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批评艺术]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

  摘要:马克思经典著作是革命性内容与批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的艺术整体, 马克思流亡生活、学识根基、治学态度,为其批评艺术奠定了生活动力、学术基础和反批评勇气,马克思经典著作重视逻辑起点和扬弃的辩证法,综合运用反讽、白描等手法,形成了明快的文风,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热潮中学术论文论著写作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马克思经典著作;批评艺术;文风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214-02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模式的体现,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内容与批评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的整体”。从内容与形式一致性角度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才能不陷于把马克思主义存在所谓唯意志论对决定论、能动的认识论对摹写的认识论的“核心矛盾”、“互相矛盾的两难推论” 【1】,也才能不陷于后马克思主义在话语理论的支撑下解构古典马克思主义核心范畴的所谓“重建”陷阱。【2】这些研究者分割了内容和形式。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伟大真理,就话语的核心——文体而言,表现出来的堪称范本的批评艺术与其革命性内容是协调一致的。其风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3】明快,就是对马克思著作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高度概括。
  那么,马克思著作明快批评艺术特征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在此,本文以例证来阐述。
  一、抓根本:重视逻辑起点,彰显明快风格。
  马克思只对原则性问题进行争论和批判。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别人挑起的无谓争论甚至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从这一原则出发,马克思在构建理论体系方面,发扬德国民族的理性思维特长,善于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宏伟的科学理论大厦《资本论》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善于发现反映时代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把此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方面。马克思把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他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明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科学地反思时代发展的根本问题,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所处时代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一切矛盾的根源。于是马克思给自己提出需要解决的两个任务:一是要追问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是什么,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为什么会统治人,资本和劳动的分离为什么会导致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这就把对私有制合理性的追问转化成对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合理性的追问。二是把对私有制合理性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存关系合理性的追问,变成了对其历史起源的追问。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解剖的。由于重视逻辑起点,马克思著作的开篇和结尾总是铿锵有力,观点鲜明。
  二、讲扬弃:倒掉脏水,留下孩子。
  不要脏水孩子一起倒掉,也不能脏水孩子一起留着,倒掉脏水,留下孩子,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的历史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一系列转折和变革的过程。
  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现着批判,是批判与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马克思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例如,黑格尔当时有个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一般的人看这句话,很明显,这是为现存制度唱赞歌。普鲁士政府的官员也都洋洋自得,为其政权的存在而骄傲。但是马克思用他的批判精神和思辩的智慧却推出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该灭亡的。”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说明它比奴隶制度合理,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显然比封建制度更合理,依此类推。也就是说,在黑格尔这个命题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刻的思想——一切都是暂时的。马克思这一颠倒,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哲学观点。
  三、善反讽:以子之矛刺子之盾,彰显批评的尖锐性
  对于敌对势力,马克思从来都是旗帜鲜明地讽刺和针锋相对的批判。反讽的杰作——《共产党宣言》,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共产党宣言》对于资产阶级反对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叫喊进行了尖锐的反讽:“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宣言》将各种责难排列着进行批驳,大气磅礴地阐明了共产党的使命。
  四、描形象:勾画各种伪科学脸谱,揭露各种反动势力的本质
  对于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马克思生动形象地采用形象说理,勾画对方的可笑形象。
  马克思是这样说的:“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间,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末,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家害怕没有剩余价值,就像害怕没有空气”。【4】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批判旧哲学是“郎福德式的淡而无味的杂碎汤”。   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家米海洛夫斯基发表文章,对《资本论》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趋势作了曲解,马克思说:“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辱侮。”
  在西欧中世纪,专制主义盛行,到处是强暴,禁锢和杀戮。马克思把这种政治文明程度极低的状态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时期”。因为有动物,所以有“动物主义”。他所言说的动物多为畜类。畜类是兽类经由驯化的结果,其实等于“奴群”。对于权势者及其努力,他称作“黑暗的动物”。它们是死的制造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批驳“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资本家的节欲说”等等,直捣论敌的五脏六腑,痛快淋漓。
  五、重文风:语言激情飞扬,从不以弱示人
  马克思著作语言犀利,充满激情,他杜绝自己的文字带有肝病色彩,不想留下让人揣摩的意思,总是激扬文字,旗帜鲜明。
  从1850年开始,马克思就处在穷困潦倒之中,一直与面包房、店主、牛奶铺、菜铺、煤铺、疾病等“敌对的力量”斗争。尽管身处困境,但马克思仍然保持乐观的精神风貌:“未必有人会在这样缺货币的情况下来写关于‘货币’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曾摆在贵族小姐的房间里以示高雅,不像黑格尔的著作 “天书”一样费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劳动者而立言,它就不仅面向哲学家,更面向群众。《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所关注和描述的,都是群众生存的重大问题,是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的、又总是搞不懂的一些事情。经过共产党组织的宣讲、解释,就会顿开茅塞。
  马克思与他之前的哲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样一种强烈地把哲学活动指向实践的态度,导致了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从而在叙述上体现出气势磅礴的文风。
  马克思对于文学艺术有着广泛的爱好和涉猎,拥有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马克思能够成段地背诵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对于歌德、巴尔扎克和狄更斯推崇备至,马克思和海涅还是十分投契的莫逆之交。文学艺术的修养,为马克思著作的风格打下了深刻印记。
  马克思通过关于风格问题的全面论述揭露了书报检查令专制和虚伪的实质。他说:“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从这个例证里也可以折射出,马克思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幽默激情的著作家
  注释:
  【1】易克信:“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概述”,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国外流派资料
  【2】周凡:“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国外流派资料
  【3】李以泰:“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 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7月期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六节.1972年.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马克思 经典著作 批评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