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 寻索课桌为何周期性“变脸”

  [摘要]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对象,针对“课桌文化”内容的周期性更迭,统计了一系列“课桌文化”内容异同变化数据。所以,大学课桌文化的内容极具时间特色,因大学生不同时期的压力不同而周期变化。“课桌文化”内容既包括隐形作弊又包括课余书写。教育管理者应从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心理关怀、道德引导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恢复课桌本色。
  [关键词]课桌文化 周期变化 大学生 南京农业大学
  
  几乎我校所有的课桌都还担当着分外的角色――草稿纸、留言板、告示牌。桌面上斑驳的涂鸦,记录者我校大学生对青春、学习、生活的种种感悟,有人称之为“课桌文化”。课桌文化作为构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和校园的主流文化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犹如战争不可避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同时又与人类所期求的和平相距甚远。
  不过究竟利弊如何,很难有个统一的说法,为了进一步了解“课桌文化”的现状,本着“寻微以知著,原始以见终”的求知态度,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选择以南京农业大学综合楼、主楼、实验楼、图书馆为对象进行当今大学课桌文化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数据的获取。
  
  1.1 调查方法:我们采取定量研究的设计方案,以大样本抽样调查为主、问卷法为辅的横向研究,以及针对我校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大学牛进行访谈的纵向研究方法。
  1.2 调查过程:
  2008年7月我们对南京农业大学主楼、综合楼、图书馆、实验楼的抽样调查,共统计大小教室23问,课桌1916张,得到文字91367个。
  2008年9月对综合楼进行了数据补充采集,主要面向13问小教室,课桌684张,文字4158个。
  2008年10月,我们对我校不同年级、对学习持不同态度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2008年11月对重点教室进行了第二次数据采集,并将采集面扩充,附加了椅背和墙体,主要面向实验楼的5间教室,课桌210张,得文字1375个。
  2009年1月第三次对主楼、综合楼、图书馆等进行数据采集,主要面向对比研究的教室45间。2006张课桌,获得文字370335个。
  1.3 调查结果:
  2.南京农业大学课桌文化的现状分析。通过以上获取的大量数据,我们着重分析了“课桌文化”的时间特征,与“课桌文化”交叉覆盖的“隐形作弊”学科特色,以及“课桌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各种情感倾向。
  
  2.1 课桌文化的出现有明显时间特征。2008年7月及2009年1月是期末考试时问,课桌上写的大都是与科类考试相关的考试作弊内容;而在2008年9月至2008年10月的授课时间里,课桌内容则大多是大学生的课余涂鸦。我们不妨把这种情况看作是不同时期及压力下大学生不同的反应,由此可见“隐性作弊”和课余书写已经成为“课桌文化”日益特色鲜明的两大动力。
  显然,在“战火纷飞”的考试周内,大学生在考试压力的驱使下,难免在课桌上抄写科目内容,导致课桌上信息数量激增,其学科内容分散不一。而在上课的“和平时期”里,大学生考试压力几近于无,但在日常生活、工作等的压力下进行宣泄,所以课余书写的信息内容也分散到了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
  
