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头的情愫】小布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小学的布贴画一直是我校的一个教学特色。学生的布贴画作品走出了校门,在省市、全国乃至世界的儿童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为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曾拍摄《布贴画从这里走向世界》新闻纪录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布贴画的魅力,也让人们知道了普兰店市久寿小学。几十年来,一批批孩子们从这个有限的艺术天地中走出来,布贴画已经成为他们释放想象的方式和教师们教育孩子的手段,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和废旧布头粘贴着自己的“美丽世界”。
  我特别喜爱这些传统的纯手工艺术品,基于这份执著的喜欢,我爱上了布贴画的制作。几年来,我在继承传统技法前提下,不断地开拓新的制作技法,把自己的热情和喜爱融入到一幅幅的作品创作中,把我校的布贴画特色教学传承下去。
  布贴画也叫布堆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布贴工艺,广泛流传民间,历史悠久。它以布料为原料,充分地利用布的纹理、质感、色彩,以剪刀代替画笔制作而成的装饰画。布贴画创作内容广泛(见图1),有人物、动物、花卉、山水风景、民间故事传说、喜庆吉祥等。艺术表现形式以平面堆贴和浮雕立体式为主。布贴画作品看似犹如版画的粗犷、油画的豪放、水彩画的淡雅、国画的流畅与温馨,而仔细观赏时又会得出似是而非的感觉,相比之下它更具有朴实、纯真、自然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装饰特征。
  图1
  丝绫堆绣是布贴画的一种,它是在古老技艺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艺术品。它起源于唐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直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了融汇多种技法,色彩绚丽,做工精细,并且具有浅浮雕效果的艺术特色。丝绫堆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手艺在民间正在逐渐消失,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丝绫堆绣作品,不但装饰味浓,而且它的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丝绫堆绣的作品既有油画的立体效果,又有工笔重彩国画的效果。
  丝绫堆绣的文化背景和它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有一种很神圣感和责任感,因此,我们开始了丝绫堆绣的制作,在摸索中寻求新的创意,并决心把这份古老文化传承下去,让这份古老的技艺在校园开花。
  我们还成立了布贴画小组,并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由浅入深,由平面到立体制作的布贴画教学模式。在制作布贴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绘画方面的基础知识,懂得根据布料不同的质地、纹理、颜色进行选材,在描画、选布、剪裁、拼摆、粘贴的制作过程里,既训练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思维,又让孩子养成了细致耐心、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废物利用生活理念的今天,我们要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用自己的巧手为生活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布贴画的创作是小学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将其作为载体,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见图2),不仅在国际上打响了久寿小学的品牌,更解放了孩子们的天性。布贴画教学也培养了很多美术人才,从前在学校参加布贴画兴趣小组的学生如今很多已经考上了各类艺术学院,有的甚至考取了博士学位,成为艺术家。我校96届毕业生刘杰曾是我校布贴画小组中的佼佼者,毕业多年,不忘母校对她的培养,已经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她亲手做了一幅布贴画作品赠给母校。从她的《美丽的童心》布艺作品中,依稀能看到当年的她兴致勃勃地学做布贴画的影子,夸张概括的人物形象和生活中常见的麻绳、竹棍、毛线的完美组合,无不体现出了作者的别具匠心的设计,作品成了我校走廊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很喜欢这句话:手工的再次复兴,是对独一无二的尊重,是对钢筋水泥都市和流水线的抵抗,因为机械化虽然带来了产量,却不能复制手工的灵气,那带着体温的纯手工作品,集聚着制作者的祈愿和祝福。目前,布贴画教学已成为我校的特色,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并纳入到常规教学中。同时,我校的一些精美的作品也被作为装饰画收藏。
  虽然现在布贴画有些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一定坚持把对小布头那抹情愫融入到教学中。我愿这一古老的技艺能够带给人们一份平静、悠远、祥和的感受,更愿“布贴画教学”这朵奇葩永远盛开在久寿小学的校园!
  (普兰店市久寿小学)

推荐访问:布头 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