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对农林危害调查】 黑龙江省的农林四场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掌握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对农林的危害程度,为林业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于2008年3月─2011年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危害大,用材林比经济林大,幼龄林比中龄林大,尤其当年新植的幼苗危害更严重。用材林啃伤率平均为2.09%,死亡率为1.25%;经济林啃伤率平均为0.78%,死亡率为0.29%;幼龄林啃伤率平均为4.01%,死亡率为5.22%。
  关键词:黑龙江;啮齿动物;农林危害;调查
  中图分类号:Q959.83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39
  Investigation on Rodent’s Damage to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Southeast Forest Area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N Zhi-min1,SUN Yong-yi2,YANG Chun-wen1,LIU Zhu1,SUN Xiao-yan2
  (1.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 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2, China ; 2.Daxinggou Forestry Bureau of Jilin Province ,Wangqing,Jilin 133202,China;3. Yakeshi Forest Protection Master Station of Inner Mongolia ,Yakeshi, Inner Mongolia 02215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ster the damage level of rodent does to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Southeast forest area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preventing rodent pest for the department of forest, investigated on the spot from March ,2008 to January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mage in the east of Heilongjiang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the southeast , more damage to commercial forest than economic forest , more damage to young forest than half-mature forest , especially seedling planted in the very year. On average the eating rate of commercial forests was 2.09%; the death rate was 1.25% ; the eating rate of economic forests was 0.78% ; the death rate was 0.29% .The average eating rate of young forests was 4.01% and the death rate was 5.22%.
  Key words: Heilongjiang ; rodent ; damage to agriculture and forest ; investigation
  啮齿动物是野生动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并非完全有害,对维系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在各地大面积造林的情况下,啮齿动物所造成的损失也日益突出[1-7]。啮齿动物对黑龙江东南部农林危害的有关研究未见报道,笔者于2008年3月─2011年2月,历经3年多时间,对该地区啮齿动物资源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为鼠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1 研究地点及方法
  1.1 研究地点
  本次调查选择黑龙江省东南部啮齿动物分布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六处林地,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横道河子、黑龙江双峰林场、林口县正三阳林场、鸡西矿区周边林场。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区东南约15 km处,属于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区;牡丹江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北部、张广才岭安纺山脉之末,以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横道河子隶属黑龙江省海林市管辖,森林覆盖率为92%;黑龙江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中段,林场资源丰富,森林树木上百种;林口县正三阳林场地处森林茂密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的峡口处,山多林密,江河纵横;鸡西市调查东南与俄罗斯交界,未开垦荒地面积44万km2。
  1.2 研究方法
  主要在每年的春季冰雪融化后和春季造林后1个月内进行,其它月份辅助调查。在林地内选择不同的立地条件设置样地30块,每块样地面积100 m2(10 m×10 m),观察记录每个样地林木损伤方式、部位,计算损伤森林面积,再推算出标准试验地和大区域内森林危害面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啃伤率和死亡率分别以单位面积内啃伤株数和死率株数占总株数百分比计算[8-11]。用Excel2007标准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记录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中国啮齿动物的14.48%,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 %;广布种4种,占19.05 %。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其中有14种对农林危害程度比较大,黑龙江东南部地区比中东和东南部地区危害大,用材林比经济林大,幼龄林比成林大,尤其当年新植的幼苗危害更大。用材林啃伤率平均为2.09%,死亡率为1.25%;经济林啃伤率平均为0.78%,死亡率为0.29%;幼龄林啃伤率平均为4.01%,死亡率为5.22%。各种啮齿动物的分布及对森林的危害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生境类型危害状况