  2.2 隐形作弊的学科特色。如上表所示,在被调查的86问教室中有43间教室为考试教室,而其中无一例外全部有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课桌文化”在考试压力下显示出米的内容中即是隐形作弊的一种。隐性作弊主要是指学生采取各种游离于考场之外的手段套取试题或请求加分等,从而获取高于实际水平成绩的不正当行为。
  2.2.1 金融贸易、政治哲学类科目为主要科目,备占到总比例的36%、18%。此类内容之所以能占据榜首,主要是其课程内容复杂有深度,理解记忆又谈何容易。
  2.2.2 理工类科目出现词汇内容较少,占总比例的24%。但公式算式、图表定理等出现较词汇多些,且以微积分、概率论公式最多。其中的一张课桌上约30cm*30cm面积上竟写满了80多条概率论公式,后经了解,该教室当天作为大二学生概率论考试考场。
  2.2.3 社会公关、历史文学类科目紧接其后,各占总比例的8%、5%。此类内容虽然较容易记忆,但是内容繁杂。
  2.2.4 化学、生物类科目的公式较数学科目为少,只占到了全部内容的5%。
  2.2.5 计算机词条,英语单词等零零散散,占到全部内容的4%。
  2.3 课余书写体现生活情感。现在火学生面临着众多问题:学业繁重但考研拿证之风却弥漫:社团、班级活动众多以致心力交瘁,但仍感到交际困难;他们害怕感情交流或是不敢表白。
  林林总总的有许多难题,而迷茫、疲惫的大学生却被告知应该自己解决。从而导致困惑和精神垃圾郁积于胸,课桌上体现的就是此情况下的宣泄反应。
  2.3.1 情感宣泄类占全部词汇43%。
  如“同志们,不可以原谅法国支持藏独,行动起来抵制家乐福啊”、“珍惜生命,远离高数”等。
  2.3.2 自我创作类占全部词汇23%。
  它们旨在表达大学生自由之思想,如“抬头望望天,月亮在哭,低头看看海,浪花在笑/这个世界,我们多么渺小/只要努力,就会心比天高”、“爱情真的和赌很像,不是倾家荡产,就是百万富翁,而没有输,没有失败,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种失去的痛苦”等。
  2.3.3 励志激愤类占全部词汇15%。
  例如,“考研!加油,集中精力度过最后这几天,你可以,真的”、“人生之途,当全力以赴”等。
  2.3.4 随手涂鸦类占全部词汇10%。
  其中也有一些表达哲学辨证观点的词句,如“现在存在并不代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不一定合理”、“春去春来,花开花落;时光飞逝,如驹过隙”等。
  2.3.5 诗词歌赋类占全部词汇9%。
  有一些是表达思念爱慕的情感,如“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定不负,相思意”、“人生若只如初见”、“傻瓜,我们都一样,被爱情伤了又伤”等。
  2.4 大学生对课桌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据了解,35%的同学表示会在非本专业考试中,埋头做“课桌文化”,其中某些同学甚至表示专业课也一样。由此可知,这不光是考试压力的问题,也是对待课业态度的问题。
  对课桌文化的态度,近60%同学表示对此并不抵制,认为考试时的应急之举或平时欣赏甚至自己动手涂鸦亦非大错。但有40%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绝不随意制造这种“课桌文化”,因为毕竟是在破坏公共财物。
  以后,课桌文化将在一定范围内日益减少。因网络的迅猛发展,有75%的同学表示尽量不会再为课桌“上妆”,尽量将自己的见解、心情等发表在诸如QQ、校内网络。然毋席置疑,就像纸质书本不会退出人们生活一样,课桌文化也必不会为网络论坛所取代。   
  3.课桌文化的启示与对策。对于日益泛滥,形式多变,内容丰富且多角度的课桌文化,我们不能单纯组织校工清洁,应该从改变管理方法、教学计划改革、对学生进行心理关怀、并对其实施到道德引导等方面来应对。
  
  3.1 改变管理方法。我们要清楚应对的对象是大学生,课桌文化作为隐形作弊之一在校园里流传已久,而我校亦是如此。2008年秋学期某大一新生因手机作弊被退学,事后有人在网络上评论说“有个啥用呢,劳烦各位领导者去看看吧。看看桌子上,墙壁上都写了些啥?那些个人每次考试都异常积极的跑去教室占最佳位置,埋头进行‘课桌文化’”。
  3.2 教学计划改革。大学课程安排其实很紧张,然而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和认知态度却大多渐渐开始放松。他们中某些人失去对当今社会竞争犹然激烈局面的证确认识,便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此外,并非所有同学都以放松或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课程学业。某些学生不由自主作弊的原因是,确实不能适成教师的教学方法或课程内容。例如,如马克思哲学等类课程似乎更适合开卷考试,否则只注重名词解释定义之类,那学习岂非变成了“木本主义”。而如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公式众多且难记,又是公共基础的课科,考试时应该给出公式,教师便可将教学考查内容着重放在公式定理的使川和理解上。
  3.3 加以心理关怀。我们应从心理关怀的角度深入分析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课桌文化的原因,人学生主要是在抗压状态下需要宣泄的窗口。其实宣泄行为的积极极与否全在所选择的手段正当与否。如破坏公共财产便是消极而不可取的行为:相对的,在课桌上涂涂写写尚属可以为大众接受的宣泄行为。
  3.4 实施道德引导。但目前大学生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在他们心里,普遍认为在课桌上涂写没有什么大错误,却没有意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才是美德。教育者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逐步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行为错误,才能恢复课桌本色。
  4.结语。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学课桌文化的内容更替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和周期性。大学生在生活和考试双重压力之下,通过一定的宣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运用不正当的隐性方式进行作弊。
  由此,我们认为教育者应适量参考学生的学习反映调整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理论的实际应用上。管理方有必要提供更多的平台以供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及咨询体系。为学生们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推荐访问:周期性 课桌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