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已露尖尖角下联_小荷已露尖尖角

  2008年4月12日至19日,在美国哈特福德和堪萨斯城先后进行了两场国际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由柳州铁一中王潇君同学和柳州市八中纳新同学联合组成的柳州市队,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机器人搜救比赛冠军和机器人灭火比赛季军,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台下十年功
  
  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获奖选手无疑是幸福的,这种喜悦令人满足,也令人羡慕,但我们往往不知道在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
  通过层层选拔,柳州铁一中学王潇君同学获得了参加世界机器人大赛的资格。能到美国参加如此高水平的比赛,王潇君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到当今世界科技、经济最强大的美国参加这样高水平的比赛,是展示我们中国青少年学生风采的好机会;紧张的是害怕比赛输得很惨,无脸见江东父老。因此,刻苦地训练就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出发前的半年,他们就在教练指导下,进入紧张的赛前准备。这半年里,王潇君和他的队友经历了一场炼狱。每天都是四点一线,即宿舍一食堂一教室一工作室。每天除了正常上课和晚自习外,还要做课堂上布置的大量语、数、外、理、化、政、地、史等作业,还要参加每周各种各样的考试、测验。做完这些之后,他们才能到工作室去做赛前准备。因为要参加的竞赛,难度非常大,要求非常高,为此他们每天都要安装设备、编程、调较、测试等,每次忙完后,一般都到晚上12点了。回到宿舍,周边都是静悄悄的,连管理员都早已休息了。
  为了生命中第一次闪亮时刻的到来,王潇君坚持了半年,在半年中,连最喜欢的篮球都没有摸一下。如今回想这段经历时,他感悟颇多,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就是:忙碌、紧张、刺激、充实,一种充满渴望、冲动的心情时常涌上心头,这种心情至今也难以忘怀。
  
  台上一分钟
  
  一切的准备,就是为了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能力。经过漫长等待,王潇君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
  几经辗转之后,当地时间4月11日,他们来到了美国的哈特福德。在宾馆卸下行李,还来不及倒时差,他们就直奔机器人灭火比赛的赛场。所谓机器人灭火,是模拟现实家庭中机器人处理火警的过程,制作一个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机器人,在一间模拟平面结构的房间里运动,找到代表房间里火灾点的正在燃烧的蜡烛并尽快将它扑灭。
  国外的场地比国内的好,装修的材料和工艺都十分精致,这种环境的改变,对他们的设备和机器带来很大的麻烦,有许多程序、参数值要重新调整,这可忙坏了他们。有时主体是调好了,但许多细节又不匹配。时间太紧了,虽然哈特福德的4月还刚是初春,天气很凉爽,但他们还是忙得满头大汗,有时气都喘不过来,直到上场比赛前20分钟才算完全调整完毕。尽管不太适应场地,但他们还是在有100多个参赛队的比赛中夺得了季军。
  比赛还在继续。4月18日,他们从华盛顿飞往第二个比赛城市堪萨斯,参加机器人搜救比赛。这个比赛是非常新颖的,不给选手拿现成的机器参加比赛,赛前竞赛组委会才给比赛选手发一台机器,让选手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现场调试,这无疑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不过,经过努力,他们的机器调试,特别是程序调试,达到了最佳水平。在比赛的初赛和决赛中,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战胜各路好手,把这项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比赛拿下。
  
  创新感情多
  
  比赛结束了,对于比赛的思考仍在继续。王潇君坦言,通过这次赴美参加比赛和参观考察,他受益匪浅,对学习和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的成功,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要能吃苦。这次竞赛,赛前准备、比赛中都是在挫折中度过的。在赛前,上完课再去做实验,整天高度紧张,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十分疲劳。在参加比赛期间,比赛日程紧,各方面压力又大,比赛落后了,受挫心情可想而知。但王潇君从未放弃,最终取得成功。因此,要成才,就必须能吃苦。
  要勤动手。在王潇君眼里,我们在基础知识方面,确实比外国同学扎实。特别考试方面,我们是世界一流的。但在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和外国学生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学习基础知识方面、在考试方面用的时间最多,而我们的实验课、探究性学习、学校的技术装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太大。如在机器人竞赛的装备上,中国的机器都是清一色的,一模一样,没有个性,没有特点。而国外选手的机器每一台都不一样,型号各种各样,不少是学生自己制作的。因此,勤动手,加强动手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团队精神。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普和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机器人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机器人竞赛实际上是一个团体的竞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和比赛的过程中与伙伴团结协作。需要能够容忍伙伴的缺点与不足。这种团队精神培养方式不是口头的说教,而是在实践中锤炼,让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这比普通的教育方法更加真实、具体和富于成效。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学习道路上永远有障碍,只要能记住这些,成功一定会在前方等着我们。

推荐访问:尖尖角 小荷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