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美遵循了 [中国建筑不灭的凝固美]

  【摘 要】本文对建筑艺术形态,建筑生命之美,进行了深刻的探寻,阐述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并对今后建筑的发展方向做出殷切期盼。  【关键词】建筑;生命;发展阶段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建筑,建筑也是一种美术,一种艺术,一种美。建筑的美也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建筑的外在美显示为形态美,可分为通过视觉所知觉的大形态与细部形态。建筑的内在美即精神,是与感性相连的。它是象征性领域,也是意识领域。在《文心雕龙》里刘勰曾经说过 “神居胸臆,志气统其关键” ,这就是心、主观之分为神与气。建筑内在美先被感到,又是意味的领域。建筑的实体主要表现为建筑空间。建筑空间可再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形态可以说是建筑空间的轮廓线。一般来讲,室内空间与形态也有联系,而外部空间更多的受其他感觉影响。庄子的“许静之心”是静心的思想。从秀丽的自然山水中提升精神境界,开放心灵的空旷的场所是寂寞的“禅”之所在。比之华丽和复杂,“寂”才能引出真正的“美”。“逸”多数情况出现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因此真正杰出的匠人很少以豪放作为己任。真正的建筑师不会把大,怪诞,吵杂作为设计方向。“虚”“静”“明”的心情是观的世界,一定是清明澄澈的世界,即,“静观”的世界是安静的“观”的世界。“虚则灵气往来”,通过建筑的虚空,即使在家里,人们也能感受到与天地的调和。宫殿富丽堂皇不禁会使人追忆昔日帝王的权威,小小的亭台楼阁会使你静静地欣赏诗情画意的乐趣。这就是建筑艺术的魅力,也是建筑美的感召。
  1、古代中国建筑具有木构,斗拱,装饰,飞檐,整齐,对称,纵深发展的宫室特点。建筑师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美学追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世界建筑呈现了多姿多彩的面貌。建筑的美就是由“恰当、匀称、表达、优美”的概念来反映的。审美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升华过程,只有当人们的文化背景比较接近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才会逐渐趋向一致,从审美的经验来看,任何历史上著名的经典之作,仍然都反映出有一些美的规律可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下面是对楼阁建筑的记载中总结的几种情况。
  (1)因山为基——追求“高”之境界古人对于楼阁赞叹的描述中,绝大多数以“高”为美。对入汉楼的描述有“于石头城南起高楼,加累入于云霄”,中对落星楼的描述“山置三层楼,楼高故为此名”。由于楼高不但能更接近于天,同时也能观赏到更远处的风景,因此古人自是希望楼越高越好。在楼阁本身无法满足更高的情况下,于是便选择在高处建楼,通过提升基础的方式建于高地上的楼阁,不仅楼上可观赏到更远更美的风景,楼阁本身也会显得更为高大秀丽。
  (2)临水而建——凭水眺望,水楼相映楼阁作为古人欣赏风景、附庸风雅的一个佳处,除了喜欢建在高处之外,也很喜欢临水而建。这样的例子同样有很多,且大部分从名字就可看出端倪,如临江楼、阅江楼、青溪阁、莫愁湖楼等。
  (3)相对而建——商业楼阁的主要格局形式楼阁建筑除了在风景中起到眺远的作用外,作为商业用的酒楼等也是楼阁在城市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内者曰南市曰北市,在聚宝门外之西者曰来宾(驯象街北宋丰裕楼旧址),东曰重译(驯象街南与来宾楼相对),在瓦屑坝者曰集贤曰乐民,在西关中街北者曰鹤鸣,在西关中街南者曰醉仙,在西关南街者曰轻烟曰淡粉,在西关北街者曰柳翠柳研,在石头城门外者曰石城曰讴歌,在清凉门外者曰清江曰鼓腹。”可以推断,这些楼应该都是相对而建。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城市空间中,街道两边的建筑多以对称的格局出现。
  2. 中国现代建筑经历了几个时期
  2.1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发展迟缓而又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形式是以成熟的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的多民族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程式化的传统风格。西方建筑没有进入中国。除一些早期教堂、圆明园西洋楼和广州十三夷馆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建筑一直处在与西方建筑完全隔膜的状态。鸦片战争后,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入,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西方建筑传入中国。近代建筑类型和近代建筑技术接踵在中国出现,形成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新旧建筑体系并存,中西建筑风格交汇及其相互渗透、融合的状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建筑转向近代的进程曲折,发展状态不平衡,建筑风格异常多样。