  由于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各种生态因子均有差异,因此,分布于林区的啮齿动物因条件不同,种类和数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12-13]。棕背鼠平、红背鼠平、高山鼠兔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阔叶林和石林中,其它啮齿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由于植物分布受生态因子的影响,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危害类型也不尽相同。用材林比经济林危害大的主要原因是,用材林大多是集体所有、自然生长的林,疏于管理;经济林是个体多些,由于个人的精心抚育(用药、捕鼠等措施),受危害的程度就比较低,由于幼林大多是皆伐后栽植,林型比较单一,植被较少,没有更多的坚果和种子为啮齿动物提供食物,所以危害较大。
  3.2 不同调查地危害情况
  由于所调查的地点立地条件不同,危害程度不相同,黑龙江东部地区比中、东南部地区危害大,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矿区,森林过度采伐,林型大多是人工林较多,加之农民的毁林种田,使森林形成了斑块状。人工林树种比较单一,天敌较少,没有过多的植被和更多的种子和坚果,为林中的啮齿动物提供食物,加之冬季农田中没有粮食,本来分布在农田和草原中的一部分鼠也进入林区,加大对林区的危害程度。
  3.3 不同季节为害状况
  调查发现,北方鼠类为害比较严重的季节是冬春,占为害的85.14%。由于夏秋植物和果实丰富,鼠类食物资源较多,冬天多数为落叶,加之大雪履盖,鼠类食物资源短缺,是其为害的主要原因。所调查的21种啮齿动物中褐家鼠、缺齿鼹、黑龙江刺猬、巢鼠、普通鼩鼱、麝鼠对林木危害比较小,其它啮齿动物对林木都具有很大危害。
  3.4 对农业的危害
  由于东南部地区农民的毁林种田,使森林形成了斑块状,许多啮齿动物以农田为觅食地,盗食刚播下的种子,造成农田大面积缺苗;作物成熟季节,咬断茎秆,并把大量粮食搬进洞内或盗食成熟的瓜果和蔬菜,对农田造成很大的危害。
  3.5 预防措施
  (1)要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尤其加强科技投入,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林区跟班作业,科学防治;还要加大资金投入。
  (2) 从密度的季节变化可知,鼠密度呈两个高峰期,一个是6─7月,另一个是9─10月。药物统一灭鼠应在4月份和8月份,4月份是播种前,可达到最好的灭鼠效果。
  (3)在防治鼠害时,方法很多,化学防治虽然见效快、效果好,但是副作用比较大,不提倡,除大面积爆发时采用外,应谨慎使用,应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加之使用抗生育剂。主要应保护植被,改变鼠类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动物的天敌,严禁捕蛇、鹰等。还应加强对稀有品种的保护力度,维持生态平衡。
  (4)在森林鼠害的控制上,只有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依靠森林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和天敌对害鼠的控制效应,辅以人为控制手段,才能实现林区害鼠的可持续控制。
  参考文献:
  [1] 阎锡海,高云芳. 啮齿动物对延安地区林区危害的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1998,28(6):527-530.
  [2] 董禄. 湟中县草地啮齿动物危害现状及防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3):80-81.
  [3] 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等.几种啮齿动物食物利用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1(2):201-206.
  [4] 姚圣忠,胡德夫,周娜,等.我国森林啮齿动物的发生及防控措施研究现状[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5):22-26.
  [5] 巩爱岐,张生合,李青云.论青海高寒草甸草地啮齿动物的种群类型及危害损失[J].青海草业,2003,12(4):19-23.
  [6] 周延林,王利民,鲍伟东,等. 几种啮齿动物食性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1(6):614-617.
  [7] 武晓东,邹元平,郝玉山,等.内蒙古大兴安岭吉文林区啮齿动物区系及危害的调查[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1999,20(2):18-23.
  [8] 姚圣忠,胡德夫,曹青,等. 沽源县林地啮齿动物种类及为害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2005(3):19-21.
  [9] 金志民,杨春文,刘铸,等.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区系调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1):81-82.
  [10] 金志民,刘铸,李殿伟,等. 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6种啮齿动物食性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5):11-12.
  [11] 金志民,刘铸,李殿伟,等.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被害林木种类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09-17910.
  [12] 邹波,李健,宁振东,等. 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7):71-73.
  [13] 王庭林,常文英,宁振东,等.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50-52,68.
  收稿日期:2012-03-06;修订日期:2012-04-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038);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森林啮齿动物种群崩溃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金志民(1972-),男,黑龙江庆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杨春文( 1958- ) , 男, 黑龙江兰西人, 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推荐访问:黑龙江省 林区 农林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