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大学生心理论文3000字

  摘要: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7063名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的例数及原因。结果: 7063名在校大学生有292名发生献血反应,原因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其次是献血前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献血等情况引起。多见于初次献血者。结论: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尽可能给献血者温暖的关怀和信心,使献血者精神放松,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不仅有助于减少和有效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还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无偿献血者,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从而更好的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蓬勃、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 献血反应;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063-02
  在校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重要人群,其血液合格率高于其他献血人群[1],是理想的低危献血者。在许多地方,他们甚至是最稳定和最可靠的血源,在我市献血人群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相关研究证实,在校大学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成年人群[2],很多积极参加献血的大学生由于在首次献血时(或献血后)发生献血反应而不愿或害怕再次献血,以至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而,分析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提出合理的方案降低其反应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就2010年1月至12月贵阳市大学生献血反应率及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2010年1月至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学生7063人,年龄18~25岁,平均21.4岁,平均体重57.8kg。
  1.2 方法:所有献血者均按卫生部标准要求,经咨询、体检合格后方可献血。对符合献血条件者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并根据献血者个人情况结合献血者的意愿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根据献血记录,凡献血者出现头晕、出汗、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四肢冰冷、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意识丧失、惊厥等症状之一即为献血反应。收集292例发生献血反应分析原因。
  2 结果
  2.1 根据表1统计结果显示,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心理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
  2.2 分析在校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精神紧张这是初次献血者共有的特征,部分大学生对献血知识不了解,认识不正确,如担心献血会引起贫血、体力下降或感染疾病等,由此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顾虑和心理恐惧。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害怕静脉穿刺引起疼痛,尤其是看到采血针时,恐惧感徒然加重,易发生献血反应。②献血前过度疲劳。在校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还有一些学校的学生要参加体能训练,献血前如未休息好,容易造成采血时晕厥。③献血环境不理想。

推荐访问:预防措施 献血 原因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