  2.2 外来建筑形式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30年代,欧美各国建筑经历了由古典复兴、浪漫主义经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向现代建筑转化的变革时期,这些建筑风格都先后出现在中国近代新建筑活动中。在上海、天津、等多国占领的租界城市,混杂着欧美各国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城市面貌较紊杂。在青岛、大连、哈尔滨等一国占领的租借地城市,则呈现着经过统一规划、单一的建筑风格,城市面貌较协调。早期的外来建筑,如外国领事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等,大多是西方古典式或殖民式的建筑。20年代末到30年代,欧美各国进入现代建筑活跃发展传播时期,中国近代新建筑也开始向现代建筑的趋势转变。上海华懋饭店、都城饭店、北京清华大学化学馆、沈阳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反映了它的早期趋势;上海河滨大厦、百老汇大厦、天津中原公司等,反映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而上海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大连火车站和南京馥记大厦等,则是比较地道的现代建筑了,不过这类建筑活动不多。
  2.3 民族建筑形式。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出现了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形。最初有两类:其一早期的新功能、旧形式建筑,如上海早期江海关(1857),功能是近代的而沿用传统的庙宇、衙署形式;其二早期的中国式教会建筑,如上海浦东教堂(1878)、圣约翰学院(1894)等,按新功能设计平面而沿用当地建筑形式。这类建筑较好地取得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统一,是当时民族形式创作探索的重要进展。
  2.4 中国建筑新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建筑创作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继续探索现代建筑民族化的创作道路,而且出现了一批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作品。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模仿、拷贝,而是侧重于继承民族传统上的创新,并且着力表现地域环境和地方文化的特质。比如上海的方塔园,陕西的历史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炎黄艺术馆,敦煌的航站楼,新疆的大会堂,西藏的博物馆主馆等,这批建筑在民族化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成果。
  (2)运用现代建筑的语言探索既有时代精神、又蕴含中国风貌和品格,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建筑。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筑创作的主流,用现代语言去设计中国的风度和气派,比如清华大学的新图书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T2航站楼、外研社、上海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82年的体育场、白天鹅宾馆、深圳的国际贸易中心等,这种现代建筑是中国的风度,中国气度,中国的风格。
  (3)境外建筑师进入大陆,他们的进入主要是以中外建筑师合作的方式。以国外建筑师来主持创意出方案,由大量的国内设计师完成施工图,同时中国一些建筑师完成境外的一些建筑设计。比如国外建筑师为主的香山饭店,包括后来的中国工商银行,包括上海经贸大厦,上海剧院。中国建筑师也在国外完成了一批公共性的公共建筑,比如肯尼亚的国家体育综合设施、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加纳国家剧院,以及马里共和国的国会大厦等。
  一种虚伪、孱弱的艺术形式,不可能再有效地表达今人复杂的经验和精神状态了——阿多诺其实就是在努力思考艺术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恰当形式和意义。那么在他看来,“奥斯威辛后”,怎样的艺术才有价值呢?他说:“今天没有其他对美的量度,只有依赖一件作品能够解决(多重)矛盾的深度。一件作品必须切开(多重)矛盾,并克服它们——不是通过把它们掩盖起来,而是通过追随它们。仅仅形式的美,不管是什么,是空洞和无意义的;在观察者的""艺术之前""的感官愉悦中,内容之美会丧失。美要么是(多重)力量向量的(作用)结果,要么什么都不是。”
  “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这对人类是很重要的。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
  ——路易斯?巴拉干
  历史的车轮永不言退,人类大同,世界大同,建筑大同,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形式昭告世人,静谧、 平静、 愉悦 、死亡 、孤独 、童年的回忆 这些都可以作为建筑的表情,传达给世人,只有那永不磨灭的凝固之美,永存心间。
  参考文献
  [1] 《走向一种新的巴尔干建筑Helena Njiric +Hrvoje Njiric访谈录》.
  [2] 《中国现代建筑美意识问题一端》.

推荐访问:凝固 中国建筑 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