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前提下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_高职专业设置

  摘 要: 产业转移受产业经济规律支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产业转移,取决于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周围的经济与政策环境等因素。高职教育以培养企业工程实践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己任,时刻与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产业的兴盛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先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既要紧跟产业发展要求,超前规划,又要灵活安排,做到用有限的资源,培养更多人才,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发展在某特定的空间或区位上,占GDP的比例降低而另一区位增长现象。其转移的方式:一是某区域的某产业在区域的排名上升或下降;二是由实际企业迁出,转移到其他区域发展。其特点:第一种情况是市场的转移,是软转移;第二种是技术或生产场所的转移,是硬转移。
  产业转移导致区域劳动力与人才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从而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主线下,高职院校如何在适应人才需求的市场环境下,改革专业建设的模式,构建人才市场可预见需求的专业设置与师资培养制度,确保专业设置稳定与健康发展。
  1.我国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利用原有发达的国营工业经济体系,发展了集体经济体制的乡镇工业体系。此后,在“三来一补”的外贸政策的驱动下,凭借中国的原料、训练有素的工程技术人才、丰富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优惠的投资政策,中国巨大的、显现的、潜在的市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外资,设立了许多外向型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港澳台独资或合资企业等;通过吸引外资盘活地方经济,引进先进技术或装备激活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从粗放单一加工型小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变成体制灵活、管理相对先进、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较好、售后服务到位的大型或集团企业。当时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国外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到了二十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国内企业向内地转移的现象,其原因是原料来源与劳动力取得。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控制住原材料的供应,就逼迫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到内地投资。此外,总部经济模式的运用也促进了部分大型企业将部分中低档产品生产迁到内地。此外,中国劳动保障体系条块分割,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不能让外来务工的人员养老保险转到出生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了充分赚取人口红利,不让或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加上不合理的裁员,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对企业失去了归属感,使得很多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员返乡创业或不再外出务工等,造成沿海地区民工荒。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政府控制农民工外出,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推波助澜,也催促着经济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向内转移。此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备,物流产业迅速崛起,人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与科技能力的提高,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保证。
  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西部地区尽早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同时,批准设立“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跨省份的区域规划,此规划强调和突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战略目标,其核心内容在于强调实现区域整体产业升级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因此,产业转移升级需要加强泛长三角洲区域的合作。
  2010年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郑州召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会议加强了纺织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如浙江培罗成集团公司、山东如意集团、上海三毛集团等大型纺织企业内迁。
  在江苏省,也经历着上海产业与资金向苏北转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投资了泗阳“上海纺织城”项目,上海兰生集团阜宁工业园、青浦区徐泾镇与江苏姜堰经济开发区成立“姜堰上海西郊经济技术园区”等。苏南部分产业也在向苏北转移。
  2.产业转移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产业转移分两类:对于一个特定区域,需要发展的产业可转入,而发展前景不大或政策限制的产业将转移出。产业的转移,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的结构性供需出现矛盾:一方面,新产业所需的劳动力与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供应不足,影响着产业转入的进程,另一方面,转移出的产业遗留下的劳动力与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失业。
  当新的产业转入时,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要求设置新专业,培养符合新产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而某些产业转移时,高职院校要对应转移出产业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进入过剩时期;如果该高职院校人才的服务半径达不到产业承接地,就必然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面临失业的危险。此外,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长,其改革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的速度远比变化不定的经济活动与高速发展的科技催促产业升级转型的速度滞后得多。
  因此,产业的转移,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随时注意产业发展的动向,及时调查或反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把握产业发展动向,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咨询。
  此外,产业转移并非都是在积极状态下进行的,有很多制约因素。
  首先,产业通过依靠自身的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增强,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使得产业的产品更具竞争力,用工更省,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源友好型产业,使区域产业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该产业不再为生存而担忧,从经营管理与人才吸引的角度看,没有必要进行产业的转移。
