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探讨_某公路桥梁双柱式墩基础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公路桥梁空心薄壁墩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空心薄壁墩 , 施工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highway bridge hollow thin wall pilla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highway bridge, hollow thin wall pill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大桥设计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四车道桥面,净宽2×净10.0米,总宽22.5米。上部结构为双幅55+55(T构)+8×30(T梁)米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下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该桥施工中,采用了空心薄壁墩,为保证墩柱的外观以及方便施工,采用翻模技术施工。外模可采用大块钢模加工制成,内模采用组合钢模自制成型,每节段高3米,配以内拉杆加固,保证墩柱的几何尺寸。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滑动模板构造
  滑动模板一般主要由工作平台、内外模板、混凝土平台、工作吊篮和提升设备等组成。如下图1所示。
  
  
  图1滑动模板构造示意图
  
  (1)工作平台:由外钢环、辐射梁、内钢环、栏杆、步板组成,除提供施工操作的场地外,还用它把滑模的其它部分与顶杆相互连接起来,使整个滑模结构支承在顶杆上。工作平台是整个滑模结构的骨架,因此,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2)内外模板:采用薄钢板制作,用于上下壁厚相同的直坡空心桥墩的滑模。内外模板均通过立柱、固定在工作平台的辐射梁上。用于上下壁厚相同的斜坡空心墩的收坡滑模,内外模板仍固定在立柱上,但立柱架(或顶梁)不是固定在辐射梁上,而是通过滚轴悬挂在辐射梁上,并可利用收坡丝杆沿辐射方向移动立柱架及内外模板位置。用于斜坡式不等壁厚空心墩的收坡滑模,则内外立柱固定在辐身梁上,而在模板与立柱间安装收坡丝杆,以便分别移动内外模板的位置。
  (3)混凝土平台:由辐射梁、步板、栏杆等组成,利用立柱支承在工作平台的辐射梁上,供堆放及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操作用。
  (4)工作吊篮系统:悬挂在工作平台的辐射梁和内外模板的立柱上,它随着滑模的提升而向上移动,供施工人员对刚脱模的混凝土进行表面修饰和养生等施工操作之用。
  (5)提升设备:由千斤顶、顶杆、顶杆导管等组成,通过顶升工作平台的辐射梁使整个滑模提升。
  2、滑动模板提升工艺
  滑动模板提升设备主要有提升千斤顶、支承顶杆及液压控制装置等几部分。其提升过程为:
  (1)螺旋千斤顶提升步骤:
  ①转动手轮使螺杆旋转,使千斤顶顶座及顶架上模梁带动整个滑模徐徐上升。此时,上卡头、卡瓦、卡板卡住顶杆,而下卡头、卡瓦、卡板则沿顶杆向上滑行,当滑至与上下卡瓦接触或螺杆不能再旋转时,即完成一个行程的提升。
  ②向相反方向转动手轮,此时,下卡头、卡瓦、卡板卡住顶杆,整个滑模处于静止状态。仅上卡头、卡瓦、卡板边同螺杆、手轮沿顶杆向上滑行,至上卡头与顶架上横梁接触或螺杆不能再旋转时为止,即完成整个一个循环。
  (2)液压千斤顶提升步骤:
  ①进油提升:利用油泵将油压入缸盖与活塞间,在油压作用时,上卡头立即卡紧顶杆,使活塞固定与顶杆上。随着缸盖与活塞间进油量的增加,使缸盖连同缸筒、底座及整个滑模结构一起上升,直至上、下卡头顶紧时,提升暂停。此时,缸筒内排油弹簧完全处于压缩状态。
  ②排油归位:开通回油管,解除油压,利用排油弹簧推动下卡头使其与顶杆卡紧,同时推动上下卡头将排出缸筒,在千斤顶及整个滑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活塞回到进油前位置。至此,完成一个提升循环。为了使各液压千斤顶能协同一致地工作,应将油泵与各千斤顶用高压油管连接,由操纵台统一集中控制。
  提升时,滑模与平台上临时荷载全由支承顶杆承受。顶杆多用A3与A5圆钢制作,直径25mm,A5圆钢的承载能力约为12.5kN(A3刚为10kN)。顶杆一端埋置于墩、台结构的混凝土中,一端穿过千斤顶芯孔,每节长2.0~4.0m,用工具式或焊接连接。为了节省钢材,使支承顶杆能重复使用,可在顶杆外安上套管,套管随同滑模整个结构一起上升,待施工完毕后,可拔出支承顶杆。
  3、滑模的设计
  滑动模板整体结构是混凝土成型的装置,也是施工操作的主要场地,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合理的安全度。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滑动模板各组成部件,必须按强度和刚度要求进行设计与验算。
  (1)荷载取值。作用在滑动模板整个结构上的荷载有静荷载与活荷载。工作平台、内外模板、混凝土平台、工作吊篮、提升设备、液压管线等自重都属于静荷载;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平台上堆放的材料及半成品等的重力,以及滑升时混凝土与模板间的摩阻力等属于垂直活荷载;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及风荷载等属于水平活荷载。具体可按有关规范与设计要求分别取值。
  (2)确定支承杆、千斤顶、顶升架和工作平台的布置方案。支承顶杆和千斤顶的布置方案:一般有均匀布置、分组集中布置以及分组集中与均匀布置相结合等。在筒壁结构中多采用均匀布置方案,在平面较为复杂的结构中则宜采用分组集中均匀相结合布置方案。千斤顶在布置时,应使各千斤顶所承受的荷载大致相同,以利同步提升。当平台上荷载分而不均匀时,荷载较大的区域和摩阻力较大的区段,千斤顶布置的数量要多些。考虑到平台荷载内重外轻,在数量上内侧应较外侧布置多些,以避免顶升架提升时向内倾斜。
  (3)模板的设计。包括模板尽寸的确定和模板的刚度。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才能保证浇筑混凝土和提升过程中,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不发生超过允许的变形值。一般条件下,模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支点间在力作用方向的变形不应超过1/1000。作用在模板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是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此时,模板按简支板计算。因为滑模施工中,模板有一定倾斜度,出模混凝土具有0.05~0.25MPa的强度,所以模板底部的混凝土对模板已不存在的侧压力。
  (4)顶升架与工作平台的设计。顶升架的构造型式,主要是根据结构水平截面形状、部位和千斤顶的类型决定的。一般常采用一字型的单横梁式或双横梁式。
  4、滑模浇筑混凝土
  (1)滑模组装。在墩位上就地进行组装时,定出桥墩中心线;在基础顶面搭枕木垛,定出桥墩中心线;在枕木垛上先安装内钢环,并准确定位,再依次安装辐射梁、外钢环、立柱、顶杆、千斤顶、模板等;提升整个装置,撤去枕木垛,再将模板落下就位,随后安装余下的设施;内外吊架待模板滑升至一定高度,及时安装;模板在安装前,表面涂润滑剂,以减少滑升时的摩阻力;组装完毕后,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组装质量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纠正偏差。
  (2)灌注混凝土。滑模宜灌筑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灌筑时应分层、分段对称地进行,分层厚度20~30cm为宜,灌筑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缘宜有不上于10~15cm的距离。混凝土入模时,要均匀分布,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捣时应避免触及钢筋及模板,振动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得超过5cm;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为0.2~0.5MPa,以防在其自重压力下坍塌变形。为此,可根据气温、水泥标号经试验后掺入一定量的早强剂,以加速提升;脱模后8h左右开始养生,用吊在下吊架上的环绕墩身的带小孔的水管来进行。养生水管一般设在距模板下缘1.8~2.0m处效果较好。

推荐访问:薄壁 空心 桥梁 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