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水粉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_水粉静物写生

  水粉静物写生课是学习运用色彩语言塑造艺术形体的一门重要的美术基础课程,它对于绘画色彩学理论的应用和技法的实践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   在水粉静物写生的过程中,不少初学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看到的色彩与别人的不一样?其实每个人的生理条件、生活环境及心理因素形成的不同,都会在观察色彩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因此应该相信一点:你所看到的色彩都是准确的。水粉静物写生的色彩问题涉及范围广大,在色彩的把握上,任何现成的经验都不能替代我们自己的观察,任何权威的理论都不能奉为金科玉律。只有经过绘画艺术实践,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那么如何正确的观察色彩呢?下面就根据我多年的美术高考水粉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色彩的一般规律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1.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他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三种,为品红(明亮的玫红)、黄、青(湖蓝)。颜料三原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
  2.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间色也只有三种:橙、绿、紫,也称第二次色。如果两个原色不等量调和,又能产生许多不同倾向性的间色。
  3.复色: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灰调色。
  4.对比色:在色环上一种颜色与它180度相对的颜色叫做对比色,它们之间形成互为补色的关系,相互调和可以得到饱和度很低的颜色,如:红――绿、黄――紫、橙――蓝。
  5.类似色:在色环上一种颜色与它临近120度之内的颜色之间是类似色关系,如:黄――橙、蓝――绿、红――紫等。也称类似色。它们的色相性质比较接近,在色环上取任何一个90度角以内的颜色,如红紫、紫、蓝紫,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色彩倾向,所以凡临近色并列在一起,都能取得调和统一的效果。
  6.同类色:色相不变,只是颜色的灰纯、冷暖和明暗略有差异的颜色叫做同类色,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红色系中的朱红、大红、深红。色相相同,但有深浅浓淡之分。如用红色加以不同分量的白色或加水调和,便能产生多种淡红、粉红,以至于接近白色。相反,在红色里加入不同份量的黑色,便能产生多种深红、暗红以至于接近紫色。凡同类色并列相处,也能取得调和统一的效果。
  7.固有色:对于一个物体色彩相对固定的的概括性描述,如红花是红色的,绿叶是绿色的,这一概念并不包含色彩的灰纯、冷暖等变化。
  (二)色彩四要素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三要素,加上我们对于颜色的主观感受“冷――暖”,我称之为色彩四要素。
  1.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指的是表示色彩种类差别的名称,如红、绿、蓝等色名。
  2.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变化。
  3.纯度:即色彩饱和度,指的是色彩中趋向于标准色相的程度。红、黄、蓝三原色纯度最高,一次复色橙、绿、紫纯度低于三原色,以此类推多次复色混合的次数和色彩种类越多纯度就越低。
  4. 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对于色彩的主观感受,它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它既存在于不同色相之间如红暖――蓝冷,又可以存在于同色系中如柠檬黄冷――中黄暖。冷暖色对比是我们进行绘画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冷暖色彩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如:较弱的冷暖对比可以表达和谐、平静的情绪,强烈的冷暖对比可以表达激烈、动荡的心情。
  5.无色系是以黑白两色为基础包括各种黑白两色相调和所产生的灰色的色彩系统,它没有色彩的色相、纯度和冷暖差别只包含明暗因素。
  色彩的概念主要取决于人的视觉感受,而绘画中的色彩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基点的。光的运动和色光的反射是造成色彩现象的外界因素,而色彩概念则是由人的视觉思维形成的。我们只有懂得了光与色彩现象的成因与规律,才能开始步入绘画色彩的写生阶段。
  
  二、色彩现象与物体
  
  自然界的色彩尽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它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色彩的空间透视
  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削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色彩空间透视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视觉在一定距离限度内可以看清物体的形象和色彩特征,超越了这个限度,也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人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二是由于地球上的大气层是含有微小颗粒的空间,其中有许多灰尘、水蒸气、烟雾和空气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空间变化规律后,就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空间色彩层次的处理。画静物的空间色彩变化不是很大,但要在画面中处理好空间关系仍需认真对待。
  (二)光与色的客观变化规律
  我们能够看清物体色彩的媒介是光线。物体受到不同的光照,出现了阴阳向背及明暗、深浅,呈现出立体的、冷暖不同的色彩变化。因为光的作用,物体发生了环境色的相互散射的影响,不同的物体固有色互相辉映与影响而产生出五彩缤纷的色彩。但应该指出,光源色的冷暖对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色光线照射下的一般规律为:在“暖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暖色相”,这时它的暗部就呈“冷色相”;在“冷色”光线下的物体,其亮部呈“冷色相”,而它的暗部则呈“暖色相”。如果有色光的冷暖不明显,就应按照两色光的强弱来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灯光、火光等为暖色,中午的阳光、天光、白炽灯光等为冷光。
  我们画静物多在室内,接受的光源多是从窗口透进的天光。一般情况下,天光多为冷色,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朝霞、夕阳的余光,室外红墙壁反射的光线,有时也影响室内光线变暖,阳光直照室内的物体就一定是暖光源了。要注意这种光线的变化,作画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既要尊重客观对象,又要认真分析,注重自己的感觉。但光源的直接照射是在物体环境的受光面,因而光色的冷暖也决定亮面色彩的冷暖。
  (三)关于补色
  色彩的冷暖关系,即补色关系。人们对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理解起来并不难。如红色光线射过来,物体的受光面就会罩上一层红暖色,冷色也即如此。问题是在物体的背光部又是什么色彩呢?往往初学者会在此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用暗红来处理,有些学生则用固有色加黑、蓝、褐等色,结果画面画得又脏又燥。这说明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色彩光学反应的原理,所以,常常作画失败,影响了色彩的提高。那么,暗部究竟应是一种什么色呢?冷暖的光学反应应是用一种补色关系来画暗部色彩。
  当你长期注目于阳光(白光),然后再看别的东西的时候,你的眼前就必然发暗,而看不清别的东西。这是你的眼中的圆柱细胞受到白光的强烈刺激之后,对于白光已经疲于感觉,无法吸收,而急需吸收另一种光线来加以补充和调整,使其消除疲劳。这时,你对暗就特别敏感,反之,就是另外一种要求。这是无色系统里的互补,也是黑和白之间的互补。在有色系统里,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白的物体平面上,放一块鲜艳明亮的绿布,你长时间目不转睛盯着绿布,在眼睛盯得很疲惫的时候,突然将视线挪开,你就会明显地发现,有一轮廓与刚才那块绿布相似的幻影,然而,这个幻影的色彩已不再是鲜绿的,而变成暗红色了。这在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残象的原理,也是眼睛中圆锥细胞疲于刺激后的补充和调整。这是由于眼球网膜结构细胞的生理原因。
  自然界色彩冷暖互补现象随处可见。当早晨日出之时,红色的光线笼罩了自然界物体的所有受光面,这时各种各样的物体暗部都或多或少地呈现有绿青味。随太阳的升高,色光由红变黄,物体的暗部又由绿青味渐变成青紫味、蓝紫味等。尤其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在夕阳橙红、橙黄的光源照射下,所有天空中的晚霞及所有物体受光面,都笼罩上橙红或橙黄色,暗部都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青绿或紫青味。这种色彩冷暖、明暗强烈的补色现象,人的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
  总之,在水粉静物写生时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色彩感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要基于长期深入的观察研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并且进行持续的培养训练才能得到,所以,我们要准确地把握住色彩的各种变化,并运用到写生中去,在高考中才能取得好成绩。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高中)

推荐访问:水粉 静物 写生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