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一场心灵的洗礼

  摘要:“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指导和规范功能。因而,“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科学整合“虹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从而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虹色文化;心灵洗礼;育人功能;实现机制
  新时期,继承和彰显“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大意义和独特价值。“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丢不得,丢了要吃大亏。”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尤其需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让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获得心灵洗礼,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人才。
  
  一、“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显著标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需求的内在显化,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前提和出发点。人只有以理想信念为前提和出发点,才能在有限现实的不断超越中与无限可能的世界之间建立联系,提升自身生命与生活质量,趋向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然而,在利益多元化、生存竞争和文化冲突等因素影响下,部分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呈现功利化和庸俗化的特征,甚至漠视理想信念。马加爵杀人案就折射出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马加爵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近些年来,大学生的犯罪案例较之往年都有所增加,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没有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祖国奉献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纠缠于个人利益、个人恩怨、个人私情之中。更为严重的是西方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裹挟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凭借其美丽外衣和时尚潮流,迎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唯物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使得我国青少年成为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崇拜者和笃行者,并形成一股轻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暗流,这种状况持续发展下去,将会使青少年丧失崇高的理想信念,失去民族文化之根。“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加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很重要,而且很紧迫。“红色文化”涵括了普世的价值、公理、信念,促使自主、平等、公正等进步观念在中国逐步确立和强化,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价值,引导人们追求共同的崇高理想、信仰、价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不论革命形式怎样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邓小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运用“红色文化”教育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指引他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南宋哲学家朱熹所言“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在和平建设时期,青少年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就会有强大的动力,人生就有了方向、目标和动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2.高尚道德的教化功能
  先进文化是道德进步的一种牵引动力,文化的发展进步必将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一个人的道德自觉性、道德修养程度以及道德评价能力与其所接受知识文化的种类和性质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各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替,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简而言之,就是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融洽、相互协调、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的精神境界与规范准则。爱因斯坦把道德规定为“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和“人间罕见的巨大力量”。而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体系,是孕育在人类认识和实践之中的,建立在人类科学文化知识长期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的,最终以先进的文化形态升华为普世的道德原则。邓小平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作为精神支柱,就难免会出现思想混乱和行为失范,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虹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形态的社会主义道德,是一种普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和人格魅力教化人们,可以激发人们坚持真理的勇气、追求真理的意志和献身真理的精神。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教化人们,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塑造高尚的道德,引导人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健康情感的陶冶功能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已成为人类行动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具有健康情感,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人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进步的重要基础。有了人的健康情感,才能产生和不断增强适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亲情意识、友情意识、爱情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自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道德自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康德说:“很多人知道什么是真理,但他未必知道这为什么是真理;即使他知道这为什么是真理,他也不一定会按这一真理去做;促使他去做的是内在的强大的情感动力。”由此可见,情感是人们行为启动和保持的内在强大动力,是关系人格和个性养成的关键因素。但是,积极的健康情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陶冶。“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质,能够使人们的情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激励。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情谊、革命意志和英雄气概陶冶人们的情感,形成一种健康情感与“红色文化”的藕合状态,使人们在广袤的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孕育健康情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
  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O可见,创新素质对于个人、民族和国家都具有关键意义。创新素质又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先进文化是造就科学思维的熔炉,先进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实践和创新的标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高概括”,“是人类实践的最概括的总结”。“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对培植当代中国的先进思维,提升人的创新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迷信权威,不默守陈规,标新立异,开拓进取,不怕失败,这些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创新特质。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内化“红色文化”的创新特质,能够锻造人们的创新思维,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同时,还存在比创新更为根本的两个问题是“创新什么”和“为谁创新”,也就是创新的目标和创新者的价值观。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加强健康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引导。“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全体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文化,它通过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通过体验、评价、交流等方式,指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与社会的认同,凝聚社会进步的灵魂,从而解决了“创新什么”和“为谁创新”的基本问题。
  
  二、“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机制
  
  1.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一样,是部分属存于实态文物之中的,即“红色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先进文化,而实态文物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其载体必然有时空上的多维性。因此,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方式,是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首先,对观念形态的“红色文化”进行整合,把不同时期观念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红色文化”的科学体系,使“红色文化”成为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化的文化形态,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其次,综合利用实态“红色文化”资源,把不同区域的实态“红色文化”资源归人“点、线、面”的立体化结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吸引力,发挥整体效应;最后,建立新的整合理念和整合思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构建“红色文化”的新型文化产业模式。例如,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让“红色文化”与绿色山川交相辉映,相互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生态较好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参加“红色文化”旅游的人员约一亿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约200亿元。“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说明“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文化资源,还可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承担旅游文化资源的角色;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2.建立“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
  文化传播,是人们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体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是传承、推广和发展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它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所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战略因素。当今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因此,认真研究21世纪文化传播现象,重新审视原有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机制,更好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的镜像文化和网络文化,关注21世纪中国的文化安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前进的紧迫任务。因而,建立“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抵御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占领文化主阵地,使青少年能在健康的文化氛围茁壮成长,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一是建立“红色文化”的精神产品体系。制作弘扬“红色文化”的歌曲、影视剧、电脑游戏、网站和书籍,用这些精神产品占领文化市场。如电视连续剧《长征》就引起了收视高潮,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反响,获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构建“红色文化”的文化产业体系,构造一个产业链完善的新型文化产业体系。例如,发展“红色文化”的旅游产业,寓教于乐,通过实践体验,达到道德境界的升华,使群众更加深入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以来,江西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将凝聚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载体,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态表达出来,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人来到这里,瞻仰遗迹,缅怀历史。三是借助传播媒介传播“红色文化”。传播媒介是文化信息传播的中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众传播工具种类和性能的日新月异,大大加速了人类文化的交往,要提高先进文化的信息量和影响力必须拥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到2000年,中国的传媒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左右,超过了日本,并远远高于英国、印度和德国等国家。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媒大国。
  3.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快马加鞭,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社会趋势,我国教育工作者积极拓展育人的有效途径,但视野基本局限在学校范围内,较少把它放在社会大系统中去作整体性考察,导致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国外教育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提出了各种有效的育人范式。例如,美国教育把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宗教场所等文化资源作为向本国公民进行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采用环境熏陶、媒体感化与家庭教育的“三元”教育结构。因此,我国教育必须创新育人范式,才能有效增强教育效益。而“红色文化”的特质决定其是我.国创新育人范式的有效载体。我国教育可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学校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既可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历史感,又可提高教育效果,使育人实现社会化,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发展。同时,构建依托“红色文化”的育人范式,就必须整合所有的力量,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一是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政府应倡导并组织“红色文化”资源对全社会免费开放,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予以财政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把“红色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内容,运用弘扬“红色文化”的书籍、影视剧、革命歌曲和革命故事开展学校教学,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可以把“红色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又可以组织各种方式的实践活动。三是发挥社会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全社会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旨的文化活动,增强“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兴起祟尚“红色文化”的文化氛围,把“红色文化”内化为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念。四是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榜样。父母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子女进行近现代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等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洗礼 文化与 红色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