  其次,周边的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措施,吸引了数额极高的外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出,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在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地设厂布点。一旦中国商务成本继续提高,这些企业就会把订单转向东南亚一带的分厂。
  再次,因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资金回流的鼓励。目前,发达国家撤回海外投资的现象已经显现。美国出台《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至5.25%,期限是1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据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金回流。
  这样,因部分外资企业的转移,使得沿海发达地区重新审视产业政策,在本地区GDP不下降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投资优惠条件,挽留部分有相对发展潜力的产业。
  最后,非资源型、污染型产业群内部企业的同质化竞争,使得部分没有生命力企业被淘汰或重组,使该产业群进入了有序竞争的轨道,拓展了产业群发展空间。同时,产业技术升级,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使产业群显现出勃勃生机,这样的产业群就没有必要进入产业转移行列。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要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特点等方面权衡,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不能游离于政策导向中。
  3.产业转移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3.1在思想上,重视产业转移,顺应产业转移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产业的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是朝着使自身发展的方向前进。而要阻碍产业转移,就要提供同步适应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当地有良好的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原材料与市场等因素,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安全的发展环境。各高职院校,从思想上要与地方、国家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时刻关注各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相关经济形势的变化,搜集高职教育发展信息,为高职教育的改革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变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思想,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与升级转型工作。
  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既要考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对口,又要适度拓展专业服务面,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2在行动上,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早做准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顺应乡镇工业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发展地区筹建了多所高等专科学校,为地方乡镇企业的人才急需解决了燃眉之急,扫除了省部属高等学校人才不能下地方乡镇企业服务的盲区。同时,各地方高等专科学校急地方经济所急,不断设置新的专业,培养乡镇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人才,为地方工业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特别产业发展受国外投资者的投机影响越来越大,加上国内产业发展一直沿用外向型经济模式,且以拼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标志的“三来一补”式加工型产业。各高职院校依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设置相关适应外向型发展产业的专业,培养相对应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才。
  当今产业转移不断加剧,加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产业布局的巨大差异,对人才的供需变化,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前所未有,也是没有经验可寻的。其将深刻刺激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办学理念改革,催促着我国高职教育向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各高职院校走自主办学道路的转轨。各高职院校要注意国外产业经济的发展,及时捕捉产业经济变化规律,研究国内产业转移的潜在动力;要做好考生对相关专业喜好的调研,摸清市场需求,为专业设置早做准备。
  3.3根据产业转移与专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发展情况,分类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
  3.3.1对资源型产业、高能耗型产业将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出的重点产业。
  资源型产业一般是消耗大量资源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当地的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其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整个产业就面临着转型的艰难选择。此外,如果产业用的资源都是外购的,则面临国内外资源竞争压力,产业竞争优势将逐渐丧失。因此,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空间有很大局限性。
  此外,大量耗水型产业是产业转移出的对象。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空前扩大,经济发达区域的地表蓄水能力不断下降,而城市居民用水急剧提高,同时,工业化带来的污染使可利用淡水资源相对减少。因此,高耗水型产业最终将为节水型产业让路。
  高能耗型产业与我国目前倡导的低碳经济、资源友好产业发展战略是相违背的,是不提倡发展的。而高能耗型一般伴随环境污染,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因此,这类产业除非进行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否则,将陷入被淘汰或被转移的命运。
  高职院校要针对上述产业的对应专业做长远规划,一方面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另一方面适当改革专业设置,在师资培养与人才培养方面有所考虑。
  3.3.2重污染型产业将在经济发达地区是重点整治的产业。
  重污染型产业,如造纸、印染、制药、化工等产业。前三类产业产生的污水多,会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出现生态灾难;化工产业产生的污染物不多,会危害人类及生态。今后,在各经济发达地区,会保留数量较少环境保护技术应用完备的大型重污染型企业,淘汰中小型小化工、造纸厂等。这样,区域中需要以上产业的专门人才减少,加上关闭、转移出企业留下的大量技术、生产管理、经营人才,一时间,经济发达地区对在校毕业生的需求将会下降。
  此外,化工产业因化学有毒的概念,令许多考生畏惧,本身报考人员不多。高职院校对应化工专业,完成正常教学、实验实训的投入却较高,因此,该类专业设置时,必须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汇同地方产业部门,共同探讨其未来发展空间。对已有的该类专业,针对产业转移或产业升级转型,尽早做出规划,避免给学校资源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而造纸、印染、制药产业,除帮助其产业升级转型外,还要做好专业转型的准备。
