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定义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管好,怎样管好,则是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追溯制度;更应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实工作基础,实现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工作目标。
  1.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具体来说,是指为了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对农业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各类对象,制订并实施标准,使之实现必要而合理的统一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与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总结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向农民推广并应用于农业,最终为市场提供安全、质优、高产的农产品。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既可以使农民增收,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农业部根据各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自2000年以来,编制了6批共1848项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其中种植业标准609项、畜牧、兽医标准382项、渔业标准263项、农垦标准192项、农机类标准147项、资源环境及高新技术标准122项。截至目前,已制定修订农业国家标准691项,行业标准1546项。我国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补充、企业标准为基础的农业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对指导农业生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掌握在种植业方面,吉林省就制定标准30多个。
  2.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2.1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农业标准化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意义十分重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农业标准的示范和应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与实施标准化相结合,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发展的腾飞之翼,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之源。没有农业标准化,我国农业不会出现质的突变,更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推行农业标准化,才有可能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合理科学地组装起来,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期待的高产、高效、高质量、高收益的目标,才能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2.2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走出国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自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行为必须与相关农业标准快速靠拢,没有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就难以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由于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以较高水平标准为依据,设置了多重技术贸易壁垒,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致使我国农贸出口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要想“守得住”、“出得去”,就必须尽快推动农业标准化,否则将会永远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
  2.3农业标准化是实施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前提 如果没有标准化,农民生产靠经验,农业生产过程就难以监管,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只是一个梦。只有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才有可能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才能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实际上,农业部门既是农业行业主管部门,也是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具有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等重要职能,因此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如果全市多数农村广泛开展“带头学科技、带头用科技、带头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科技致富”的“三带一帮”活动,农业生产全面实现标准化,整个生产过程得到有效监控,那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升,农产品安全风险会降至最低。
  2.4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赖农业标准化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随着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等因素,农业设施状况、装备水平提升幅度较大,这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还需要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凡是实现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优化农产品布局、规模化种养、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区域,农村经济就会得到繁荣,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凡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就会涌现出大量的特色农产品;凡是市场连接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就能创出更多的品牌农产品和 “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只有高质量的安全优质农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才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2.5构建科学的农业管理体系,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必须运用农业标准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市农委结合长春市农业发展实际,对农业生产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些适应性探索。长春市的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规模普遍偏小、分散经营,要实施社会化大生产有一定难度。如果能够组织起来,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就能够有效地整合农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职能,有利于构建新时期现代农业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3.长春市农产品种植业农业标准化实施现状
  为了摸清长春市种植业生产标准化实施现状,按照市农委要求,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长春市部分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调查,并将实际情况进行了归纳和简单分析。
  3.1长春市无公害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实施现状 制定了调查方案,按该方案,在长春市所属的5个县(市、区)(即双阳、九台、农安、德惠、榆树),每个县(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 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开展调查。调查方式采用现场检查和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种植农户座谈形式相结合。整个调查历时10天,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地在生产种植、管理等方面标准化实施的情况。
  各基地情况不同,但在种植过程中,基本能够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认真操作,很注意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品种、使用方法、用量、时期等,防范违禁农用物资的使用;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农户,能够基本了解种植产品的技术规程。   部分农业部门,比较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据双阳、德惠等地调查结果看,他们利用冬季农闲时节,有针对性地为农民举办内容丰富的生产技术培训班。多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都接受过培训。当然,也有部分农户可能因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掌握得还不是很好。
