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嘉与王熙凤文学形象之比较] 王熙凤的文学形象

  摘 要: 本文将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与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两个文学形象进行了比较,她们的性格相似,但是命运却迥异,究其原因是二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郝思嘉 王熙凤 性格 命运 比较
  
  郝思嘉和王熙凤分别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和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她们在中外文学画廊中的魅力经久不衰,都有着姣好的面容,丰富的性格和相似的家庭背景,但是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导致她们的命运迥异。
  1.精明能干,残酷无情
  郝思嘉和王熙凤给读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精明能干。郝思嘉本是一个奴隶主庄园的养尊处优的大小姐,但是南北战争使她陷入贫困境地:庄园被洗劫一空,母亲病逝,父亲精神失常,两个妹妹重病卧床,黑奴也跑光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她勇敢地担当起了重整家业的重担,最终成功经营了农场和木材厂,养活了她家和卫希礼两家人,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生活的强者。当然,她做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家人和朋友,更是为了她自己,暴露出了贪婪、残忍的本性。比如为了报复心上人,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为了三百元的税款,抢走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在享受白瑞德的悉心呵护和安逸生活时,仍心猿意马,屡次伤害深爱自己的白瑞德……她的执拗任性、刁蛮自私正是她性格中争强好胜、残酷无情的体现。
  而王熙凤年纪轻轻就担起了理家重任,将荣国府治理得井然有序。在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之丧时,她的理家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府的五大弊端,继而对症下药,实施自己的行政纲领。经她一整顿,大有改观,“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曹雪芹,高鹗:195)。这种聪明能干、组织管理能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中绝无仅有。同时,这种精明能干使王熙凤形成了毒辣、残酷的性格。她为显示富贵人家的威风和派头,仗势欺负清虚观剪蜡花的小道士;“毒设相思局”中设圈套害死贾瑞;“借剑杀人”步步为营,逼死尤二姐,这几件事中王熙凤性格之毒辣、残酷可见一斑。
  郝思嘉和王熙凤二人都具有矛盾的性格,但原因各不相同。郝思嘉性格反差的原因应该是战争给她带来的出于本能的生存需求,她只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保全自己的“乱世佳人”;而王熙凤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封建家庭的争斗,无人监督的权利使她的性格变了形。当地位被动摇、权利受到威胁时,她会用尽一切阴谋,以控制局面,排除异己。
  2.争强好胜,贪财图利
  南北战争爆发前,作为塔拉庄园大小姐的郝思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天生娇艳而富有魅力,受到众人宠爱,习惯了人人围着她转,一切如她所愿,“人家谈话要是不拿她当作主题,她就会受不了”。强烈的虚荣心正是她争强好胜性格的表现。她对卫希礼十几年的痴迷和执着追求实际上也是她爱慕虚荣、争强好胜的表现。她一生追求着两样东西:一是卫希礼的爱,一是很多的钱。她自登上人生舞台,就拼命追求金钱和财富,是一个十足的物质主义者,也是一个出色的成功者。南北战争打破了她安乐窝式的生活。因为没钱差一点失去塔拉庄园的可怕经历,使她深切地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她认为世界上唯有金钱才是安全的保障。为了挣钱,她经营工厂,与男人们进行商业竞争,即使有了身孕也四处奔波忙生意,因而被上流社会所唾弃。但她却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强烈的求生本能驱使她为了存活下去而不惜任何代价地追逐金钱。
  王熙凤的争强好胜表现在“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协理宁国府时,她初试锋芒,获得合族上下的称赞,她分外喜悦与陶醉。“元妃省亲”,她事多任重,尽管累得筋疲力尽,但不肯落人褒贬,只强撑着与无事人一样,这种内驱力源自于她那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当然,她在管家的同时不忘敛财,她聚财的途径多样化甚至公开化。她利用自己当家的权利,经常克扣、挪用贾府上上下下的月例银子,通过心腹奴仆在外放高利贷盘剥,就是三两五两攒起来的也要放出去吃利息,从而为自己捞取了大量财产,最后贾府被抄时成箱的票据就是明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地作长远打算,才冒着名声不好的风险放债聚财以备不时之需。
  3.对传统反抗叛逆,程度不同,命运也就不同
  虽然大多数女性是在传统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但是郝思嘉和王熙凤由于家庭特殊原因,从小都被当作男儿来教养,便产生了对传统的不满,但二者的反抗程度不同。在强大的封建礼教面前,女性始终受着那个时代所赋予的种种束缚:族权、夫权、神权及其他无形的枷锁,王熙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自己的异议和反抗,但常常以妥协告终。虽然她对封建社会的“夫为妻纲”表现出勇敢的反抗,但她也并不敢肆无忌惮地践踏夫权,因为在这一点上她是得不到任何支持的。作为封建统治象征的贾母对于贾琏偷鸡摸狗的行为认为是“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世人都打这么过的”(第四十四回)。王熙凤起初反对邢夫人替贾赫纳妾,但是在婆婆的愠怒之下,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媳妇身份,不得不违心地顺从婆婆;王熙凤非常欣赏晴雯和司棋,可是面对她们被逐出大观园的不幸命运,她却无能为力,因为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她们俩是伤风败俗的女子。
  与王熙凤不同的是,郝思嘉和传统彻底地决裂。她对传统的反抗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注定要以胜利告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出格。她抗议传统对女性行为举止的种种约束,她一直在追求做一个真实的自我。(2)反对内战。当南部联邦沉浸在对伟大事业的激情之中时,郝思嘉却无法理解这种爱国热情,她反对战争,因为它干扰了往日的休闲生活。(3)崇拜金钱。在南北战争之前,她对生计的艰难一无所知,战乱之后,她深刻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深信没有钱就没有一切,在这种金钱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她不择手段地积累财富。
  综上,王熙凤与郝思嘉在性格和家庭背景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因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二者的命运却是不同的。生于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胜走向末世的王熙凤,虽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但终未能逃出封建社会与封建礼教的手心。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被剥夺了自立的机会,是夫家的依附者,王熙凤虽有过人的才智,却不可能摆脱与腐朽家族共同灭亡的命运。因此,王熙凤的悲剧命运是时代所致。而生活在美国奴隶制庄园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的郝思嘉,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从种植园的废墟中走出来,凭借自身的精明能干、永不服输的性格干出了一番事业,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员。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著.黄建人译.飘[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黄林涛.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6-60.
  [5]张志杰.论斯佳丽性格的矛盾对立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42-145.
  [6]邓桃莉.“脂粉英雄”与“乱世佳人”异同论――王熙凤与郝思嘉形象比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52-55.

推荐访问:形象 王熙凤 文学 郝思嘉