  3.3.3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旨在帮助产业升级转型,办成特色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产业、电子装配产业等,用工多。近年来“用工荒”的出现,导致产业用工不足,迫使产业转移。从产业转移的情况看,中、西部地区主要吸引大型企业投资,中小企业实现产业转移的条件与政策还不具备。如纺织服装产业,苏南有很多大型企业在总部经济思维下实施内迁,然而,苏南中小型企业基本没有内迁迹象;加上本地有完善市场,企业运用成本比较低廉,因此,今后,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升级转型,将重新活跃起来,形成特色产业。所以,高职院校设置该类专业时,要从产业技术升级转型上,重组改革专业设置,使之具有适应升级转型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
  3.3.4大力发展支持各类产业发展的长线专业,是各类高职院校立足的资本。
  支持各类产业发展的长线专业,如机械制造、电气控制技术、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有些专业,如机械制造既服务于机械制造产业,又服务于其他各类产业的装备维护等;有些只是服务于各产业的专业。这方面人才有较大的社会需求性,就业相对灵活。因此,各高职院校办好这些专业是立足之本。如果办精,就办出了特色,成为相关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如果办强,就成为各类产业的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撑的“常青树”,各高职院校做强的支撑点。
  该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常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专业设置稳定,师资培养实施中长期规划,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保持合适的教学投入,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此外,可通过对该类专业的师资进行知识、技能延伸性培训,支撑其他技术相对特殊的产业门类的专业,优化师资队伍,防止造成特殊门类产业的专业师资开发过剩的被动局面。
  3.3.5采用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产业急需而量少的各类人才。
  有些产业产业因规模相对小,需求的人才较少,但产业急需;有些人才专业性很强,而社会需求量不多,且分布在某产业的各企业。这类人才往往就业前景不错,但限于需求量不多,且有区域性分布。如果高职院校都在开设这些专业,就势必导致人才供大于求。从学校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目前,随着生源的急剧减少,过分拓展专业,可能导致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通过区域间的联合办学或模块化专业设置,实现间隔化或细水长流式向社会供应毕业生的目标,这对平衡社会人才需求有很好的作用。
  3.3.6承接产业转移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从长计议,不能盲目。
  产业转移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的转移通常是有投资方委派技术人员到投资地进行传授,并结合投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良,使其适应投资后工场产品生产的要求,而不是将照抄原有生产技术植于所投资的产业中。此外,为了使新的生产地运作正常,委派的技术骨干不会撤走,相反会长期工作下去。
  当刚转移到某地时,只有个别企业进驻,需要的人才少,有一个适应期,投资方必须检验投资方向的正确性与投资收益情况,为下一步投资提供必要的信息,总结经验,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
  因此,当地区刚承接产业转移时,设置相对应的专业,未免太草率了;如果投资方感觉不适宜投资,即投资失败时,就面临着专业设置失败。所以,在刚承接产业专业时,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一批与承接产业相近或可支持该产业的专业的毕业生,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选派一些专家到校参与教学,共同培养成适应产业岗位需要的技术或管理人才。这样,校方可提高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可以花最小的代价、最少的资源,办成最有效益的人才培养工程。同时,从一开始,就嵌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或产业的工程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时,就融入企业用人的工程意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设置所需专业,使新设置的专业有一个良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环境,为校企业紧密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
  3.3.7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要慎重。
  中国的新兴产业的建设是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的“五年规划”进行地方规划、投资、招商等直接推动的。每个地区的行政首长都不甘愿步人后尘,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惜冒风险,上项目。例如“单晶硅”项目、“光伏产业”遍地开花。有的项目还没有进入应用,或市场还在开发中,前景还不明朗。即使新兴产业所用技术既新,又相对成熟,但那么多企业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因资源、经营等多方面因素,也将面临淘汰,最后留下少数几个技术实力雄厚、资金有保证、驾驭市场能力上乘的大型企业。因此,如果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的新兴产业一样,设置新专业,而且专业所支撑的核心课程的知识与实验实训用的技储备术不成熟,培养学生就成了纸上谈兵。
  因此,对于新产业的人才需求,高校要仍然立足于高职院校中与新兴产业相近的、支持各产业的基础性专业,适当改造专业结构与课程、实验与实训,与新兴产业配套,培养适合新兴产业绝大部分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挖掘高职院校潜力,完成对新兴产业支撑作用的人才培养。当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技术与市场稳定后,可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设置新的专业,满足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人才的需求。到那时,高校已经有了专业的知识、技术储备,产业发展稳定后,企业就会有足够的精力来协助学校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总之,产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按经济规律不断演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有自己的规律,肩负着培养参与社会建设发展人才的使命,承受着各位家长望子成龙的梦想,要在有限的资源上做出更大、更光鲜的人才培养事业。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对各高职院校在完成前期的调研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在先前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慎重践行。
  
  参考文献:
  [1]章铮.民工不能进城定居导致民工荒持续.中国经济时报,2005.04.15.
  [2]白天亮.民工的待遇 企业的机遇.人民网:人民日报,2005.03.24.
  [3]马燕燕,陈婷婷.工人频遭家乡企业挖角 上海用工荒加剧.中国新闻网,2011.02.25.
  [4]王攀.珠三角地区用工荒调查:用工歧视成重要原因.新华网,2011.02.25.
  [5]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http://baike.省略/view/4251762.htm.
  [6]陈其珏.沪资加快向江苏产业转移[J].东方早报.www.省略,2005-9-5.9:50:00.
  [7]李继锋等.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J].www.省略,2010-11-17.15:46:23.
  [8]中国经济时报.近年来长三角及周边省份有关产业转移的政策[J].www.省略,2008-10-13.9:28:20.
  [9]文杰.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J].华声在线综合,2011.10.28,08:41.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2010年度职业技术教育专项研究课题(NO:GJA10400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课题(NO:2010SJD880048)。

推荐访问:专业设置 产业转移 前提下 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