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发展过程,贯彻实施全程评价|注重过程的例子

  摘 要: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本文对实施全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实践操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全程评价 遵循原则 实践操作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即“转识为智,化智为德”的过程。语文教学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就要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程评价,以语文素质教育为依据,以《语文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为评价工具,使语文教学整体评价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一、实施全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知识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知识,而且包括与人们生活、生产、科技、教育相联系的应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包括适应学习、生活、实践、创新的语文实用能力。因此,语文评价要力求做到全面评价、全程评价,努力使评价既系统又全面,不能仅以一个偶然表现代替一个学期的总体表现。
  2.激励性原则。
  评价能使师生适时了解自我发展的状况,从而激发新的需要,增强目标意识,不断向既定目标迈进。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教师还应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3.发展性原则。
  力求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项素质,既要考虑到学生素质的阶段性,又要看到它的连续性,既要看到学生的当前状况,又要预测学生的变化态势。语文教师的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4.反馈性原则。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评价反馈时要注意考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但仍不能忽视学生发展的目标。此外,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样应包含探究、实践和创新等基本要素,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与高年级的学生和成人不同而已。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二、全程评价的实践操作
  1.全面积分的方法。
  (1)对上课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的学生给予加分;(2)对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的学生,给予加分;(3)对课外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的学生给予加分;(4)对实践活动课上,参加活动,提供资料的学生,均给予加分;(5)对在手抄报制作中能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的学生,给予加分;(6)对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给予加分。
  2.资料积累的方法。
  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使用的方法为:(1)将学生参加课内、课外活动所完成的作品、搜集的资料放入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2)学生在校评价表一张,有自评、组评、教师评;(3)学生在家评价表一张,让家长记录学生在家学习语文的情况,例如看电视的时间、看课外书的数量、郊游的次数、公益活动的次数等;(4)能表示学生进步的作业、试卷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3.实行星级制:分项评价。
  将小学语文学习分解为听、说、读、写和综合能力加轶事记录六大版块。实行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定性评语、测量法评价相结合。其中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采用星级制和日常评价方式,以作业、提问、交谈等方式获取结果。综合能力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等级制鼓励学生不断向上。轶事记录将一定时段中学生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学习事例,记录在册,使评价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引进和采用粗线条的等级制的评定方法,有利于消除分数带来的弊端,淡化追逐分数的社会心理。
  4.多次评价、多层次评价,拓宽发展空间。
  采取多次评价形式,给学生提供对不理想的作业多次修正的机会,鼓励他们养成根据作业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需要动手操作、收集资料的实践性作业,允许何时作完何时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而且可以激发其决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和进取心。针对差异,因材施教。采取甲优、乙优、丙优的层次评价标准,加上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鼓励语,将作业、提问、活动、操作分为不同的档次,只要有进步,就及时肯定,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有所进步。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增强学习兴趣。
  5.实行多主体评价。
  全程评价提倡改革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实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能主要是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如果让家长对学生具体的学科学习进行评价,家长就可能感到无从下手。在多主体评价时,特别是在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各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评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我觉得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样才能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2)对学生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纠正错误等。要注意关键指标的全面性和有效性;(3)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观后感等,了解学生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推荐访问:发展过程 贯彻实施 全程 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