  各级政府对农业标准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工作中增加一些投入,依靠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向农民推广、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并取得一定效果。
  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各基地在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在基地管理上需要加强。调查发现,多数基地与农户之间结合并不紧密,关系比较松散,管理不十分严格。有的种植户对所种作物的技术规程掌握得不准,还是凭自己经验来管理、生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是在种管收及包装过程中,实施标准化存在脱节现象。农业生产从种植到售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标准,只有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现实情况是,在目前对生产资料严管严控形成的高压势态下,一些滥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收获、分等级、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上,标准化实施几乎为零。这些环节如果没有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按规范化进行管理,会对农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引起注意。
  三是在农业生产中,种植户对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多数农户、基地没有按标准要求记录生产活动,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追溯到这些农户时,他们承担的风险很大,损失更大。
  3.2原因分析
  3.2.1资金投入不足 实施农业标准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在农业标准化上,各级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有些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将标准化列入政府预算支出;一些基地的生产设施还很陈旧、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方式粗放。
  3.2.2意识淡漠 从政府领导到普通农民对标准化的作用在认识上明显不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说得多,做得少,有的几乎不知道种植技术规程。
  3.2.3服务基础差 从各基地了解的情况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错,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较好,实战经验丰富,有能力指导当地生产,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有些站因经费紧张、硬件条件差,本身的作用无法发挥,有的只是确定了技术指导任务,但没有赋予监管或执法权,推动作用和力度小。
  3.2.4政策不到位 为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政府应出台鼓励政策,对开展标准化工作较好、贡献较大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相应政策出台,说明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3.2.5适应标准数量少 有些标准与种植、管理实际不相符,还有的没有标准。农业生产因地域、条件、季节的不同,在同一种作物种植、管理的方式上,差异较大。即使是省级规程,种植同一个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条件的实际生产管理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适合的标准少,与实际生产脱节。因此,应鼓励各地制定更为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有效标准。
  4.全面推动长春市农业标准化深入发展的建议
  4.1确定工作原则,明确工作思路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具体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各项措施,扎实推动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农业标准化在长春市的深入发展。
  4.1.1工作目标上要明确“三个服务” 一是围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要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服务。二是围绕“三农”和粮食安全问题,农业标准化要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三是围绕进出口贸易,农业标准化要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服务。
  4.1.2工作方法上应强化“三个结合” 一是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紧密结合。二是农业标准化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要紧密结合。三是农业标准化与农技推广要紧密结合。
  4.1.3工作布局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强化农业投入品整治、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之间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农业标准化基础工作与面上工作之间的关系。三要处理好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之间的关系。
  4.1.4工作重点上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抓目标向抓落实转变。二是从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举、突出质量安全转变。三是从初级管理向深度管理转变。
  4.1.5工作措施上要确保“五个到位”一是加强领导,开拓创新,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要到位。二是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的长效机制要到位。三是形式多样,搞好服务,农业标准宣传落实要到位。四是充实队伍,提高素质,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到位。五是强化实施,多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行业协会服务要到位。
  4.1.6强化农业标准的实施 要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粮工程”、农业“七大体系”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强化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强化质量自控,积极促进和发挥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等在农产品标准化实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随着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崛起,一定要落实好龙头企业带动这个战略措施。
  4.1.7搞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的建设 示范区是农业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要建设好、管理好。按照国家、省的有关精神,在未来3年内,长春市再创建5~10个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标准化进程。为了鼓励该项工作,建议出台有关奖励机制,对完成标准化工作业绩突出、硬指标考核合格后,对有参与关单位和优秀个人给与适当奖励和表彰。
  4.2设立标准化工作专业机构和建立人才队伍
  4.2.1建议设立“长春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办公室”
  由于各级领导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上和行动上并不统一,为强化领导,建议设立“长春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办公室”,从领导机制上统一协调该项工作。该领导小组应由市农委主要领导负责牵头,各有关处室和基层事业单位领导等参加。
  主要工作职能是:研究和确定长春市标准化发展目标;制定标准化工作计划;出台标准化鼓励政策;组织协调标准化工作实施;落实标准化工作费用;检查、指导、评估、总结标准化工作进度和成果等。
  4.2.2建设标准化实施的人才队伍
  农业标准化涉及范围很广,制(修)定和实施运用标准时,也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理论基础,需要将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因此可以说,人才素质和知识水平及对生产技术状况掌握程度和经验等,决定了所制定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长春市农业系统多数技术人员还没有受过农业技术标准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给实施农业标准化带来很大的障碍。为此,建议成立一个农委系统中由农业专家组成的“长春市农业标准专家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职能是:在市农业标准标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专家特长,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标准查新;研究、制定新标准;旧标准改版、升级、修订;标准审定;技术人员培训;标准宣贯、推广;标准实施过程的检查、评估等。
  由于长春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晚,与先进地区比,在标准化方面差距较大。如果充分认识并着手解决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诸多问题,预计通过3~5年努力,长春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一定会实现历史性进步。

推荐访问:长春市 农产品 推进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