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油菜产业发展优势及产量提高对策] 罗平县的油菜种植面积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出入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国道324线横穿县境,南昆铁路过境58 km。全县有国土面积3 016 km2,耕地面积5.73万hm2,现辖6镇6乡148个村(居)委会,境内居住汉、彝、布依族、回、苗等民族,全县总人口逾60万人。罗平地处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形结构复杂,海拔差异大,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白腊山主峰为2 467.9 m,最低海拔三江口(现淹没)为722 m;年平均气温15.1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1.2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1 ℃,无霜期280 d左右;年降雨量1 743.9 mm,是云南省四大多雨中心之一。罗平县素有“滇东油库”之称。2007年冬播油菜3.00万hm2、总产量5.3万t;2008年冬播油菜3.28万hm2、总产量5.626万t;2009年冬播油菜4.0万hm2,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总产量3.566万t;2010年冬播油菜4.33万hm2,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实现总产量12万t,产值达5.3亿元,带动旅游综合收入9.27亿元。
  1罗平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1.1商品菜籽生产
  近年来,受连续发生的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影响,罗平县油菜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凌冻灾害,3.00万hm2油菜总产量仅5.3万t,平均单产1 765.5 kg/hm2;2009年低温霜冻灾害,3.28万hm2油菜总产量仅5.626万t,平均单产1 711.2 kg/hm2;2010年遭受到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灾害,4.0万hm2油菜种植总产量仅3.566 万t,平均单产891.5 kg/hm2。可见3年来,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因受低温凌冻、低温霜冻、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单产逐年下降。由此导致农民增产增收难度加大,严重挫伤了群众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对油菜生产成本的投入明显减少。
  1.2油脂加工
  3年的油菜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油菜籽成熟度差,千粒重下降,出油率下降,对菜油品质有一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加工效益降低,企业增效难度加大。
  1.3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旅游业方面,2009年度接待旅游人数107.85万人[1],旅游综合收入7.3亿元,2010年油菜开花时期遭遇严重干旱,花期缩短,部分油菜整株枯黄,影响游客观赏,旅游人数明显减少;蜂产业方面,油菜花期缩短,营养物质对蜂供应不足,蜂蜜产量下降,部分蜂农生产成本都难保住,对养蜂业影响较大[2];附产物利用方面,油枯附产物应用于饲料业和烟草业,对提高烟叶的质量有明显作用,油枯供不应求;油菜是用地养地作物,大量的枯枝、落叶、落花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罗平优质香料烟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2发展优势
  2.1商品菜籽生产优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罗平县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罗平油菜研究所”,省市单位主要负责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县乡村主要负责油菜新品种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形成较强油菜推广队伍。加上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罗平区域推广站建设、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罗平示范县建设、罗平县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及省部级高产创建、冬季农业开发等相关项目支持,罗平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面积已超过95%,菜籽油品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报导和全国油菜知名专家介绍,罗平旱地油菜的单产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同时,罗平油菜产业存在时间差优势,该地油菜籽上市比其他地区提前60 d左右,可抢占当年油菜籽销售市场,对油菜籽价格存在一定优势;由于特殊的自然优势,罗平多数农户种植油菜效益比种植其他作物高[3],产业发展具有群众基础;逐年增加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改善农田基本建设、增加油菜高稳产农田面积、进一步完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油菜单产有明显促进作用。
  2.2商品菜籽加工优势
  云南省最大的丰瑞油脂加工企业在罗平建成年加工能力15万t二级、一级油,罗平油菜籽总量远远满足不了油菜籽加工能力需要,每年该企业还要到国内外去采购大量油菜籽。罗平菜籽油在省内及周边地区有一定知名度,深受群众欢迎。丰瑞油脂加工企业加工的一级油等产品,市场销售空间大,在全国许多省市均设连锁销售网络,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3附产物利用优势
  油枯广泛应用于烤烟、花卉、饲料等方面。油菜大量枯枝、落叶、落花、果壳还地,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促进下季作物生长有明显增肥作用,特别对罗平县生产优质香料烟叶、提高烟叶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
  2.4相关产业带动优势
  罗平现已建成全国蜜蜂春繁及蜂产品加工基地,蜂蜜作为主要的特色旅游产品逐渐销往省内外。目前,全县共有养蜂户3 523户,共饲养中蜂7 700群,西蜂逾3万群,专业养蜂从业人员超过800人,年平均接待280个蜂场,蜜蜂4.4万群,年产蜂蜜达2 080 t、花粉15 t、蜂王浆10 t、蜂胶3 t、蜂蜡30 t。2002年罗平油菜花海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油菜种植园)”。作为“世界最大的自然花园”,2004年“油菜花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罗平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在第三届中国会展(节事)产业年度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节庆50强”;2006年罗平县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2007年罗平县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及“全国十大花卉类节庆”;2010年罗平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节庆高峰论坛上又获“中国最具魅力的七大节庆活动”。一张张旅游名片见证了罗平旅游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成为罗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显著标志。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对油菜单产和总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干旱、雪灾、霜灾、凌冻等自然灾害。2000—2009年,罗平县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为1.56万、1.73万、1.75万、1.85万、2.05万、2.29万、2.33万、3.00万、3.28万hm2;总产量分别为3.44万、4.15万、3.50万、4.20万、4.10万、5.29万、5.80万、5.30万、5.63万t;单产分别为2 199.0、2 400.0、1 999.5、2 221.5、1 998.0、2 313.0、2 485.5、1 765.5、1 711.2 kg/hm2。通过分析总结罗平县9年来油菜的生产情况,发现造成罗平旱地油菜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特殊气候(干旱、雪灾、霜灾、凌冻),种植密度过大,倒伏突出,后期高温逼熟现象明显等,均严重制约着罗平县油菜生产的发展。
  3.1自然灾害对单产造成严重影响
  罗平油菜是旱地冬播油菜,在油菜整个生长过程中全靠雨养,无灌溉条件,特殊气候严重制约单产提高。据气象资料分析,罗平当年9月至翌年的4月油菜生长期间,正常年降雨量556.1 mm,平均月气温15.61 ℃,光照时数1 042.7 h,蒸发量1 020.6 mm。
  对罗平油菜单产影响首先是干旱。2005年和2008年油菜生长期间,降雨量分别为24.6 mm和57.6 mm,满足不了油菜出苗所需的水分,导致这2年油菜出苗差,基本苗少,同一块田地内苗的分布不均匀,大小苗突出,部分地块由于出苗太少而改种其他作物;出苗后遇到干旱,导致油菜植株瘦小,部分油菜生育期提前,对油菜单产影响很大。2009年冬播油菜,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油菜生长期间降雨量仅219.2 mm,较正常年度减幅达60.6%。其中,9—10月油菜种植期间,降雨量总量为131.6 mm,占整个油菜生长期降雨量的60.13%,因而2009年冬播油菜绝大多数前期出苗整齐。生长期间月平均气温16.08 ℃,比正常年月平均气温15.61 ℃增加0.47 ℃,特别是油菜生长时期开花至角果生长期(1—3月),月平均气温12.67 ℃,比正常年月增加3.27 ℃,高温使油菜生育期缩短,开花期缩短,油菜分枝数、结角数、角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由于蒸腾量大,而根系供水不足,绝大多数油菜生长处于萎蔫状态,生长受到限制,出现油菜根、茎、叶、花、角、植株等畸形现象,全县部分油菜植株失水严重,甚至整株枯死,造成全县4.0万hm2油菜全部成灾,油菜总产量比计划数减少60%。

推荐访问:罗平县 油菜 产业发展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