公平,但问题又来了。有些夫妻姓氏相同,有些则不同,如果按字母顺序排列,那些未使用同一姓氏的夫妻将无法被排列到一起。此外,有些人同名同姓,如何来区分他们,也是个难题。
  设计团队也试想过随机排列这些名字。看上去这是唯一公平的方法,但在这个方案中,遇难的家人和朋友将很可能被分开。该方案一经公布,立即遭来众多反对的声音,甚至举行了示威游行。
  阿拉德几乎崩溃了:“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只谈名字怎么安排,没做任何事情,没有融资。建设和设计都没有进展。”
  2006年,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就任世贸中心纪念基金会主席。他当即决定,解决姓名排列问题刻不容缓。他与阿拉德进行了一次长谈,并达成了最终的解决方案。
  2983名遇难者将被分为九类。其中北池包含三类,分别为所有遇难的世贸北楼员工和访客;击中世贸北楼的11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以及1993年2月26日世贸中心炸弹袭击中的遇难者。南池包含六类,分别为所有遇难的世贸南楼及世贸中心复合建筑的员工及访客;击中世贸南楼的175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遇难的五角大楼员工和访客;击中五角大楼的77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在宾夕法尼亚州坠落的93号航班的机组人员和乘客;所有在第一时间赶到世贸中心现场救援,并于2005年9月9日获得白宫“9・11”英雄奖章的遇难者。
  康托・菲茨杰拉德救助基金执行董事艾迪斯・鲁尼克说,“我们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希望遇难者家属可以在名单中发现,他们亲人的名字正和那些曾经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甚至一起遇难的朋友的名字紧紧地挨在一起。”
  
  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如何安排遇难者名字并非纪念馆建设中的最大问题。这个项目开工不久,即遭停摆。
  世贸中心纪念基金会以非营利组织的方式筹集资金,负责纪念馆的建造管理和后续运营。但博物馆最初预计将耗资5亿美元,当时即跻身美国成本最高的博物馆。2006年5月,因为在资金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基金会CEO葛雷钦・狄斯特拉宣布辞职,基金会的融资也一度暂停。
  当时,宝维士联盛建筑公司预计,纪念博物馆的成本将高达6.72亿美元,加上辅助系统中的人行道、道路、公共设施、稳固墙体等工程则至少需要9.73亿美元,远超之前所说的5亿美元。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表示,纪念馆的建造成本正在飙升,“但必须控制在5亿元以内,任何超过5亿美元的数字都是不合适的。”
  在布隆伯格的要求下,建筑商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分析,最后建议修改设计,将成本控制在5亿美元以下。随后,2006年8月,纪念馆恢复施工。
  到2008年4月时,纪念馆的首批融资规模已达3.5亿美元。在公司捐款名单中,排名前十的大多是世贸中心附近的金融公司,如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花旗、高盛等机构,捐款都超过1000万美元。
  不过,戏剧化的是,今年6月,纪念馆的成本又重新逼近7亿美元。于是,项目组只能开发新的资金来源,以支撑现有建设进度和将来纪念馆的维护。
  6月20日,美国铸币局开始发售“9・11”纪念银币,每枚售价56.95美元,其中10美元将用于支持纪念馆建设。这意味着200万枚银币一旦售罄,将为纪念馆带来2000万美元经费。
  纪念馆现任CEO兼总裁乔・丹尼尔则在6月纽约市议会的一场听证会上宣布,参观纪念馆或许还需要支付20美元入场费,希望能为纪念馆的良好运营提供支持。据估计,纪念馆每年的运营花费将在5500万至6000万美元之间。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不收门票。”丹尼尔说,“但现在,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确保这个纪念馆成为美国最神圣、最庄严的地方。”(资料来源:《东方早报》第2976期,《“我们不能建造一座封闭的城堡”》,作者金蓓蕾;《21世纪经济报道》第1598期,《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建造始末》,作者吴晓鹏)
  
  百密一疏 “9・11”纪念馆没建洗手间
  据《纽约邮报》报道,纪念碑广场设有两个巨大的倒映水池与流动瀑布,为访客提供一个宁静的环境来悼念恐怖袭击中的遇难者。但这种流水设计也很可能会提醒访客,他们是不是该找个地方解决自己的三急问题了。
  距离占地16英亩的“9・11”纪念馆最近的洗手间,位于街对面的21世纪百货公司内。该公司一位经理称,“每当人们进行‘9・11’纪念活动,我们这里必定人潮汹涌。之前,奥巴马总统来这儿访问时,公司还要特别派驻职员站在洗手间外接待访客。我想,纪念碑广场开放后,我们必定也要采取相应措施。”
  纽约市政厅的官员承认,纪念碑广场在设计蓝图时的确忘了加上洗手间,但广场开幕时,他们将在这片遍植绿树的观景区内安置一些流动洗手间。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官方发言人安德鲁・布兰特表示:“参观纪念碑的访客将事先被告知,此处不设洗手间。”
  据称,纪念碑广场地下7层的博物馆其实预留了洗手间的位置,却要到2012年秋天才正式建成。该纪念馆基金会董事茱莉・曼宁表示,“我们不仅欢迎游客参观纪念馆,也欢迎大家前往纪念馆附近的商店、餐馆、博物馆等地消费。”

推荐访问:难产 纪念馆 神圣 “911”国家纪念馆:最神圣也最难产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游览 美国911国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