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方言中的“把”字句 贵阳方言话大全

  摘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句式之一,也是现代汉语的特有句式。贵阳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通过对比发现贵阳方言中“把”字句的特殊之处。  关键词:“把”字句;普通话;贵阳方言
  作者简介:王蕴华,女(1985.3-),籍贯:贵州,民族:汉,学校学院专业: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年级:11级,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21-02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句式之一。对于“把”字句的定义,在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中,对“把”字句的解释是:“‘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如:“张三把李四打了”“熊猫把竹子吃了”“他把人打了”,是“A把B怎么样”,有一种处置的含义。
  由于“把”字句具处置意,所以又叫处置式。处置式就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在贵阳方言中,“把”字句不仅包含“施事+把+受事+VP”句式,还包含“受事+把+VP ”句式,例如:“他把生病了”“我把东西搞落在车子上了”等。这些“把”字句在结构上和语义上同普通话比较起来,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我们通过对贵阳方言中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的进行对比,来了解贵阳方言中“把”字句的特殊之处。
  一、贵阳方言中的“把”字句
  贵阳方言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特别是在口语中, 基本上都是用“把”字来表达“把”字和“被”字所要表达的意思。贵阳方言中的“把”字句主要有以下4种:
  1、施事+把+受事+VP
  例如“我把作业做完袄。”“我把衣服洗好袄。”这一类的句子,从施受关系上看,是受事“把”字句,“把”相当于介词,把动词的受动成分置于动词之前。这类句子表示施动者有意的行动,目的是对某人或某物进行处置, 使其发生某种变化或受到某种影响。
  2、受事+把+施事+VP
  例如“那些学生把老师教得灰心完。”“他勒死,把她哭得伤心完。”这一类的句子从施受关系上看,是施事“把”字句,“把”仍做介词,但“把”字后面的词语,不是动词的受动成分,而是动作的发出者。
  3、施事+把+V
  例如“你勒东西勒?我把搞落袄。”“你勒书勒?我把借人袄。”这一类的句式虽然仍是受事把字句,但动词的受动成分不出现,虽然说隐含的部分很清楚,但却不需要说出。
  4、关系把字句
  例如“这个字太小了,把我的眼睛都看花袄。”“不要再吵袄,你把我勒脑壳都吵昏袄!” 这一类的句式,动词在语义上无法影响“把”字后面的词语,“把”字后面的词语同动词之外的其他词语在语义上有某种联系。
  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
  普通话中“把”字句主要是“施事+ 把+ 受事+ VP”这样一个结构,但是有处置、对待、致使等不同意思,根据语义特点将“把”字句分为处置式,对待式,致使式三种类型。
  1、处置式:
  例如“我把饭烧好了。”“我把垃圾扔了。”这一类的句子表示施动者有意的行动,目的是对某人或某物进行处置, 使其发生某种变化或受到某种影响。担任述体或述体中心成分的“把”字短语的主体由“把”和“把”的对象组成, 述体由动词担任,包含动作的结果, 此结果就是施动者使受动者发生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
  2、对待式:
  例如“他把你恨死了。”“你怎么把老朋友忘了?”这一类的句子表示施动者如何对待而不是如何处置某人或某物,其结果不都是受动者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 也可以是施动者自己的变化或受到的影响。
  3、致使式:
  例如“他没说几句就把我的肚子笑疼了。”“小王一粗心就把特务跑了。”这一类的句子,施动者的动作行为不是有意的, 也不代表其对受动者的态度, 而只是客观地叙述施动者做什么(未然)或做了什么(已然), 导致(未然)或导致了(已然)什么结果。
  三、普通话与贵阳方言“把”字句的对比
  1、在普通话中表达“被”的意思可以说“我被别人打了”“我被泼了一身的水”“他被开除了”“他被堵在路上了”。但是在贵阳方言中,不说“我被怎么样了”,一般是说“我把着怎么样了”,例如:“我把着别人打了”“他把堵在路上了”。
  2、普通话的介词“把”“被”有明确的分工。“我把水洒了。”和“我被水洒了。”前一句是想表达自己的动作造成的结果,但是后一句是说自己因为某个动作而被影响到。贵阳方言在口语中“被”字几乎不用,起相同作用的词是“把”,“把”做介词被时,不引出主动者,多用于被动,隐含遗憾的意思,比如“我把摔倒袄。”“我把受伤袄。”
  3、贵阳方言中的“把”同“着”配合使用,“把”字常出现在“着”之前,共同构成被动句式,相当于普通话的“被”字句,起强调作用,比如“我把着打袄。”“我把着开除袄。”另外,贵阳话中还有一种“着”和“把”互见的句式,比如“着他抢先一步把东西拿走袄。”这种句式“着”前“把”后,同作介词。“着”相当于普通话“把”,引进动词支配的对象,相当于普通话的“被”“把”互见。
  4、贵阳话“把”字句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就是放在动词,形容词以及词组前,没有处置性,作用相当于副词,句式短小。比如“天把亮袄”“雨把停袄”,在这种句式中“把”作副词,动词大多数是单音节动词或是补充式动词,有的也译成副词“已经”。还有一种是“把+形容词”,比如“天把阴袄”“饭把熟袄”, 这类句子的形容词一般都是单音节,表达了肯定事实的含义。另有一种是“把”+词组这种句式,比如“把出太阳袄,晒哈被窝”,在这类句子中“把”也做副词,表示某种状态的开始。
  5、“把”字句从古代就已经存在,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把”在古汉语里是实词,表示动作,有“握”、“攥”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把”的用法也在变化着,从以前的实词变为现在的虚词,例如:“把门关好”,从形式上看,“把”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一个结构体,充当句子谓语部分的次要成分,这里的“把”是虚词,从深层看,“把”还有“将、拿、用”的含意,因此这些句中的“把”可以说就是介于实词与虚词二者之间,处于由实变虚的过渡阶段,只是还未完全虚化。而在贵阳方言里存在的“把”字句有“我把搞忘了。”“灯把熄了。”跟普通话的“把”字句不同,普通话的“把”字句多是通过“把”字把动词的受事宾语提前,表示一种处置关系,全句在语意上强调的是处置对象,即强调宾语。
  四、总结
  通过对贵阳方言的“把”字句和普通话的“把”字句的比较,显示出了它独特之处。贵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但是在一些细节之处却和北方方言不一样。研究地方方言,找出地方方言和大的方言区的异同,有助于我们研究方言,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贵阳方言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这些独特之处也正在慢慢地消失,被普通话所淡化,研究并了解方言,可以保护方言,保护古老的文化,也能对普通话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浩瑜 近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把”字句遭受义“把”字句 刊 语文研究 2010年第2 期
  [2]、孔繁清 郭旭 “把”字句的事件结构分析 刊 语文学刊 2010年第12期
  [3]、吕必松.“把”字短语“把”字句和“把”字句教学 刊 汉语学习 2010年第5期
  [4]、王建设 贵阳方言中的“把”字句 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一期
  [5]、薛凤生 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类型 刊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年第1期
  [6]、袁莉容 说不尽的“把”字句-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字句研究综述 2003年第6期

推荐访问:贵阳 字句 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